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为积极配合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自觉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江苏省海安县慧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近期筹备建立了慧源农家书屋服务中心。该中心集农家书屋“建、管、用、活”一条龙配套建设,全程服务,长效管理,探索出一条推动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些年许多地区农村文化设施萎缩,农民读书求知欲望无法满足,农村文化阵地长期被封建迷信分割占领的现实,2007年3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正式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提出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将其作为引导农民读书、学知识,使农民从中学技术、学法律、学政策以及改造农村不良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建设所需高素质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加以全面推广和铺开。然而“农家书屋”能否长久地存在下去,能否真正成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尚有许多亟待排除的障碍,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长远谋划。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前,笔者在农村走访时发现,许多行政村的农家书屋门紧锁,无人管理,变成“虚屋”。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要,促使农民用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用科技指导生产走向富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村陆续建起农家书屋。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推进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西省结合本省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山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推进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由政府出资,在地方行政村创办的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我国农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8.
9.
10.
近日,湖北省副省长张岱梨到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新闻出版部门要以农家书屋建设为重点,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他要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要做到“三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 相似文献
11.
12.
14.
6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四周年的纪念日。仔细学习之,觉得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普法》十分必要,因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注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科普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农民基础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农民的这种文化现状,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也严重制约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农民,展现新时…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人是根本。农村全面发展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才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农家书屋从2007年开始试点建设,至2010年底,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460万元,采购图书2058.71万册,在全国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如今的农家书屋成为从根本上提高辽宁农民素质,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马述君表示,辽宁建设农家书屋的长远意义,一方面是引导农民读书,掌握知识,成为新时代知识农民;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着力从新型农民的内涵上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即: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民的身心健康;通过发展村级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把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民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富足,还要有精神的充实和文化的繁荣,更要有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