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乔治·爱略特的代表作《亚当·贝德》中的海蒂.苏洛和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有着相似的遭遇:被诱奸,生下私生子,孩子死去,受到世俗法律的审判和惩罚,最终死去。但相同之中又蕴涵着不同:品行性格不同;周围人物对其态度不同;对待感情的态度和造成悲剧的原因不同;获得最终救赎不同。  相似文献   

2.
仪淑云 《魅力中国》2011,(18):87-87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3.
《召树屯》和《帕素吞》是分别在中国傣族地区和泰国地区广泛流传的两个著名民间故事,均属于天鹅处女型故事的第四代异文“王子和孔雀公主型”故事,故事在王子得妻、失妻、寻妻和团圆这四个主要情节基础上展开。通过比较这两个民间故事的女性人物和男性人物、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男性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男性女性之间的两性关系等,探索两个有着深厚渊源的民间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美国系列电视剧<绝望的主妇>在近几年可谓是火爆热门,大受欢迎,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各有特色的主人公,紧凑有致、环环相扣的剧情是这部电视剧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是本文并不是要研究为何这部电视剧如此成功,而是将视线转向了这部电视剧的一句口号:"去把女性主义进行的更加彻底吧!"之前也有一部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就女性主义展开过讨论,但本剧的视角并不相同,因此本文将着重阐述<绝望的主妇>对女性主义的诠释,并分析现代社会中女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的悲剧性命运。本文试图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与其性格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以及哈代的宿命论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对其悲剧命运的具体分析,使读者能够更理性、系统地赏读这部作品,从而加深作品所表达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孟菲 《理论观察》2012,(3):85-86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接骨师之女》,通过描述祖孙三代女性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华裔女性在封建男权社会以及美国霸权文化中的奋力抗争.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加以解读,讲述她们如何在双重压迫下,努力摆脱束缚,探寻非殖民化女性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7.
王蕾  苏岩 《理论观察》2013,(6):86-87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太阳》反映了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女主人公朱丽叶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生活,从身体到精神都倍感无限压抑,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回归大自然,在阳光下重新获得生命的力量,心灵得到解放。作品中随处可见劳伦斯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8.
《找到你》这部电影关注了现代女性的生存角色困境与情感问题,三位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夹缝中逐渐觉醒,并最终找到自己。电影的主题表达了当今社会很多女性的心声,因此获得极佳的口碑。作为关注女性的电影,它所表现出的对当代女性命运,母职角色困境的关注,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借助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从性别歧视和生态危机的相似性的角度分析威廉·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可以看出其突显的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女性话语权问题,也可以看出出诗人起前的生态意识和其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0.
谷彦君 《理论观察》2013,(1):112-11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的代表作。该作品极具特殊的艺术魅力,丰富的内涵。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其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不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且高度地统一了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本文将解读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及其对主题实现的作用。本文从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入手,分析其中蕴涵的象征意义,如自然景色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泪珠的象征意义;动物的象征意义等等。目的在于证明象征手法对于反映苔丝坎坷命运以及映衬小说中人物心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玲的中篇小说《阿毛姑娘》历来不为研究者重视,偶有解读也是歧义丛生,尤其是对阿毛悲剧成因的分析更是让人无法信服,笔者在忠实于文本的基础上分别从其本人的无知和环境的影响两个主要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占有》是英国当代女作家拜厄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塑造了维多利亚时期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艾伦是父权制社会下婚姻的牺牲品,兰蒙特有着渴望自由、冲破束缚的思想,布兰奇是受父权制社会的影响造成的悲剧式人物;塑造了20世纪末期的女性主义的镜像人物,与兰蒙特构成镜像的人物是莫德,表现为女性意识不断崛起;与艾伦形成镜面人物的是瓦尔,瓦尔向往自立的生活、勇于追求自我,她试图摆脱男性的束缚与控制,对爱情的态度是理智的。  相似文献   

13.
苗泽漉  王鑫帅 《魅力中国》2014,(18):126-126
阿毛姑娘和包法利夫人,虽然是生长在不同时空当中的女性,但她们却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都从一个纯洁、充满梦幻的少女沦为了向不合理的社会观念提出挑战的殉道者,她们的悲剧都是传统观念与现行意识形态不同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刘卉  李佳颖 《理论观察》2013,(1):110-111
本文从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理论出发,对张谷若和孙法理的《苔丝》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译者是如何做出语言选择的。  相似文献   

15.
《金色笔记》以女性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会。面对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生存危机和体制改革等现实存在的矛盾,女性为自己的生存和命运不断抗争。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主义思想得以自我建构,女性对现实矛盾的抗争也以其独有的方式得以释放与解脱。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文体学的目的是唤起人们时文本中性别问题操纵方式的意识。从女性文体学的角度,通过词汇和句法两方面对比分析分别由祝庆英(女)和吴钧燮(男)所译的《简爱》,结论是:祝庆英的译本真正地体现了原著的女性主义特色,再现了女性的地位和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一个纯洁女人悲剧的根源——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封建的社会道德对苔丝的束缚;自我意识缺乏造成苔丝对男人和爱情的过分依赖;双重道德标准造成了男女的极度不平等,直接导致了苔丝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8.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在纳博科夫的《黑暗中的笑声》中,不管是伊丽莎白还是玛戈,她们始终只是一种"他者",一直处于女性生存的困惑之中,她们无法脱离男性权力话语中心,无法改变父权社会的既定秩序,只能依靠婚姻或爱情维系着自己的社会地位或寻找自己的身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们才是故事当中的真正受害者。  相似文献   

19.
刘旭旭 《魅力中国》2014,(11):82-82
本文主从《都市女报》的头版图片入手,揭示《都市女报》这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女性媒介如何披着女权主义进行虚伪的女权主义的宣传。这种隐性的宣传显示女性媒介不是真正为女性主义战斗的阵地,女性应该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女性媒介的伪女权主义。对女性媒介的研究就是要揭开依附男权主义而存在的伪女权主义是男人改造女人武器的真实面目和女性媒介是培育性别歧视的温床。  相似文献   

20.
艾丽丝·沃克在<紫色>中坚决反时父权制,反对大男子中心主义,支持黑人妇女团结起来,反抗父权制及种族歧视,自立自强,与男人平等相处.这些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