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杨逢麦  周海泉  蔺志虹  夏杭 《经济师》2015,(5):58-60,62
文章通过对比湖北和黑龙江典型地区的土地流转现状和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对南北地域差异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南北地域差异条件下,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各不相同。在湖北户主文化程度、工作单位性质、家庭年收入、学费支出、医疗支出这五个因素对土地流转具有显著正影响,但性质有所不同;在黑龙江,认为土地流转是否合法、迁出农村意愿和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这三个因素对土地流转有显著的正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自有土地面积和水田面积这四个因素对土地流转有显著的负影响。根据研究成果,文章还针对不同差异,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湖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的主业、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等因素对流转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流转意愿正相关,有村干部的家庭也更容易发生农地流转;而户主的主业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则与流转意愿负相关.最后就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是我国的文化资源大省,由于陕北地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的资源优势不同,文化产业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本文主要利用泰尔指数证明文化区域间的区域差异和关中地区的内部差异是导致陕西省文化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选取了几个有代表的影响因素,并将其进行排序,用灰色系统理论说明这些影响因素对其发展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驱动力是农地流转的主导驱动力,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是影响经济驱动力的两个主要方面;政策法规是决定农地流转的驱动力因素;科技是保障农地流转的驱动力因素;社会文化驱动力则是农地流转的"推进器"。由于农地流转各驱动力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为更有效的推动农地流转,就必须充分发挥各因素的综合作用。本文对重庆市农地流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农地流转的驱动力,为推动农地流转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是拥有147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21亿人口的行政区,地市行政区数达到36个,各地区发展水平复杂多样。由于文化、地理、区位、交通发展条件不同,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较大。通过建立东北地区三省34个地级市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提高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力量,由农村过渡到城市,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但是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带来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如地区之间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基础设施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这些因素都可造成地区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探究我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原因,并从这些众多的因素中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改变原有发展条件、创造新的条件以促进城镇化高质量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创企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区域就业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新创企业的出生率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尤其是东部和西部地区差异较大,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通过回顾大量文献,分析了测度新创企业出生率区域差异的方法,研究了新创企业出生率区域差异的现状,探讨了造成区域新创企业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途径,总结了缓解新创企业出生率区域差异、促进落后地区加强创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市场化程度等正向影响;西部受外贸水平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依据钻石理论模型建立起评价各省市通用航空产业水平的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得到各省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和主成分得分,再对照各指标评估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产生区域差异的原因,给出了消除差距的政策建议,即增加生产要素供给:培养熟练劳动力、引进外资、寻求代工获得技术;完善通用航空运营业的相关与支持产业,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运动公务类高端飞行市场;改善通用航空的基础设施;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形成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通过采用1991-2010年间的数据,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商业规模、政府支出和常住人口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江苏省居民消费长期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和常住人口,且常住人口总量对消费影响程度已经明显大于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区域性消费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上述所有影响因素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十三个市分为三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类城市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对三类城市消费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在制定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时,要因时因地有针对性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农户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6,(6)
文章将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将农户家庭为基本单元作为研究对象,以河南省24个县(县级市)为研究样本区,分别从农户转入土地行为、转出土地行为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首先,文章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到影响农户转入、转出以及未流转行为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从政策支持、产业优化、社会保障、金融支持这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先简单总结当前土地流转的现状,然后对农户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与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发展令人堪忧,严重影响了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文章构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得出了5种类型,并比较了各类区域发展的特征,客观地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域,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出现一定的波动,各地区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结构等差异也非常明显.文章还定量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水平、教育水平、外商投资等,其中外商投资对外贸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区位因素是对外贸易的基本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淑春 《经济与管理》2008,22(10):23-27
改革开放以来,以1988年宪法修正为标志,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禁止流转、允许流转到放开流转”和由模糊不清到明确鼓励的过程。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到现今已经发展了近20年,但它的发展始终不顺畅,农地流转十分滞后。流转权利不充分、流转动力不足、流转机制未形成、流转条件受约束是农地流转缓慢的四大瓶颈。为了突破这四大瓶颈,我们必须坚持“所有权不干预流转权”、创造农地流转条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允许通过抵押等进行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7.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外在推进农地流转过程中,注重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引导作用,农地流转形式也多样化,农地流转法律体系也比较健全。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现阶段应加大政府推动和引导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多种流转方式;完善农地流转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采取多方面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2000-2013年服务经济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贡献差异演变。以旅游业为例,基于面板数据,运用Theil指数、混合OLS模型对区域间贡献差异进行实证测度与影响因素检验,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提升服务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与缩小区域间贡献差异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元,选取18项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SPSS13对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地区间的东西差异,地区内的南北差异和省域上的民族区与直辖市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原因并提出缩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