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松辽盆地南部新区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属低信噪比地区,本文针对该区地表地质条件,对工区难点砾石区进行了激发因素的分析研究,对全区不同激发、接收岩性的原始单炮品质进行了分析对比,为该区进一步地震勘探提供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城市村镇密集,这种复杂的地表障碍给三维地震勘探的炮检点布设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当前面临着复杂地质目标的精细勘探,需要应用高采样密度的"两宽一高"技术使地震资料品质取得更大突破,但是常规的炸药震源激发,很难达到需要的炮点密度。同时环保与生产新法的颁布实施,也给常规炸药震源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采样密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三维地震勘探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华北物探处首次在东部复杂障碍区大面积实施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勘探。本项目依托技术支撑通过超前精细谋划、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过程控制、创新质量管理,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项目运作,取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实现了复杂障碍区可控震源激发的规模化生产,为在东部复杂地表区推广可控震源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勘探井炮激发生产中,所用原材料炸药、雷管和炮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地震激发效果和所得资料品质,这不单纯是一个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石化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2015年涪陵义和三维地震勘探采集项目,阐述石油物探技术标准在生产试验中的指导作用。试验和施工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用空气枪震源、可控震源分别作为水域和陆地禁炮区的替代性震源,通过3种震源资料的一致性处理试验,对可控震源资料进行-90°相位转换并作时差校正、对气枪资料只作时差校正可消除3种资料间的相位差和时差,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勘探项目所面临的地表条件越来越复杂,为了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地震队需要克服各种地表障碍的影响。目前,水域施工已成为大多数勘探项目的施工难点。中国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2188地震队在多年的水域施工基础上,逐步总结出一套专门针对水域施工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规范了水域(测量、放线检波、钻井激发)三大工序操作要点,取得了很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下构造比较复杂及复杂的地表障碍炮点难以布设,为了更好地得好地震资料,根据地质模型,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方法模拟出单炮进行目标处理,通过叠加及叠后偏移等处理手段,比较分析处理效果,从而优化设计方案,为野外采集施工方法的设计更合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用于地震勘探的采集设备的接收道数越来越多,对野外采集资料越来越高,地震仪器采集系统的雷电防护和天地之间的电磁感应也显得日益重要。通过对现代电子设备系统综合防雷技术和地震勘探采集设备施工特点的分析,地震仪器采集系统在防雷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及措施。目前我们公司地震勘探仪器的带道能力也由原来的十几道扩展到现在的上千,上万道;而我们的地震勘探区域也遍布四川的山地、丛林、和新疆内蒙的等平原高山地区。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采集设备因其集成度高、工作电压低、运算速度快,而使其耐过电压、过电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差,极易遭受雷电的危害,。且雷电电磁脉冲严重影响了野外地震资料和采集设备的安全。2016年第一采集工程队,在长宁项目施工中,雷击就造成多个FDU采集站损坏。因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范已成为地震勘探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震勘探技术作为一种常规的油气勘探技术,能够为准确部署井位提供依据.大庆外围二维地震资料已经不再适应油田的勘探开发的实际,对大庆外围从新部署三维高精度地震,针对大庆外围的地表情况,进行了表层调查和表层建模,为三维高精度地震实施奠定基础,同时对三维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中的折射校正技术和激发技术,以及接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对施工三维高精度地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地震资料品质对勘探部署成效有直接影响。通过对辽河探区勘探潜力和地震部署成效进行分析,认为辽河油田外围资源探明率低,勘探潜力大。作为勘探增储领域,外围一次三维覆盖率较低,且地震资料品质差。通过设定目标、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并制订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实现了既定目标。优选有利区带,并通过优化采集参数,改善了地震资料品质,有效指导了勘探工作,提高了勘探部署成效。  相似文献   

10.
引言 炸药震源同步控制系统--遥控爆炸系统(简称遥爆)是地震勘探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它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地震勘探仪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并以满足勘探市场的需求为目标,从高压炮盒发展到无线智能型遥爆系统.  相似文献   

11.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工程计量、计价单位在石油行业工作量统计、投资成本计算、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造价分析等工作中,至今还分别惯用“千米”和“平方千米”的计量方式。为科学合理地选择计量方式,使之确切地反映出地震资料采集不同采集方法的工程实物量和工程造价,有利于工程投资的确定、威本和勘探效益的考核评价,本文拟从介绍在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全新发展的条件下不同计量方式入手,用大量的、不同的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相应的工程造价数据,着重对不同计量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等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从中选择出最佳的计量方式。并提出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鄂尔多斯盆地地震采集过程钻井工序提出了生产技术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并运用卓越绩效准则关于过程评价的四要素—ADLI对其质量管理成熟度进行了评价,识别优势和改进机会,以促进石油企业提升地震采集质量,推进采集技术的新发展,为地震采集激发工序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有效提高了地震采集资料品质,为地震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前言地震资料处理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资料处理,一方面可以检验野外采集工作的质量,进而指导野外工作,另一方面为油气地质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地震数据。严格质量控制,做好过程监控,保证处理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能做到正确无误,是提高剖面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目前三维地震勘探采集观测系统设计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了宽方位角采集的理论效果,通过应用实际模型重点分析了正交、斜交观测系统的特点以及不同排列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吐哈探区近年地震勘探的部署面积都不大(70~350 km2),随着炮道密度增长,采用以往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交替扫描、滑动扫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2019年引入动态扫描高效采集技术,生产效率虽然大幅提高,但勘探面积不能满足距离分离同步扫描技术的要求,限制了动态扫描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此创新研发可控震源升降频同步扫描技术。该技术利用同样扫描参数不同扫描方式,在保证激发相关子波一致的前提下,实现不受距离限制两组震源不同位置同步激发和分离,理论上生产效率可以比采用滑动扫描提高一倍。进一步开展了准东石钱滩试验线和吐哈山前带生产线的采集,优化了实现方式。如果未来能够替换动态扫描中距离分离同步扫描技术,可以有效缩短震源空间布置距离,更适合面积不大的高密度三维勘探。  相似文献   

16.
要确保地震勘探成果的质量,必需加强野外采集、资料处理、成果解释三大环节的质量控制。在这三大环节中,野外采集是基础,对最终成果质量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成果的好坏,若基础资料(野外采集)质量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就不能满足下一环节——资料处理的需要,由于这三大环节的质量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这样环环影响,最后就不可  相似文献   

17.
油气勘探投资决策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勘探投资决策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有五个问题需认真解决:(1)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2)勘探风险分析;(3)勘探项目的经济评价及项目优化;(4)勘探投资决策程序的规范化;(5)项目管理工作的反馈。只有做好勘探投资决策管理,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决策的影响,才能增强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石油企业的勘探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效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油价持续低迷导致地震勘探投入持续减少。因此如何提搞地震数据采集作业效率、降低地震采集的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多方位动态的效率统计分析,可以有的放矢地优化地震采集作业,提高地震采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动态的生产效率统计分析兼具效率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功能,对于采集成本的控制、投标报价及项目经济分析、生产优化组织及提高生产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质量直接关系到资料的处理和解释质量。我处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质量从多方面入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积极开展“质量月”活动 为使广大职工都来关心质量、重视质量。为提高野外采集质量做贡献,我处选择江苏地区11月份这个地震生产的黄金季节,开展“质量月”活动。“质量月”活动的开展要主题明确。1991年开展了《以优质工序支付》活动,通过活动效果明显;1992年开展了《岗位无差错劳动,保质量增效益》活动。这些  相似文献   

20.
地震勘探是寻找石油的主要方法,需要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也就是业内常说的“放炮”,对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进行研究.以便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传统的地震勘探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野外工作收集数据、室内资料处理和地震资料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