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璐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73-75
新时代下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凝聚社会思想共识的纽带,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同时也是抵御西方思潮影响的主要武器。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交流使大学生视野得以拓宽,但也受多元文化冲击使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逐渐消弱,不利于我国民族精神传承,更是制约着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弘扬。分析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论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立足点,对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有丰富的内涵,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多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发展民族精神,从多方面入手,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营造校园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 ,使大学生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史性、时代性的高度论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如何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7.
关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有责任把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来抓,本文围绕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紧迫性及其策略方面分析,以期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世纪初我们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重大历史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实现这个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瞻远瞩,气势磅礴,体现民意,凝聚 相似文献
9.
论红色资源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资源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提出了有效运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开创了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蓬勃向上、昂扬发展的崭新局面。中同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民参与社会逐步增加,大学生志愿精神也渐渐引起社会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志愿精神不仅仅是当前展现出来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观,更是古代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以及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助于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2):87-89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媒体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它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新媒体的覆盖、影响己经超越任何传统媒体,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青年一代。但是,新媒体让大学生们获得海量信息的同时,思想也受到不良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不可避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渗透,清醒认识到形势的严峻,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注重民族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品质和精神特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内化为公民的个人道德追求,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中国共产党能否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100年前的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作为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革命,辛亥革命在各方面都赋予中国社会新的现代化特质,体现着向现代社会的变迁,是具有全新开端和感召力的革命。自此之后,在社会各领域内的革故鼎新成为势所必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开了闸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从强健中华民族的体魄与精神起步在肇基于地球的认知体系中,说到我们生存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人类的诞生与成长历程。从进化论的角度阐述,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亦可视之为人类的母亲。作为对地球母亲的回报,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物、部落、民族及其组成的社会、国家,以古往今来的文明创造与贡献,彰显着各自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今年“五·一”前夕,在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中华民族精神。总书记的这番话对我们广大莘莘学子的成长很有启发。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需要有力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经历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树“心系天下,脚踏实地”之风范,迫在眉睫。如果说上大学前的理想充满了迷茫的色彩,那么,进入大学后,当个性和思想被更多的释放,心理…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带来深刻的影响。为充分实现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就必须着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须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劳动精神决定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培育当代大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事业观,勇于担当责任和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培育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入脑入心,加强劳动教育主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来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国家饱经磨难,人民倍受压迫,奋起反抗,英勇斗争的悲壮史。至19世纪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入侵并瓜分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事日衰,生灵涂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