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的核心是立足中国实际,建立健全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通过持续深化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开放,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当前,我国以梯度开放为特征的跨境服务贸易自主开放实践,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预期的制度供给。然而,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规制需求、市场准入模式的国际差异以及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对我国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构成诸多挑战。需强化风险意识,结合改革经验和地方需求,顺应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趋势,聚焦新一代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关键议题,关注服务贸易数字化趋势,持续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压力测试,提高国内监管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开放谈判模式,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善用国际舆论与法律工具,营造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的良性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开放水平不高和贸易监管制度不健全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应充分利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开放以计算机服务为重点的跨境交付、以专业服务业为主的商业存在和以职业资质互认为重点的自然人移动等领域,培育本土供应商和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贸易监管制度、促进制度和统计制度,推进区域拓展和主体拓展,实现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创新。  相似文献   

3.
展凯 《开放导报》2024,(1):60-66
扩大保险服务业开放是实现金融业和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险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扩大保险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优化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促进保险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而提升我国保险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对国内现有保险市场和业务造成冲击,加大相应的跨境风险,同时对相应的法律监管和行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稳步扩大保险服务业制度型开放、防范和化解相关跨境风险以及不断增强本土保险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此,要在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提升保险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完善保险服务业的监管体系与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孙千驰 《科技和产业》2023,23(12):71-77
依据新发展理念建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衡量2012—2020年中国省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索影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结果发现: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方面,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稳定上升,但存在结构失衡,服务业绿色较为落后,协调和共享贡献较高;并且地区发展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持续领先,中西部地区迅速追赶;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东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化水平,中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业化水平,西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需求水平。最后提出推动中国及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3年上半年,北京服务业绝大多数行业呈现加快恢复、稳步向好运行态势。同时,新设企业快速增长、存量企业积极向好、高新领域彰显韧性为北京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夯基蓄能。下阶段,需打好政策组合拳,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增强企业在京投资发展信心,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能,挖掘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潜能,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辐射作用,推动北京服务业不断提升发展质效,为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魏作磊 《开放导报》2024,(1):41-50+59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7.
2023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复苏势头强劲,多个总量指标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80%左右,行业基本面、节假日消费持续稳定向好,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从结构看,供给需求、文化融入、保护发展、要素配置、体制机制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制约着当前旅游业综合提质升级。下半年,亟待聚焦上述问题表现,加快建设新型旅游功能载体,推动旅游产品服务跨越升级,合理规制旅游资源开发空间,建立健全旅游监管协调机制,深化“人地钱”要素改革。  相似文献   

8.
服务性消费是指使用服务满足国民个体和总体当前需求的活动。服务性消费是消费结构升级的表现和结果。消费经济理论表明,消费决定生产,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服务性消费有利于扩大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使服务行业转变经营机制。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天津市服务性消费的分析,探讨影响服务性消费的因素,并就如何扩大服务性消费,加快天津市服务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紫嫣 《改革》2023,(2):105-117
在服务经济领域,服务业因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而导致的“成本病”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力,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效应和消费溢出效应两方面。基于2005—2019年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人力资本积累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通过促进服务消费和加快技术创新来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有助于缓解“鲍莫尔成本病”问题。为了更加清晰地描绘这种关系,将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并分别进行考察,发现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和作用机制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更加显著。加大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者技能和教育培训体系等公共服务保障,缩小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技能差距,是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服务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支撑,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薄弱环节与共性问题,迫切需要从以下方面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新时代新要求,深入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促进新提升新突破,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三是构建新机制新政策,积极营造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四是挖掘服务消费新潜力,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和促进措施;五是选准新重点构建新布局,注意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六是激发开放带动效应,提升中国服务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合作经济》2012,(1):26-27
大力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行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适应城乡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积极支持农资、棉花、再生资源等行业的社有企业推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向行业价值链高端迈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生产生活服务业,扩大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培育服务品牌,加快形成连锁化、便利化、网络化的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资》2023,(10):53-54
<正>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一、基本情况良好的城市供水服务体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治理的水平,关系到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相似文献   

13.
李晓青  段治平 《山东经济》2011,27(3):140-146
青岛的制造业在国内城市中趋于前列,但其现代服务业却发展滞后。通过对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青岛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较高,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针对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服务、科技和管理创新,加快服务业开放进程,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强软环境的建设等,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各地都在探索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文章阐述了信息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了南京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并从制度建设、商业模式创新、创意产业、生活消费服务、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物联网和软件业等方面提出了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服务业 破解经济发展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发展服务业,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减少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2022年,我国消费市场顶住压力实现大盘基本稳定,成就极为不易。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政策,有力支持和推动市场流通循环畅通、新消费增长点加快培育、消费价格运行稳定。展望2023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消费为主导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服务业开放引致的先进服务产品供给增加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采用服务业开放渗透增长率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并且服务业开放对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服务业开放通过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催生服务新业态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研究为我国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助力居民消费质量提升、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8.
蔡旭初 《上海改革》2004,(10):36-39
要使上海第三产业速度持续增长,本文建议实施产业倾斜政策,培育服务业优势产业群,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发展上海国际服务贸易,搭建知识产业发展的平台,适应居民服务消费层次升级趋势。  相似文献   

19.
祁婧  康磊 《北方经济》2018,(5):41-43
2017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8.2%,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有力地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来说,把握好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大趋势,主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意义重大.在当下,应着力突破要素制约瓶颈,从扩大有效需求和提升供给能力两个角度出发补齐短板,才能做到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20.
金琳 《上海国资》2023,(7):49-51
<正>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国资力量2023年6月1日,以“国潮四季美好申活”为主题的上海国资国企促消费行动第二季——“酷夏畅玩季”在上海锦江乐园正式启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经国务院批准,上海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上海国资国企全面发挥在促消费稳增长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