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政府补贴是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以2012~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偏低,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和...  相似文献   

2.
以2010—2013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平衡面板模型回归预测了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进而区分企业创新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即非效率创新投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非平衡面板检验政府资助对企业创新投资不足或过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资助对自由现金流短缺且创新投资不足具有缓解效果,从而使得自由现金流充足的企业创新投资过度更加严重。依此,为政府资助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启示,并提供了评价政府资助效果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以京津冀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创新文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将政府支持作为调节变量做进一步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创新文化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创新文化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通过层次回归研究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政府支持方式中政府补助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税收优惠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强度越大,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越强。文章考虑了影响研发投资的内外部因素,既丰富了企业文化、研发投入的相关研究,也为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5.
依托政府财政政策扶持,充分释放数字经济乘数效应,对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文章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政府补贴在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之间发挥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税收优惠对数字经济促进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响 《价值工程》2019,38(28):132-133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在研发投入筹资时受到了严重的融资约束,在这一背景下,政府支持一方面能够在资金上给与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认证效应,进而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本文分析了融资约束及政府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济区域视角,本文运用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以研发相关的政府补贴和所得税优惠为主的财税政策对企业研发强度的作用效果,并验证区域创新能力对财税政策与研发强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政府补贴对研发强度促进效果更加显著;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政府补贴对研发强度促进效果更加显著。(2)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税收优惠对研发强度促进效果更加显著;相比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税收优惠对研发强度促进效果更加显著。(3)区域创新能力对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强度的关系有反向调节作用,而对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强度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与以往从宏观角度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不同,本文从会计的视角研究了区域创新能力对财税政策与企业研发强度关系的影响,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9.
以2007~2019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同类型创新效率的差异化影响,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水平与高新技术企业发明型创新效率正相关但不显著,与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非发明型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表明税收优惠可以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非发明型创新效率,但对发明型创新效率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所获得的政府补助比例越高,税收优惠对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非发明型创新效率的正向作用越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税收优惠对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非发明型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是当前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要问题,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始于企业研发投入环节。本文基于对中国科技发展相关特征事实的梳理,以研发投入有效性不足为问题切入点,针对生产过程技术构建研发决策博弈模型,探讨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最优创新补贴方式,并以2010—2020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创新补贴能够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而促进实现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虽然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反馈机制,但其激励效果会因企业规模和所有制不同而产生差异。如果补贴方式和补贴对象不能精准匹配,则其产生的创新补贴激励空隙可能会阻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要政府引导企业通过“三重投资”实现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政策是助力企业创新的坚实保障,如何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激励企业创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基于政策组合视角,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财政政策组合对企业创新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政策组合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且财政政策组合对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产业化生产创新等不同阶段创新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财政政策组合对高研发强度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财政政策组合对高风险承担水平企业、高内部控制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对此,本文建议:探索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协同组合,完善政府补贴政策制度,构建覆盖整个创新周期的税收优惠体系,制定行业异质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盈余管理会改变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对公司股票价格的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公司股票价格信息效率越高。区分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两权分离度和分析师关注度等公司治理环境差异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两权分离度低的公司以及分析师关注度高的公司而言,盈余管理行为能够显著提高公司股票价格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自主创新离不开政府科技投入政策扶持,如何合理配置政府科技投入资源,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成为目前经济转型升级关注的焦点。文章以2009—2011年深市高新上市企业为例,实证研究了高新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与科技财政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税收优惠政策较政府直接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率更高;(2)高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尚未确立,企业自发性研发支出水平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创新链视角探究税收优惠政策如何激励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链的投入、产出以及效率环节均有显著激励作用。通过更换估计模型、构建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在创新投入端对非国企研发资金投入激励效果更强,对于国有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以及企业创新链产出端激励效果更强;对于处于高技术行业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创新链各个环节的激励作用都比非高技术行业企业更强。研究为企业创新决策、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了新的认知,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许慧  吴清云  蒋瑜峰 《企业经济》2021,40(1):151-160
在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深入的当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稳步前行,且以扶持企业创新活动为主,而不同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税收优惠与研发投资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选取了我国创业板公司2014-2019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投资的关系,并引入融资约束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其对二者关系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激励作用是显著的;而融资约束具有调节作用,无论是从内源融资约束角度还是从债务融资约束角度来看,都显示融资约束程度较小时,这种激励作用更显著。本文充实了税收优惠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且引入融资约束变量,丰富了其调节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资源约束视角,以2009—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税负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税收负担较高的企业创新投入较低,并且这一关系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才存在,而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由此说明税收负担对创新的挤出效应是资源约束所致。此外,本文还考虑了税收负担与创新投入之间潜在的内生性问题,通过两阶段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本文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以中国875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前期和当期融资约束均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而事前和事中政府补贴则会直接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对样本按生命周期划分进行时序分组回归,发现处于引入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无明显的最优补贴时机;成长期企业事前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即为最优补贴时机;而成熟期企业事中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大,即为最优补贴时机。本文的结论为政府补贴的时机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