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均衡所导致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揭示控股股东代理问题普遍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表现形式,试图从公司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权相对或高度集中下的股东异质性特征形成了控股股东与经营者、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在双重委托代理下,控股股东选取内部治理、中小股东选取外部治理.与此相对应,企业财权安排应当是确保控股股东的内部财权统一与中小股东的外部财权结合,即内部实现控股股东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相统一,外部确保中小股东的财务共同治理权与相机治理权.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由中小股东、控股股东、经理三者构成委托—代理链条中,控股股东既是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同时又是经理的委托人,即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文章针对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的特殊性,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模型。本文的分析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全体股东的收益和公司的期望价值。文章还依据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理论,提出了我国中央企业改革应保持国有股控股地位。  相似文献   

5.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是研究企业内部资金配置问题的重要理论,20世纪中期以来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产权理论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配置效率等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运作较活跃,但普遍没有达到优化内部资本配置的目的。本文分析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形式,探讨内部资本配置低效的原因。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是我国内部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故主张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实现内部资本市场资本配置行为优化。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效率:基于资本结构与资本市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控制权理论以及企业融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资本结构、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认为,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受到资本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共同影响,二者的互动强度也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率。同时,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也体现了公司治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机理,从股权融资的非效率和公司价值损失两个方面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侵占行为中的代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CMS模式的特殊股权结构中,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更强,防止终极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姚远 《湖北审计》2014,(7):40-42
在股权集中制度下,公司治理围绕如何识别和消除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展开。本文通过分析理论和构造模型,重点研究了这种代理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得出企业可选择推行累积投票制度或者采用优化股利支付制度的方案以减少代理成本,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率,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控制权转移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其通过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股东财富的作用己在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得到了证实。由于存在大股东超强控制的内部治理环境和不完菩的外部资本市场环境,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表现出异于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实践的特点。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控制权市场的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圳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高度集中、决策监督及激励机制残缺和利益相关者有效治理不足等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公司治理结构理论进行述评,将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归纳为以委托代理、内部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指出应该从完善委托代理关系、提升内部治理效率、实施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强化法律体系及监管机制着手,为优化深圳创业板公司治理结构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内部治理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是对内部审计功能及作用领域的重新审视。是基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所形成的所有权监督,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石。基于治理层面的内部审计仍然立足于第二层或更低层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管理层对下一级进行监督、评价和咨询的管理控制机制。如何协调内部审计在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全面拓展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独立观察者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公司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基本法则。但在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中,资源配置可能转化为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收益的一种比较隐蔽的手段,控股股东通过不同的资源配置行为,影响公司的价值,并造成对其他股东的利益剥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控股股东转移上市公司资源、占用公司资金等不良现象,本文从理论上对此做出了经济解释。本文认为,控股股东的资源支配行为是控股股东对公司控制的一种重要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低效率的内部资本配置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和隐患,一旦失控就会造成联动效应,甚至会演化为行业危机。近年来,系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在中国兴起和繁荣,这引起了业界对这类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中国特殊的市场状态入手,以复星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市场规模和财务指标(如托宾Q值、营业收入增长率)等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复星系内部资本配置效率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改进公司治理模式可实现其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代理问题形成的根源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经理人和股东在目标函数、风险偏好、期限视野上的不一致导致经理人的行为偏离股东的最优目标。缓解代理问题的机制包括公司内部的经理人报酬设计、公司治理结构安排,外部机制包括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及产品市场的约束。文章还讨论了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在缓解代理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公司治理问题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企业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企业"黑箱"论、企业契约论及基于资源和知识的企业论,再从狭义、广义以及介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公司治理进行研究,着重探索了公司治理理论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围绕解决股东和管理层的委托代理、小股东和大股东的委托代理以及小股东和大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后得到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现有文献研究为基础,综合考虑股价同步性信息效率观和噪声观,以2012-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非控股股东决策是否会对股价同步性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非控股股东决策能够显著抑制股价同步性,这种负向效应,在财务报告质量较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说明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这一行为能够被资本市场所捕捉,形成特质性信息或者化为噪音,从而对股价造成一定影响.通过两阶段回归以及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检验后,研究结论不变.该研究有利于稳定我国金融市场,有利于资本市场完善非控股股东决策制度,并为监管部门以及上市公司提供稳定个股股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主银行制的治理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治理结构机制的有效运行主要通过内部治理来实现的。这种治理结构表现出的外部市场特性如下。一是法人主体、利益明确。公司的控制约束力来自于各法人股东,这些股东要具有“经济人”的特点才能达到公司治理效率,也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动力所在。如果股东主体不明确,没有追求利益的欲望,那么这种公司治理结构就不能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也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交易的有效性。由于大股东直接监督控制公司的经营,能有效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作出合理的经营选择。而大…  相似文献   

19.
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内生于治理环境。本文通过分析股权特征对审计委员会监督效率的影响,认为当控股股东处于绝对控股或者控股股东身份为国有股性质时,无论在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上,还是对审计委员会的需求都较低,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效率较差。而制衡的股权结构将有利于公司监督机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代理问题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探究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行为。研究发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形下,机构投资者通过补位的行为能够降低公司债权人与管理层、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当公司股权集中且存在控股股东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采取股权制衡的行为能够缓解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研究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治理作用以解决公司的代理问题并改善公司的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