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未娜 《企业导报》2012,(5):254-255
老年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水平也迅速提高,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精神世界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国家出台的老年法及一系列老年政策,为加强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建设,搭建"文化养老"平台,实现"文化养老"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与市场经济转型相关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家庭观念的嬗变,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甚至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陷入养老困境。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养老困境无疑存在多个原因,但老年人自身保守、落后观念,农村子女功利文化抬头和责任观念淡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农村社区的老人、成年子女都缺乏一种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我负责、自我解放的责任文化。所以,在社会转型期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社会保障不足的情况下,构筑责任文化是提升当前农村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养老困境的现实选择,也是基层农村社区养老创新的原则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以老年人为教育发展实践主体,以满足老年人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最终评价尺度的为老教育发展活动。文章从老年教育的管理制度、认识程度、发展模式三方面出发,指出当前老年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以期推动老年教育工作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满足了我们广大农民群众们日益增长起的文化需求,已经成为推进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支持,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村级农家书屋,极大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这需要我们不断改变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形式,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创新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更要重视精神赡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论坛》常为弱势的农村老年人鼓与呼,为他们抱不平,作为农家老人,我为此深深感动和感谢!近来从2005年11期上看到赵华青、张兆利写的《农村老年人苦涩的黄昏》一文,更是激动。这篇文章全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农村老人生活的一个侧面,道出了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苦辣酸甜。我想说的是被许多农村中子女所普遍忽略的精神赡养问题。农村老人的子女往往认为,好吃好喝供养,零花钱足够,住好穿暖就是老年人晚年的幸福,还讲什么精神不精神的!他们哪里知道农村老人也需要亲情抚慰、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盼望儿孙绕膝承欢的天伦之乐!1.老年…  相似文献   

7.
做老年工作经常要做换位思考,做好老年工作的核心是做好服务。新时期的老年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要服务老年人,传承孝老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在为老服务工作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田红兵 《价值工程》2013,(17):276-277
老年人退休后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退休后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使其老有所乐、身心健康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文化站作为群众文化最基本的单位应当担负起这个责任,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文化站应当根据老年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在提高老年人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建设老年人骨干队伍。本文介绍了促进文化活动工作的方式方法,对丰富广大老年朋友的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建设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的农村文化事业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渴望精神关怀,需求精神慰藉。培育敬老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老同志的生活生命质量,让他们安享晚年生活,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我们老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笔者就老年工作者如何培育敬老文化浅谈一点认识。一、正确的导向是培育敬老文化的基础纵观我国敬老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敬老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可以说,正确的"导向"对敬老文化特色的形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老年文化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而"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更高层次的养老方式。因此,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是助推"文化养老"得以实现的关键,是落实十八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方面。一、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谓"文化养老",是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中国汉语语境与西方语言语境中探求了文化的内涵,认为文化应取其广义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文化信息资源内核与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内容。文化信息资源除了艺术、文学、传统等方面外,还应包括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这是物质、知识、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也是在中华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同样应将农民的整体生活方式纳入其中,这是建立在文化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实践。  相似文献   

13.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差距。为此,要通过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措施,推动农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及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文化养老"理念应运而生。"文化养老"理念,满足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了社会和谐,达到了老人满意、子女放心、社会受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反机构化运动让社区重新成为老年人活动和安享晚年和的主要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对社会服务需求逐渐凸显并被重视,当下社区无论是基础设施,如社区建筑细节,社区文化,还是社区服务都远不适合老年人生活,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为老人营造一个满足老年人需求、符合老年人积极健康养老的友好社区,探索中国境遇下的老年友好社区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当务之急.本文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参考国内外关于"老年友好社区"的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研究社会工作在当下中国社区建设中如何从老年人切身需求出发,介入老年人友好的社区环境的营造中,引导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6.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  相似文献   

17.
陈月罡 《活力》2010,(6):219-219
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文明的标志。不少老年人退休后都希望多参加一些适宜老年人的活动,但是据一项来自北京市某区关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却显示,老年人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率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近年来,各地广播电台着力打造“看得见的广播”,户外活动绚丽多彩,那么如何发挥广播媒体优势,  相似文献   

18.
吕建军 《活力》2004,(4):188-188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退休的或原本就在家庭里的老年人,精神生活——特别是其中的文化生活,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种类型。一是家务型;二是闲散型;三是活动型;四是劳务型:五是作为型。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好些年了.父老乡亲们在享受越来越丰腴的新农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日渐发展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新农村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整个时代科技文化的发展相比.量的积累和质的创新还远远不够。农村现有的传统秧歌、戏曲,稀缺的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等.还缺少文化生活应有的魅力和光彩.还不能吸引大多数村民、尤其是大多数农村青年人参与和创造新的农村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企业精神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科学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管理手段、开放的管理方式成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首先阐述了加强企业员工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而后从加强员工精神文化建设的思想意识、引导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员工精神文化活动方式、加强员工精神文化建设途径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丰富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