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物化型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已成为承载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对FDI技术溢出过程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FDI技术溢出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利用FDI技术溢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广东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明确区分和分别测定FDI技术溢出的行业内溢出和行业间溢出,并从FDI市场导向性和企业所有制类型两个细分层面对技术溢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FDI的后向关联溢出相比行业内溢出是更重要的溢出途径。FDI通过后向关联对当地供应商生产率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前向关联产生的技术溢出不显著;通过水平方向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挤压效应"。同时,FDI存在与内资企业的这些绩效关系不是普遍一致的,而是主要存在于FDI为国内市场导向和针对内资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3.
FDI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受行业特征、技术差距以及FDI股权形式(合资和独资)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通过对我国1998~2014年汽车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汽车整车行业,合资企业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受技术差距影响,正向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而独资企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不明显。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合资和独资企业在初期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都有正向的关联溢出效应,后期合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逐渐扩大,而独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减弱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溢出效应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新的明显转变;加入WTO后,在华跨国公司的投资水平虽具有明显提高,但存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典型特征,并认为跨国公司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本地企业过度依赖与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外资企业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FDI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外资企业形成的垄断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形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我国引资政策和方向,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吸纳能力,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重视跨国公司人才和重视建立共同研发中心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幅员辽阔、省域差异明显的中国,考虑空间因素研究省域环境规制、FDI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本文构建两种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面板模型,选取2006~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3)FDI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作用,但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呈现正“U”型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加强省域间环境规制的空间联动和环境污染监督,提高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门槛”,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有近2/3左右流入制造业的情况下,FDI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行业层面出发,采用"相对差距型"指标将制造业行业按相对技术差距分成3组,通过构建模型检验了技术差距组间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的大小,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内外资企业相对能力差距较小或中等时,溢出效应才较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根据 2000~2016 年中国大陆 31个省的面板数据, 本文探讨了自主研发、 技术溢出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示: (1) 自主研发与技术溢出是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各省技术创新存在差距, 且从长期变化趋势看差距呈扩大趋势; (2) 地理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影响,R&D 吸收能力、FDI 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程度与人力资本高度相关, 且自主研发相比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 (3)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 即当人力资本处于充足或稀缺阶段时,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往往更明显;R&D 吸收能力影响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 即人力资本越多,R&D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显著。 因此应提高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并减少地区差异, 从而使我国经济更加平稳健康的向前展。  相似文献   

8.
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江浙1995-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笔者认为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至少与两个方面相关,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利用外资的模式;二是技术本身的原创程度、技术含量、研制难度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控制权状况与内部化约束形态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IT经理世界》2011,(6):98-98
近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有了显著增长。之前,研究者多把目光聚焦于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FDI)对发展中国家生产力的积极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的ODI对其自身生产力进步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技术导入和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探究企业之间管理能力的空间交互效应,考察产业集聚对企业间管理能力空间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间管理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交互效应与循环累积效应,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促进邻近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且产业集聚会强化这一空间交互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非线性地显著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强化了邻近企业的管理能力;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直接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其空间溢出效应小于专业化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1.
重塑成本意识与树立成本管理新观念陶必月现代企业竞争最直接地表现为一定质量下成本的竞争。成本竞争的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观念,取决于人在成本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一、重塑成本意识成本意识(Costconscious)也有译为"成本警觉"...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也会受到其他国家研发行为的影响,即通过投资或贸易等渠道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的视角,从技术溢出的实现条件、技术溢出推动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以及技术溢出推动技术进步的途径等角度全面梳理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在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示范效应、链接效应、竞争效应、人员培训效应等途径产生技术溢出;进口贸易活动会通过进口中间品、干中学效应、竞争效应以及技术指导和学习等途径产生技术溢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本土代工企业能力研究"去升级化"与"去情境化"局限,基于租金攫取视角的新升级观与网络竞合的新情境,提出升级能力概念并构建其"三矩"结构范式:升级动能矩阵、升级势能矩阵、升级效能矩阵。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的枢纽,在于打破组织边界、蓄积升级动能,作为升级的源发力量和破冰之举,并驱动企业本位和网络本位两个层面、技术和营销两种形态的升级势能,以创造租金;同时,达成专有性和专用性的有效均衡,以确保升级效能、实现租金攫取。本土代工企业需要重构升级理念,按照核心技术能力提升与客户化创新的二阶进程,从知识溢出效应和租金攫取绩效两个维度,动态选择"链、网、云"等三种典型升级路径以及关键策略。促进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的政策取向,需要从品牌或技术的自主创新,向升级能力螺旋武、递进性的构建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获得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对于中国而言,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否真的存在呢?通过选取1994—2005年的数据,本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不具有明显的正溢出效应,并且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各个区域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 30 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 在构建 FDI 内生化技术进步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 FDI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产业结构和 FDI 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从全国层面看, FDI 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正向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 分区域来看, 东部、中部地区的 FDI 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 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西部地区 FDI 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为负, 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 不同的控制变量对不同的区域具有差异影响。基于此,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付华英 《工业技术经济》2019,38(11):123-129
工业经济增长是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实现的,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贸易开放的行为之一, 其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变迁。 本文基于 “制度因素” 的视角, 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引领, 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1) 结合FDI 与贸易开放在空间聚集上的高度耦合性, 依据耦合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构建两者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框架; (2) 运用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性, 验证两者在空间上的关联性, 并根据两者的空间溢出效应, 构建计量经济模型, 选用 2008~2018 年 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了 FDI与贸易开放对工业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协同影响性; (3) 从工业经济增长区域均衡发展的角度, 对 FDI与贸易开放制度优化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指标与技术效率指标,利用脉冲反应函数和Geweke分解检验分别动态模拟FDI对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种渠道的影响程度,以及FDI与两者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溢出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技术效率的提升表征出来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组织结构图如同企业的建筑蓝图,不仅可以从侧面反映运营状况,更能透视出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竞争优势所在。在最新研究中,对于常见的两种企业组织形式——功能型和生产线型,凯洛格商学院的贝赞可(Besanko)教授等人分析了二者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第二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等构成因子,作为度量东道国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门槛”效应的关联因素;并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外资研发强度作为门槛效应因子代理变量,进行两两子样本间的内生门限回归。结果证实:我国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文化教育程度构成我国FDI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门槛”效应关联因子,各区域不同的“门槛”阀值跨越决定了各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吸收的成效;中国作为东道国对于FDI的技术创新溢出吸收仅在其发展水平低于两者互动阀值时有效,且这一消化吸收关联效应随着其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的相对FDI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威胁形成而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1995年和2003年的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国别外资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内资企业组合产生的溢出效应模式。结果发现.外资存在与内资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不是普遍而一致的.而是与外资企业的国别和内资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密切相关。我们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西方国家的投资较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投资对内资企业的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发现西方企业对国有企业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而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则改进了内资非国有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的绩效。本文所发现的外资在中国制造业中溢出效应的有趣模式建议外资政策设计应着力促进不同类型外资与内资企业之间的特定组合,特别是西方跨国公司与本土国有企业及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与本土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良性互动.从而最大化外资溢出带来的溢出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