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其翻译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移植过程.本文通过基本对应、部分对应和不对应或基本不对应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之间的对应问题,以解决翻译疑难,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俄语成语承载着俄罗斯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而翻译并非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对接与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递.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灵活地翻译成语、 调整结构,更能准确地将俄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准确地对成语进行翻译不仅能够真实还原信息所传达的内容含义,还能帮助翻译人员摆脱原信息的束缚,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成语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3.
封晨 《黑河学刊》2011,(8):30-31
成语是汉语语言中的瑰宝,它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字凝练,意义深远,表达生动。成语不仅仅应用在书面语言中,也在口语中有广泛的使用。随着中外交流的加深,世界渴望更加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因此,成语翻译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翻译成语之前,需要对成语本身进行研究并分类探讨,这样可以使成语翻译研究更加细致、系统。本文立足汉语成语的来源,以此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基础上讨论了成语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4.
高璐  张晓雨  马荟慧 《魅力中国》2010,(35):263-263,25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成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人们的日常表达与交流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了解中国文化很好的媒介。本文主要讨论汉语成语的翻译方法,根据汉语成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在不失原语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好地为译文的读者所理解,克服在文化因素方面的障碍,使跨文化交流更加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汉语成语典故英译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典故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和凝固性 ,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多边文化交际的角度审视汉语成语典故的英译 ,分析异化的可行性 ,主张尽可能地采取异化的手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6.
蒋少琴 《魅力中国》2013,(22):259-259,261
汉俄民族都是在特定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产生了自己的文化,因而文化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但作为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的人类二者思堆又有其相同的一面,所以文化有其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在语言上时.汉语和俄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而二者语言的翻译也就有了一定的复杂性。本文就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的成语来说说汉俄语言中的成语翻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讨论汉语成语在英译过程中如何利用语言哲学基本命题在不同语境中实现成语的合理翻译,阐释了"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语言哲学观点。分析了成语的特点和常见的翻译误区,是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合理应用和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谢东山 《魅力中国》2014,(11):230-230
尤金?奈达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也是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在国内外的翻译界都颇有影响,对翻译实践也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并且被广泛运用到各种题材和语言形式中。成语是语言艺术的精华,中英成语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困难,也有很多技巧。这一翻译理论不仅能够指导其他翻译实践,在中英成语翻译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良妍 《魅力中国》2010,(6):241-241
研究一门外语时,了解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非常重要。这个简短的论文,将介绍有关文化差异在某些成语翻译上的体现以及一些看法。在第一部分,将谈到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或典故的一些差异,以及在特定的成语翻译中的体现。第二部分,将介绍成语基本原则。最后,笔者建议在成语翻译中应该遵循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白色"作为英汉民族共同的基本颜色词之一,大量出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它在习语中的文化内涵直接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本文分析了"白色"在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中的文化内涵,并分析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原因,对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汉维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表达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使汉语成语在恰如其分的翻译方面有很大的困难,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使译文的成语保持原文的形象性,感情色彩,民族和地方特色。汉语成语的维译技巧包括加词法、减词法、引申法。  相似文献   

12.
英汉成语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文章比较分析了两者在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上的文化差异,并针对其复杂性探讨了直译、借用、意译、直译意译结合以及直译加注等几种灵活处理英汉成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冬  谢露 《理论观察》2022,(12):121-1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中国政治话语的代表作,它的出版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在该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运用中国古诗词,成语典故,谚语俗语等典型性的互文性手法,充分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以及民族精神。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的出版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听到中国声音。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析这些互文现象在外宣中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今后中国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更好地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出中华民族语言之精华--汉语成语。其数量众多,包罗万象。现代汉语成语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是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代海燕  李赛 《魅力中国》2013,(26):253-253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迭方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环境、风俗、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消息,是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表现,其形式多而广,其中包括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及行话。文化差异对习语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而同时习语的文化因素也是翻译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曾红明 《科学决策》2008,(12):92-93
和汉语文化一样,英语文化也有丰富的典故性成语。所谓典故性成语,指的是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作品等一类的成语。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浓厚的民族色彩,约定俗成,广为民间使用。通过了解和学习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我们能了解到英语受世界文化影响的程度,也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丈化并灵活运用其典故性成语。  相似文献   

17.
陈小敏 《魅力中国》2011,(17):223-223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文学翻译、文化翻译到翻译的文化研究的嬗变,表现了将文学翻译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文化诗学精神。以巴斯奈特和勒费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并逐渐形成了强调翻译的本质即是“文化翻译”的“翻译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8.
魏志高 《魅力中国》2014,(9):269-269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情等,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反映这些观念或事物。翻译时这些文化负栽词往往使译者捉襟见肘,陷入“旬月踟蹰”的困境,在译入语中找不到与之对等或对应的词语,不得不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表达其大概的语义,有的甚至只得“望词兴叹”略而不议。这种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词语的可议性限度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尤为突出,从而使作品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有一句经典的成语叫“入乡随俗”。这是我在重庆大学读研究生上中文课时学到的第一句成语,我想教科书把这个成语放在第一页一定是有它的原因。外国人到了中国,文化的差异如同雨点一样,让他们很不适应,但他们又不得不接受。  相似文献   

20.
谈翻译文化     
郭晓燕 《魅力中国》2014,(13):190-190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与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本文试以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翻译及其文化与翻译三个方面论述了翻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