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历团结 《时代经贸》2009,(6):195-196
在我国刑法中,某些犯罪的构成需要一定的身份,不具有一定的身份,则不构成犯罪,但若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和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犯罪,则对他们的定罪量刑就成了问题,我国刑法中也没有明确规定。本文综合学术界的一些主流观点并进行评析,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
从狭义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角度阐述了共犯与身份的法律规定现状,指出了中国共犯与身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的焦点是刑法总则没有相关规定,而分则规定适用面又很窄;刑法规定与司法解释以及司法解释与司法解释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最后提出中国共犯与身份法律规定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曾白玉 《时代经贸》2007,5(11X):196-197
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出于自己犯罪的意思,故意利用他人作为工具,但又与他人不构成共犯关系的实行行为。间接正犯之范围主要是由被利用者行为的范围决定的,即被利用者的哪些行为能够被利用者用作实现其犯罪意图的工具。间接正犯与片面共犯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是共同犯罪,对主体要求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曾白玉 《时代经贸》2007,5(11):196-197
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出于自己犯罪的意思,故意利用他人作为工具,但又与他人不构成共犯关系的实行行为.间接正犯之范围主要是由被利用者行为的范围决定的,即被利用者的哪些行为能够被利用者用作实现其犯罪意图的工具.间接正犯与片面共犯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是共同犯罪,对主体要求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法定量刑情节,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从重或从轻处罚的标准,应该坚持"基准点"说。在减轻处罚的情况下,仍然要判处刑罚,只是区分不同的情况,在法定刑以下,或者在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多功能情节在中国刑法中属于从宽情节。多情节同向从重处罚,必须要限定在法定刑的量刑幅度内判处,可以是法定最高刑,但不可以突破,升格成加重处罚。在存在多个逆向情节的情况下,采取相互抵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诈骗混合身份共同犯罪中犯罪性质的认定根据主要存在着特殊身份说和主犯决定说之争,但它们都具有无法克服的严重缺陷从而均不可取。实际上,这种内外勾结的信用证诈骗共同犯罪,其犯罪性质有时决定于“内”,有时则决定于“外”。因此,决定信用证诈骗共同犯罪性质的应当是信用证诈骗共同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的内容,特别是结构。但对信用证诈骗共犯行为的定性,不可能超出各共同犯罪人所触犯的相关罪名的范围,但到底定那一个罪名,应看整个共同犯罪行为主要侵犯了那一个客体。  相似文献   

7.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司法事业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价值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法治进程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日益提高,对刑事司法公正的关注程度和要求愈来愈高。不仅要求准确、及时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法治,还期待充分有效保障人权;不仅要求定罪公正,还要求量刑公正;不仅要求庭审程序的公开、透明,还期待对庭审程序充分参与。近年来,随着公诉意见改革的深入,国内一些基层检察院纷纷开始试行量刑建议制度,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当前在中国建立量刑建议制度,以促进量刑公开和透明,实现量刑公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日益俱增 ,危害后果十分严重 ,及时、准确打击经济犯罪 ,就必须及时侦破经济犯罪并准确地定罪量刑 ,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犯罪数额是主要根据之一。本文就数额上认定作一简述 ,目的为正确认定经济犯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增加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我国刑法虽然对未成年人犯罪也规定给予一定的刑罚处罚,但是这种处罚是在处理其不良行为时所采取得一种辅助教育手段,这种处罚从刑罚的目的和本质上看属于保护、教育和预防的性质.因此为了对犯罪未成年人正确定罪量刑,达到教育、挽救和改造未成年犯罪人的目的,需要对我国刑事法律保护功能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司法的不公多表现在量刑上,一些地方法院量刑畸轻畸重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且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再行纠正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律应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量刑请求权。目前,该项权利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规制,多停留在制度设想上。为能够使量刑请求权具有操作可行性,有必要对该项权力实施的时间、方式以及程序做进一步研究,并协调好检察机关内外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刑法关于贪污罪的量刑标准也理应随之改进.文章对贪污罪的量刑标准进行讨论,借用经济学方法分析贪污罪的成因与防治的方法,探讨与经济形式相适应的调查.研究贪污罪要以贪污数额为基轴,以其他犯罪情节为调幅,做到质与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量刑即刑法的裁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及刑事责任的轻重,在定罪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刑度或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审判活动。量刑是连接定罪与刑法执行的中间环节,定罪是对当事人行为有罪性的宣告,量刑是对有罪行为应受惩罚度的宣告。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量刑过程中不当的法律适用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尤其突出。职务犯罪案件中,因为犯罪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关系网的复杂性,法律外的干扰因素比较突出,容易利用量刑法律适用的弹性,达到轻处罚犯罪分子的目的。一、职务犯罪案件量刑活动法律适…  相似文献   

13.
浅析抢劫罪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常见多发,且情形复杂,其定性及量刑历来多有讨论,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望对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及改造后重新做人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姜阀 《经济论坛》2006,(1):135-136
在预防和遏制信用卡诈骗犯罪的课题中,对于惩治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一个重要环节,即证据问题,已为众多的学者所关注,因为证据是制服和惩罚诈骗分子的重要武器和手段,在惩治形肜色色的信用卡犯罪中,莫不是依靠证据揭露事实真相,定罪量刑。但是,对于信用卡诈骗犯罪证据的收集和运用,无论是立法,还是理论研究与实务,世界各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5.
弭晶 《当代经济》2006,(9):19-20
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行为.它包括真正不作为犯(又称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又称不纯正不作为犯)两类.在刑法理论中,所有不作为犯罪的问题无不以特定义务为基础,因为它反映了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犯罪事实和构成要素,是决定不作为犯罪能否成立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犯罪的主要依据.不作为犯是犯罪形态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不作为.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建立量刑建议权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体现合法性和实现价值利益两个方面概述了建立量刑建议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在酌定减轻量刑(即酌定在法定刑以下量刑)特别程序中,原审人民法院及其各上级人民法院宜统一采用"裁定"而非"报告"的方式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核准。这是酌定减轻量刑特别程序的必然要求,也是两审终身制原则所容许的例外情形。它既符合司法裁判的内在逻辑,又符合刑事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既有利于彰显司法的权威性,又有利于酌定减轻量刑程序价值目标之真正达成。  相似文献   

18.
论被害人的过错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跃飞 《经济师》2007,(3):109-110
被害人过错存在多种形式并具有自身的法律特征。在存在被害人过错的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过错不仅影响定罪,而且影响量刑。我国刑事立法应参照国外立法例,将被害人过错责任由酌定量刑情节规定为法定量刑情节。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逐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形成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两个文件,为量刑规范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分析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梳理改革过程及内容,辨析其与法官自由裁量权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行为。它包括真正不作为犯(又称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又称不纯正不作为犯)两类。在刑法理论中,所有不作为犯罪的问题无不以特定义务为基础,因为它反映了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犯罪事实和构成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