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农民人均收入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长3.6倍,年递增速度需达到6.6%以上。而从1989年到2002年,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2.
姚景源 《经济》2012,(12):54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量化目标,这个量化目标是到2020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翻一番,即2020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80万亿元,城镇人均收入要达到3.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要达到1.2万元.  相似文献   

3.
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新疆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伊犁州党委工作会议后,为贯彻会议精神、达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共同奔小康的目标.伊宁市也适时为自己定位,响亮地奏响了"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31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45000元,年均增长16.7%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00元,年均增长22.8%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年均增长6.2%;到2020年确保与全疆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2010,(8):16-24
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新疆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伊犁州党委工作会议后,为贯彻会议精神、达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共同奔小康的目标,伊宁市也适时为自己定位,响亮地奏响了“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315亿元队上,年均增长25.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45000元,年均增长16.7%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00元,年均增长22.8%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年均增长6.2%;到2020年确保与全疆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部开发先行实践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兵团党委对实施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了具体部署: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本世纪头20年经济增长保持在10%以上,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0亿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全面完成调整后的“十五”计划;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7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左右,比2000年翻2.5番以上,人均国内生总值5000美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实现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率先在西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1世纪 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全面实现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小康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两项合计起来约有一亿多人。按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制订的关于小康的16项发展指标体系,到2000年实现了13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建设3项指标没有实现,基本问题都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引起了社会的需求不足,工业扩张受到市场约  相似文献   

7.
《决定》的最终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粤东西北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和谐,基本公共服务健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收入问题。黑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一直稳步增长,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出现过高速增长的势头,但自1997年以来,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农民收入停滞不前,2002年以来,黑龙江省农民收入走出了低速徘徊的困境,实现了较快增长。到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55.6元,自2004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761元),黑龙江农民收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闽西农村发展特色劳务产业的必然性 1、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福建省龙岩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全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一方面,龙岩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相比差距较大,就地就近吸纳能力弱。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多,就业压力相当大。200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22.07万人。占总劳动力的81.4%;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7.52万人,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3万左右。龙岩市规划提前三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即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城镇化率60%。实现这两个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要达到6.3%。城镇人口每年要增加7.6万人。  相似文献   

10.
产粮大县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按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快速、持续地增加产粮大县的农民收入。本文以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先进单位——五常市为例,分析了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农民收入现状,总结了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农民增收经验,提出了产粮大县农民增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溶 《经济论坛》2005,(6):108-109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民人均收入成正比例,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长2.28%。我国外出劳动力的年人均收入为2900元,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约高出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占其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日益增强。山西省也显示出这种趋势。1986年山西省农民的人均外出收入是46.33元,占同期人均纯收入的11%,到2002年,农民人均外出收入达到616.37元,占同期人均纯收入的26%,外出收入增加额对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平均贡献率达到29%。大量数据表明,外出收入逐步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我国农民增收障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萍  陈开明 《经济师》2004,(10):186-186
1 997年以来 ,农民收入连续 7年低速增长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 ,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 1 / 5。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文章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的现状 近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比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收入年增幅滞缓。“七五”期间年均增长15. 1%,“八五”期间增 3.66%,“九五”前四年为3.38%。199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0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4%,比改革开放前的 1978年增长3.45倍。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农民年均纯收入的增幅始终在4%左右徘徊。据专家测算,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为 2162元,但仅有40%的农民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水平,而18个省60%的农民收人在此平均数以下。农民与农民间的收…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及体制性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利娜 《经济论坛》2005,(12):104-106
一、陕西省农民收入基本现状的认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陕西省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然而,近年来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却趋缓,1995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63元,为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6l%。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比陕西多880元,陕西农民收入只为全国水平的64.5%,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8位,从1998年至今,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差距基本稳定在35%左右,没有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九台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登台阶奔小康目标,从市情出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将多种经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经过两年的真抓实干,多种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1993年产值达到4.7亿元,比上年增长41%,比1991年翻了一番多。人均多种经营纯收入达到416元,比上年增加14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5.8%,在全市25个乡镇中,比重在50%以上的有18个乡镇。由此促成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8元,比上一年增长27.3%。结束了连续多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和徘徊的局面,出现了1984年以来第二个增长高峰。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农是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渠道,一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章通过对1990-201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大影响,我国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支出、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8.
陈全生 《江南论坛》2006,(12):11-13
一、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的现实基础 第一、经济和社会基础比较坚实。改革开放以来。无锡人民紧紧抓住乡镇工业崛起和浦东开发开放的两次重大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铸就了辉煌的发展成就。2005年无锡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超过6300美元;无锡成为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之一;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5元和8004元.位居全省和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我国GDP为39.8万亿元(人均GDP为30615元),若不考虑人口因素,"翻一番"意味着人均GDP将达到61230元。各国发展经验表明,一国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左右,就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如果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会导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北京市成为继上海市之后,全国第二个免征农业税的城市(省份)。北京市免征农业税有两大原因:1.为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03年北京市农业生产总值不足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6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1.5%。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2.6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8%,相差近7400元。免征农业税后,将使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增加24元。由此可见,尽管免征农业税对提高北京市农民收入起到的作用很小,但是政治意义重大,必将增强农民对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