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国土资源管理要为发展循环经济保驾护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按着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 ,作为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为实现新型工作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目的。有效的国土资源管理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础。国土资源管理只有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循环经济发展 ,才能为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源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缺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选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研究角度,着重对循环经济理论产生以来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综述,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着研究面狭窄,操作性不强,缺乏能反映生态经济动态平衡和动态变化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提供配套的技术支持体系和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等问题.今后要运用GIS手段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经济区划,根据生态经济区划结果,总结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是创新性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良 《农村经济》2007,(9):104-106
本文论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生态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及区别与联系,并指出生态经济就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要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农业生物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的原理,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节约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展望进行了论述,为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其严重性远远大于经济危机。出路在于选择一种新的更加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经济,同时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这就是生态经济理论;选择一种新的更加科学的经济发展道路,使生态和经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这就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三条主要依据。需要立即着手以下关系全局的事情:加强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制定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变革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实施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论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而城市是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生态城市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对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关于发展循环经济与经营生态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在20世纪末全球经济中出现的新态势,目前循环经济只是在发达国家取得了一些进展,有关循环经济的各项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步状态,有关的理论方法体系还不健全、不成熟、不完善。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循环经济必将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1、循环经济概况。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只是到90年代,特别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循环经济才得…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水电的发展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尤为密切。在简单介绍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目前水电企业发展战略及其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调整策略:确定企业新的社会综合价值管理理念,制定以环保为核心的水电企业发展战略,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塑造水电企业的绿色环保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城市经济系统的生态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把“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模式作为石河子的城市发展方向是最佳选择。本文首先从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涵及二者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入手,然后分析了石河子生态城市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找到石河子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石河子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文章在内涵辨析、必要性论证、问题识别、已有政策方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各类主体功能区绿色发展政策建议:城市化发展区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发展循环经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继续完善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生物经济;农产品主产区严格绿色产地保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培育农耕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人们在总结过去发展道路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经济发展观的支持和挑战下,同土资源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矿业的基本特点及其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决定了其走循环经济之路的必然。我国矿业实现循环经济的策略选择:第一,树立起循环经济的资源观;第二,明确"四综合"的目标理念;第三,系统化推进循环经济;第四,努力突破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工艺与技术;第五,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用循环经济的眼光看待我国的经济发展并将其与国外做法相比较,得出进一步改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些措施:借鉴德国的运作模式,建立收购—转运—处置的中介机构;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生产领域的绿色化和循环发展;应当对公众开展有效的引导和宣传,使循环经济理念影响企业和公众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把握中国自然生态空间的研究热点、主要内容和前沿趋势,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2—2018年中国自然生态空间研究的583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共现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自然生态空间研究的年度发文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期、急剧增长期、波动增长期;(2)部分学者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学术团队,但各学术团队之间较为独立,学者间联系较弱;(3)全国各机构之间发文数量的差异较大,其中位于西北和华北两个区域内的学术机构自然生态空间研究成果较多;(4)从突现关键词分析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国家政策的推进,学者们自然生态空间研究的对象也在改变;(5)中国自然生态空间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等是中国自然生态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未来时期内,中国自然生态空间研究应在实现研究方法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加强范围划定、分类体系、识别方法、用途管制研究,以期实现中国自然生态空间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态活度生态位测度,剖析了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经济生态活度与社会生态活度,阐释了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势度差异。从整体上看,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优于其经济生态活度,并显著优于其社会生态活度;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化效能显著,但三大亚系统的功能协同度较弱、功能优势不均衡。天保工程的稳步推进、现代林业体系构建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持续延伸,使林业经济进入生态功能显著优化、经济功能有序提升、社会功能适度增强的新常态。因此,应根据林业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维持并提升其自然生态活度、持续增强其经济生态活度、切实提升其社会生态活度,实现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协同呈现。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 (“3R原则”) ,论证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以及标准化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通过加强标准化工作 ,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相关的措施。如加快法规体系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标准化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安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新方面与新目标;首先剖析了生态安全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得出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风险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对当前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国内一些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如单因子指标、多因子小综合指标、多因子大综合指标及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景观生态学法、数字生态安全模型法;提出发展的3个方向:静态的现状评价转向动态的预测、预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与基础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概要分析了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的现状,对比研究了国内已有的若干生态经济区划方案,认为生态经济区划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中较高层次的研究工作,且区划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县域小尺度生态经济区划和山区生态经济区划是热点;在方法上应该采取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相结合,鉴于已有的聚类方法的局限性,应发展基于3S技术的、可操作性强、动态的新的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99-2008年苏州市生态足迹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苏州市1999年至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大小,并对苏州市近十年生态足迹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1999~2008年,苏州市生态足迹不断增大;(2)从生态足迹的结构分析,对苏州市生态足迹贡献最大的是化石燃料地;(3)近十年来,苏州市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不断缩小;(4)对比发现,苏州市的生态足迹水平高于全国和江苏省,也普遍高于同等规模的城市。最后,对苏州市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沟域经济生态景观存在问题和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沟域经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伴随的生态景观问题,即存在生态景观文化规划欠缺、生态承载力研究不足、生态特色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和景观多样性差四方面问题,并对针对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可利用农业资源紧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发展可持续现代农业产业已经被提上日程。河南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试点改革省份,在发展特色农业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存在着制约其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因素。文章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3个方面构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部分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因子的贡献率最低,是阻碍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生态因子机制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提升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