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份认同与乌托邦转型——徐訏小说《鬼恋》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时代的社会生活促成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其方式转变。解读《鬼恋》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乌托邦转型,对于深化知识分子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辜志强 《老区建设》2007,(10):15-16
城市认同是农民工身份转换的文化心理问题.本文描述了农民工身份转换的现实状况、从转型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认同缺失及其社会原因,建议农民工提高素养,培养城市认同,完成社会身份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使得“身份认同”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旨在于通过对美国非裔文学中女性的身份认同三个阶段的简要分析,为处于文化冲突和美国非裔文化内部倍感困惑的非裔女性找到一条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肯定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犹太人特有的文化和身份。文章从解析犹太文化入手,分析其历史、宗教和思维方式与犹太作家笔下人物身份认同的关联,揭示人物身份认同的三个阶段:身份坚守、身份迷失和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党员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党员”这一身份的接受和确证,其认同“党员”身份本身以及与“党员”身份相关的价值观念和角色期望。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在知、情、意三个层面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对党员身份和党的性质的认知度较高,但在情感和行为层面上未形成与认知层面的统一性。要在知情意层面上实现身份认同统一,需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心理距离、身份认同、情感体验三个维度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具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主动区隔于主流社会之外,保持着对祖国的身份认同。他们把自己当作在中国暂时停留的一个"过客"。  相似文献   

7.
东亚共同体的兴起与消退,暗示了仪靠经济一体化带动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方法存在缺陷。东亚究竟有无结成共同体的可能,虽然不能忽视经济等领域合作的推动作用,但最终取决于该地区能否成功形塑东亚身份认同。东亚二元格局的形成加剧了东亚身份认同建构的复杂性。日本身份认同问题成为建构东亚身份认同的最大瓶颈。研究东亚共同体建设,不应仅囿于既有的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有必要参考心理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合理有序、切实有效地建构东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贺静  李兴军  王玉玺 《理论观察》2023,(11):142-148
身份认同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高校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法获取数据,着重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特征及其与形象认知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差异性与积极姿态,个体认同、角色认同及阶层认同等维度趋于中庸型认同,情感认同维度偏好进取型认同;形象认知与自我认同整体上呈现弱关联,不过,高校和大学生形象认知与个体认同呈现较强关联,中庸式形象认知形塑平凡认同,高阶式形象认知形塑精英认同。这些结果表明,在个体化转向语境下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可能被高估或社会放大,他们认同平凡生命姿态,却也向高阶认同暗自奋进,营造高校和大学生高阶形象是强化积极型身份认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身份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自我、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了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文综合研究认同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认同二维矩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身份认同的三个层面: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归类认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通过解读巴拉克·奥巴马的自传,以奥巴马为个例来透视其文化身份的嬗变,认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主体很可能产生一种分裂的文化身份认同,引起急切的身份焦虑,造成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多元文化背景使奥巴马在逐渐理解和包容中,建立其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1.
在宗教信仰的集体行动逻辑中,作为起点的西北少数民族个人具有民族身份、国民身份两个身份,是民族角色、公民角色两种角色的扮演者。这个双重性决定了西北少数民族既要认同民族共同体的宗教信仰,也要认同民族共同体所在的国家。这两个方面的认同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必然性联系的体现,这个联系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身份和角色整合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集体行动逻辑,也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独特的循环型民族互动关系认同仪式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相似文献   

12.
奴隶制结束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非洲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非裔美国人面临种种身份困境.如何重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也成了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关注的重点.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身份认同、 文化霸权、 民族文化主义等术语分析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困境,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弘扬黑人民族传统文化是非洲民族文化的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13.
自 196 4年以来 ,中国对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态度发生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演变过程 :从基本的抵制到部分的参与 ,再到全面的参与。对于这一演变的原因 ,传统的分析存在着缺陷。通过建构主义视角的分析 ,我们发现 ,这一演变是伴随着中国在国际核不扩散问题上身份认同从“特殊核国家”到“一般核国家”的演变而演变的。身份认同的转变是态度演变即政策调整的原因。身份的认同及其转变只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身份的认同是复杂的 ,其转变也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4.
组织认同已经成为组织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近十年兴起的组织认同研究互动视角,主要概述了互动视角的组织认同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评介了互动视角包括组织鼓励个体进行身份扮演、祛意和赋意,个体进行身份扮演和自我身份叙事等在内的释意过程以及个体与组织互动的组织认同过程理论及模型,并评析了契合型与效仿型两种组织认同过程及其比较模型。最后,文章比较了互动视角与传统视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异同,并讨论了互动视角不足之处及其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组织认同已经成为组织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近十年兴起的组织认同研究互动视角,主要概述了互动视角的组织认同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评介了互动视角包括组织鼓励个体进行身份扮演、祛意和赋意,个体进行身份扮演和自我身份叙事等在内的释意过程以及个体与组织互动的组织认同过程理论及模型,并评析了契合型与效仿型两种组织认同过程及其比较模型。最后,文章比较了互动视角与传统视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异同,并讨论了互动视角不足之处及其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生党员在身份认同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入党动机不够端正、政治信仰不够坚定、价值取向有所倾斜等;研究生党员身份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培养教育不足、发展研究生党员过程形式化、党内活动缺乏创新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研究生党员朝夕运用的虚拟社区来加强身份认同,对于形成一支又红又专的研究生党员队伍意义重大,同时也提升了高校研究生党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孙文凯  李晓迪  王乙杰 《南方经济》2019,38(11):131-144
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是健康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并且其本身也产生众多经济影响。文章利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题调查"的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不同的本地城市人身份认同对其家庭消费水平、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由于身份认同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具有内生性,因此我们在OLS基准回归之外,采用流动人口"本地话掌握水平"及"流出地土地面积"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替代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各种异质性检验。我们发现流动人口不同的身份认同程度对家庭消费水平、家庭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更认同本地城市人身份的流动群体消费更高、恩格尔系数更低。同时,身份认同的消费影响在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异质性:这种效应对于年长的流动人口以及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更显著,这些异质性发现也符合预期。文章也进行了影响的可能机制检验,发现认可本地人身份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在本地买房、长期工作生活和落户,减少在老家购房和生活的可能。研究结果对认识身份认同经济影响有一定学术价值;同时,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促进流动人口本地身份认同可以促进城市消费活力和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体现了她对创伤与身份问题鞭辟入里的思考.本文拟从小说女主人公们所遭受的创伤为切入点,分析小说的女主人公们疗治创伤、重塑自我身份和实现文化认同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许丽明 《特区经济》2011,(5):147-149
农民工在为城市化进程做出贡献的同时,又不能完全融入到城市文化中,处于城乡边缘的"真空地带"。文章分析了农民工在身份认同方面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制度构建,以期对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摩罗 《环球财经》2009,(7):117-117
郭实腊、丁韪良公开的身份是传教士,但是他们的第一认同并不是宗教,而是国家和种族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