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知道药价居高不下的秘密吗?想弄清低价药品相继“死亡”的真相吗?想了解“阳光采购”背后的阴影吗?请看——  相似文献   

2.
庄严 《开放潮》2003,(5):41-42
随着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对药品零售企业实行放开政策,零售药店的审批权也下放到地市一级药监局。一时间,零售药店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目前进入大中城市的零售药店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这一大批平价药店的出现,使大中城市的药品零售市场展开充分竞争。以福建省省会福州市为例,去年4月福州刚刚对药店审批解禁,封冻多年的药店开张如“山洪暴发”,榕城零售药店一下子从当初410家骤增至现在的800多家,仅市区就接近500家。各家药店纷纷号称“平价”、“微利”,打出让利的广告横幅以吸引顾客。  相似文献   

3.
吃拿卡要,无序竞争,太多的负担最终都要算入产品的成本中,药价不高才怪呢!我12年前认识郝斌,他刚从一所大学的生物系毕业,成绩很好,完全可以去上生物工程的研究生,然后再出国留学,当时很多学生物的人走了这一条路。郝斌没有,他背着铺盖,回到家乡的药厂上了班。 前不久再见到郝斌,他已经担任这家药厂厂长两年了。可是,他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应该神采飞扬的样子,反而是一脸的疲惫和苍老。他说着话就想叹一口气,闭一下眼,显得心力交瘁。在我们断断续续的交谈中,我才知道了这12年对郝斌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4.
海南     
《中国招标》2004,(12M):7-8
  相似文献   

5.
6.
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国家都有一系列的规定,特别在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上将逐一进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  相似文献   

7.
8.
如果政府真心希望老百姓买到更便宜的、以目前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能够负担得起的药品,办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解除对药品价格的管制即可。  相似文献   

9.
重庆     
《中国招标》2004,(12M):4-5
  相似文献   

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4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办法》有哪些新规定,各地药品经营者有什么反应,新办法将带来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纠风办日前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对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周航 《浙江经济》2001,(4):38-39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是法律赋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也是医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联系浙江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药品监管工作思路是:强化“一个观念”。建立“两支队伍”,形成“三个体系”,夯实“四大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药品价格的管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之一。文章从药价管制的必要性谈起,并结合实际分析我国药品价格管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完善我国药品价格管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调查2011—2012年军队评价性药品监督抽验情况。方法:对1211批检品的抽验情况及其质量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医院自制制剂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且主要分布在液体制剂和原辅料营养物质丰富以及以中药材直接入药的制剂。结论: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并提高技术监督的能力,相关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继去年四川、广东等省开展药品挂网采购后,近日,总后卫生部组织的药品采购也开始挂网进行。而近期举行的"中国药品流通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王玉洵有关"卫生部打算加快推进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发言,更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以往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将终结,新的"网上集中采购"模式将正式推行。  相似文献   

19.
浅谈WTO与中国的药品注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药品注册管理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初始、形成和完善三个阶段。特别是1985开始实施《药品管理法》以来,药品审评机制改革不断深入。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中国的药品注册管理制度又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回顾了中国药品注册管理制度经历的三个阶段历程,就中国加入WTO以后对药品注册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改革中国药品注册制度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到医院看病拿药,多少年来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尽管我们要看太多的脸色,而药品也已在医院的创收中越来越发挥出其“金牌效应”,但我们还是默默地在这样的制度下承受着疾病和飞涨的药价给我们带来的双重痛苦。当我们的耳中听到了越来越多对虚高的药价和现行制度的不满时,当改革的重锤终于落到医疗卫生体制的头上时,我们可以向虚高的药价和实行了四十多年的公费医疗制度说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