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各地农牧团场加快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壮大经济实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的步伐。农牧团场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能否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到团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本文介绍了农牧团场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台湾省(以下简称台湾)共计3.6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210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70多人,城市人口占95%,农村人口仅占5%。台湾有耕地面积8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农业劳动力106万人,占社会总劳动力的13%。台湾农业劳动力的兼业化水平很高,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50年代、60年代是台湾农业的黄金时代,农业不仅为台湾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粮食、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转入非农业部门。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不断减少,尤其是近十年来农业劳动力呈现加速减少趋势。非农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农村家庭对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减少,以及农业生产中劳动力需求下降,是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应对农业劳动力减少带来的消极影响,关键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顺应生产要素动态替代的农业发展规律,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上述过程需要政府调整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是国家自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基于农业从业者从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背景,利用河南省2010—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状况,农业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当前农业从业者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存在着逐渐减少的趋势,劳动力转移增加势必会达到一个临界点,粮食生产要素的变化对粮食的生产能力和种植结构会产生影响。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总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量。  相似文献   

6.
台湾农业转型及其走向相重扬一、台湾农业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台湾农业由于资源有限,农业劳动力不足,经营规模较小,兼业化程度加大,农产品成本升高,农业生产利润偏低,加上廉价农产品的输入等因素,被迫从80年代初进入转型时期。1.转型的几个特点。转型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素质成为人们研究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之一。本文从各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比较出发,分析指出劳动力素质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供给因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劳动力素质的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指出在整体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背景下,农业结构调整逐步趋于合理化。因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加强教育为基石,多渠道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在不断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2003—2006年的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老龄化"现象,而且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总体上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发展不能长期建立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基础之上,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必须找到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周墨  田野 《农业经济》1993,(8):43-45
世界上许多西方国家学者在研究农业技术、劳动力与革新的问题,在这里综述介绍如下。劳动力在技术进步中所起的作用节约劳动力成本与经济性、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有最直接的关系。在进行技术革新的过程中,会使经济节约得以实现。但这并不表明人们只是为节约劳动力成本从而获得直接的经济利润而进行革新。作为其它原因则是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因。劳动力资本的替代问题(尤其是技术性劳动),不仅仅是一个年产额中劳动工资所占比率的问题。劳动力曾经是生产中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但随时间的推移,却成为雇佣者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农业雇佣者对劳动力作为生产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反应以及对技术发展的反应,在这里则是需要进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通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创造外部就业机会 ;通过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 ,增强农业内部消化吸收能力 ;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台湾50多年来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进行过三次农地改革,每一次农地制度改革对台湾的农业、工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模式"。台湾农地改革对大陆的启示是:土他改革是农业生产的推动力,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需采取不同的农地保护政策,农地政策对农地数量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土地改革需有详尽的法律规定作基础。大陆的农地保护应从数量、质量、生态三方面进行,建立产权明晰的土地政策,制定并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法规,避免农地非农化的随意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求农村劳动力外流背景下耕地撂荒的影响机制,以期为耕地撂荒破解之道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条件过程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劳动力外出务工确会减少留守农业劳动力投入进而促进耕地撂荒;(2)纯务工劳动力既会直接影响耕地撂荒,也会通过影响留守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进而影响耕地撂荒,而兼业劳动力只有间接影响;(3)农户非农收入削弱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尤其是兼业劳动力)对留守农业劳动力的负向影响进而减少耕地撂荒;(4)农业机械化提高是把“双刃剑”,既增强劳动力外出务工与留守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负相关关系,也减弱留守农业劳动力投入与耕地撂荒之间的负相关关系;(5)当且仅当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度高时,无论非农收入和机械化水平高低,劳动力外流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将不再显著。研究结论:应着力增强留守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激发留守农业劳动力农耕的内生动力;同时,对于不同非农收入和机械化水平的农村地区,应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推行制度创新,并配套在全国范围内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完善,减少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搜集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数据和河南省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数据,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详细说明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2006~2013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年增长速率6.93%,在此影响下农民收入年增长率达19.98%;农作物总产量年增长率达26.69%;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年增长率达4.76%和4.11%;棉花种植面积年减少速率达80.18%;农业播种面积年增长速率3.42‰;此外,农用机械使用率和农村人力思想素质均提升。[结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致使农民收入和农业种植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高、农业种植结构趋于单一化、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及农村人力资本趋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算了陕西省1990—200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不同部门劳动力从业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逐年提高,但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略显滞后;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农业部门劳动力从业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农村非农业部门劳动力从业数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科技进步将促使农村劳动力分配结构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即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大量转移。农村经济结构可能将随之由农业主导转为非农业主导,此时农业很可能会由农村主导产业退变为农村非主导性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户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就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性投资、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四个方面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多数研究都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和汇款流入分别对农户的农业收入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影响。但是,流入汇款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足以抵消劳动力流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率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有所降低。有成员外出务工的农户与其它农户对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程度存在差异。务工农户减少了对农业的投资,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此外,农户的生产结构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发生了变化,但是具体怎么变化,利用不同样本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一)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必须有新的突破。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实质就是经济结构转换升级的过程。农村重点是要调整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越多,农民收入就越稳定。不仅农民来自二、三产业收入增加,而且来自农业的收入也因农业规模经营而有所  相似文献   

17.
台湾农产品之产销制度与价格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依农业发展的观点,台湾农业不仅奠定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提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之一种典范。自1953至1969年,台湾农业发展以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为主,政策重点关注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如供应粮食、提供资本和外汇(陈希煌,1987;侯家驹,1993)。然自1970年之后,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土地改革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工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资本。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土地制度的改革,尤其是第一次土地制度改革,对台湾农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较研究台湾两次土地改革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土地改革的认识,而且对大陆土地的改革发展亦可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土地集中过程滞后及其原因剖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大批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其它部门,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土地的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土地集中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但土地集中过程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滞后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在我国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  相似文献   

20.
农业劳动力转移潜力耗尽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就其所处发展阶段而言仍然偏高,因此,在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任重道远。本文指出,在劳动力结构调整仍然滞后情况下所出现的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现象的背后,存在一个深层的悖论,即虽然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使农业生产开启了机器替代劳动的过程,但是,农业未能像理论所预期的那样,实现与非农产业在劳动生产率上的趋同。本文尝试从户籍制度制约劳动力转移以及农业经营规模制约劳动生产率提高两个方面,阐释这个悖论产生的原因。在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借助发展经济学的3个经典模型及其所强调的劳动力转移重点任务,对进一步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