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衡计分卡业自20世纪90年代创立以来,在西方国家迅速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业绩评价系统。《哈佛商业评论》在2003年评选“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活动中,平衡计分卡名列第二。本文拟就平衡计分卡概念和特征的演化过程,阐述其变化规律,为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平衡计分卡业自20世纪90年代创立以来,在本文国家迅速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业绩评价系统、《哈佛商业评论》在2003年评选“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活动中,平衡计分卡名列第二。本文拟就平衡计分卡概念和特征的演化过程。阐述其变化规律,为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平衡计分卡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企业战略管理和绩效衡量工具,它在保留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同时,引进了衡量企业未来成败的非财务驱动因素指标,通过对业绩的综合评价和引导来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及业绩的增长。因此,平衡计分卡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银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读者俱乐部     
陈华 《商业会计》2007,(4):36-36
平衡计分卡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企业战略管理和绩效衡量工具.它在保留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同时,引进了衡量企业未来成败的非财务驱动因素指标,通过对业绩的综合评价和引导来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及业绩的增长。因此,平衡计分卡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银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运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庄亚琳 《现代商业》2011,(33):154-155
企业一定时期的业绩不仅表现为财务和经济指标,还是企业整个规划管理过程的结果,平衡计分卡是对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的改进,是对企业业绩的综合规划管理及考核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财务、客户、企业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及其业绩指标的因果关系,全面管理和评价企业综合业绩。  相似文献   

6.
朱慧敏 《中国市场》2011,(35):55-56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BSC),是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是对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的改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平衡计分卡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未来驱动因素,即客户因素、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增长,全面管理和评价企业综合业绩,在公司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冯虹 《现代商业》2011,(12):164+163
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及企业规模化、行业分工精细化的趋势,使得业绩评价不仅仅要面向过去,更要面向未来。"平衡计分卡"突破了传统的以财务成果业绩评价体系,使业绩评价不仅应当关注利润、投资报酬率、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还应当关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企业学习和成长能力等非财务指标,为现代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理念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业绩评价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传统的业绩评价只注重财务指标,导致企业的短期化倾向,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而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4个维度综合衡量企业绩效,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内涵,在分析当前平衡计分卡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计分卡是绩效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既包含了财务指标,又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未来驱动因素。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把绩效考核的地位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并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平衡计分卡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财务、客户、运营和员工四个方面及其绩效指标的因果关系,全面管理和评价企业综合绩效的系统,从企业战略高度对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给予全面的、系统的的评价,不仅能有效克服传统的财务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过多关注于短期利益、内部利益以及忽视无形资产收益等诸多缺点,而且能够把公司的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估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管理系统,文章将要对平衡计分卡的财务(financial)、顾客(customer)、内部运营(internaloperationalprocess)、创新与学习(innovation&learning)等四个方面进行分别描述,其中对财务方面的评价,文章将运用一种全面评价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沃尔评分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时代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正在不断变动。过去企业的绩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决策和竞争等方面都暴露出很多问题。而平衡计分卡是当前国际公认的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平衡计分卡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改进了传统财务指标的不足之处,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均衡发展,同时还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长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以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在进行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对平衡计分卡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朋 《现代商业》2012,(32):114-115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工具自诞生以来已被世界各地的企业广泛采用,《哈佛商业评论》把平衡计分卡评选为近75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其在欧美企业的运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平衡计分卡也受到更多管理者的青睐。本文在回顾平衡计分卡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对平衡计分卡在实际中的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平衡计分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记分卡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本文对平衡计分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式、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宋垒 《消费导刊》2014,(6):73-73
平衡计分卡,全名: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目前为止管理工具中最有影响力的,改进以财务指标为前提的评价管理体系,将单一的、传统的财务衡量企业业绩的手法全面改革,进而更加适应企业构建的科学性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在财务指标的前提下增加驱动因素,就是学习与成长;内部业务流程;客户因素;财务等因素,对企业综合业绩进行评价和全面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电子商业平台日益兴起并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电商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加大,需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完善企业发展模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加以应对。传统的绩效管理方法过于单一化,目标与发展战略分离,忽略长期持续发展能力,苏宁易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有效的平衡计分卡业绩管理体系。通过以电子商务平台——苏宁易购为例,从财务、客户、业务流程以及学习和创新四个维度对平衡计分卡模式下苏宁易购绩效管理进行分析,总结苏宁易购应用平衡计分卡打破传统绩效管理的缺陷,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使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业绩逐年增长。进而加深对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管理模式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化竞争的环境下,零售企业如何加强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传统的财务指标绩效评价系统的局限性,简述了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结合零售企业实际提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案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面预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传统的预算模式以财务指标为核心,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向传统预算体系中注入非财务因素,增强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路茵  姚晖 《商业会计》2008,(8):15-16
一、平衡计分卡是一种评价环境业绩的有效方法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前沿的、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其最大优点是:不仅强调企业的短期业绩衡量标准,而且更强词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业绩,是一种战略管理绩效评价工具,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这种方法所采用的考核指标来源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竞争  相似文献   

19.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平衡计分卡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绩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绩效管理方法,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平衡计分卡自身也存在动态复杂性不足等理论缺陷。在分析平衡计分卡和系统动力学两者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两者相结合的实施步骤,为战略绩效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董琦  饶拓 《现代商业》2014,(8):132-132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偏重于财务指标。平衡计分卡是对以财务业绩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充实,有利于对企业业绩进行全面评价。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平衡积分卡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本文将探讨平衡计分卡对于商业银行业绩评价的意义,探索应用中的指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