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全国范围看,文化产业就业人员主要大规模集中在北京市、广东省、河南省和山东省,说明这四个不同地理区位的省、市有着很好的文化资源,并已形成了较大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各省、市都在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产业创新、文化和旅游联合发展等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
胡伟  张玉杰 《当代财经》2015,(2):97-10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以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96-2012年我国工业与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演变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996-2012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三次产业重心点迁移方向与幅度迥异;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已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稳步增长阶段,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各省(市/区)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度调整,非农产业的比重普遍得到提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提升较为明显;由区域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产业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省而异,且各省(市/区)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以来,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省、市(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一方面,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优化;另一方面,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效应不断显现。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缓慢、区域产业结构差距较大、科技创新产出效益低等问题。展望今后,在"十二五"规划的合理引导下,服务业将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会逐步加快,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低碳产业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肃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文章认为,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推动河西五市对丝绸之路文化的联合保护和整体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河西走廊的特色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文化生产、文化消费良性发展的产业格局,对于推动河西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及通过文化繁荣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入手,阐述甘肃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重点,并就加快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考察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的状况,与此同时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铜陵铜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铜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依托钻石模型理论,结合铜陵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四个方面出发,可以分析铜陵铜文化产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铜陵应当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提升铜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铜都",争创"全国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中心",深化铜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促进铜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铜文化互补性产业,加快营销创新和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7.
正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主编2014年3月出版/198.00元本书对"十二五"中期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对"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财政金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开放型经济等七个方面深度剖析,进而深刻揭示中国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甘肃省虽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但以甘肃省2005—2014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数据计算出的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区位熵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甘肃省文化产业集群程度并无显著变化且文化产业集群程度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中下游水平,甘肃省内14个市(州)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与集群化程度差别较大。同时,对影响甘肃省文化产业集群绩效的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要提高甘肃省文化产业集群化程度,需从交通、科技、资本、品牌培育等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主导产业有序更替、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升级的过程。本文以西部12省(区、市)为对象,重点研究各省(区、市)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产业,以期为西部省份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瑞安市工业经济发展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突破口,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呈现增长加快、结构优化、效益好转、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连续3年位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十二五"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机遇期,瑞安将如何乘势而上谋...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值和就业结构建立反映工业化内涵的综合指标,测度2000~2012年全国"四大板块"及各省(市、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总体水平,进而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考察两者的协调度,并检验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且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各省"两化"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两化"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广东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发展过程,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以来,全省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广东文化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进出口稳步增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强,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433.2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4%,对GDP增长的贡…  相似文献   

13.
如何推动甘肃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一带、三区、十三板块"文化产业蓝图建设的进程,这一难题亟待解决。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业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责任重大,金融业应该牢牢抓住文化产业当前的重要机遇期,实现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本项目对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供求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甘肃省金融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金融机构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阐明金融倒逼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这一事实,以构建健全的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黄荔梅 《发展研究》2011,(10):116-118
文化产业具有优化功能、融合功能和创新功能,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认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文化企业做强做大,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新的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市场和政策的视角出发,构建城市文化产业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分析2011—2015年全省17地市文化产业生态位时空结构的分异规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探索城市间文化产业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从空间格局来看,山东省17地市文化产业的生态位宽度表现出极化效应,形成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两级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高于内陆地区,资源与政策不完全匹配;(2)从时间演化特征来看,城市资源和市场环境生态位的分异指数在不断降低,表明城市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在缩小,主要资源的竞争程度在增加;(3)从城市间文化产业相互竞争构成的网络关系来看,城市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呈现规则网络特征,市场环境竞争较为温和,呈现随机网络特征。由于不同竞争性要素构成的城市群关系网络形态差异较大,因而差异化的资源定位、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挖潜、积极高效的政策干预对区域文化产业协同与网络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发展迅速,并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存在增长速度不稳定、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当前,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应扩大消费需要、推进数字化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快文化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江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近年的培育和推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本文认为多元化战略是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选,具体分析了影响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具有天然的耦舍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本研究在系统分析文化与旅游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原则的基础上,以近年来内蒙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情况为核心,就其驱动力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立足于新时代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内蒙古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实现路径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2004-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2%,比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据《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  相似文献   

20.
刘佳 《经济》2012,(9):150-152
自2007、2010年分别评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至今,由文化部评选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共计8家,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共计7家。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以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为名的园区数量目前已高达上万家。产业园区不计其数,而其中真正能做到文化产业集聚的却不足5%。在"贴政绩金"、"卖地产钱"的巨大诱惑下,文化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伴随而来的项目泛滥、特色不明、综合配套平台不完善、研发活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