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乐 《中国经贸》2011,(8):55-55
一、事件回顾 2009年1月黄光裕辞职后陈晓出任董事会主席,掌权后开始了挖掘内部盈利空间与供应商和谐共赢的精细化管理变革。一是实行覆盖面积极广的股权激励计划,二是引入贝恩资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加之家族企业先天条件不足、相关外部环境的欠缺和扭曲,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企业风险日益突出,因此上市的家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文章从"国美控制权之争"事件出发,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通过对上市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并有效地维护各方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回顾和分析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的起因和过程的基础上,叙述了公司治理的内涵,并详细阐述了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林军 《南方经济》2002,151(4):39-41,77
在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控制权争夺有两个条件:第一,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第二,公司所有权所有者的转移对公司控制权的监督作用,公司控制权争夺主要有购并和代理权争夺两种方式。公司控制权争夺对社会资源利用,股东财富和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控制权争夺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后,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使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专业的、稳定的、制度化的管理团队,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永续经营,却是许多家族企业遇到的瓶颈问题。本文以国美"9.28"事件为例,从公司治理结构、家族企业国际化风险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治理困境,规避风险,促进家族企业发展。笔者认为,国内民营企业家族经营模式转变应以两权分离为最终目标,可以采取更加弹性的转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斌  刘毅 《特区经济》2011,(6):115-117
国美控制权之争让家族上市公司创始股东控制权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从公司内部权力机构的配置、公司章程的设置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规范等三个角度深入分析,可以探寻到家族上市公司创始股东控制权弱化的制度根源。健全董事会与监事会制度、完善公司章程与规范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措施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自从1992年5月国家体改委颁布股份制企业试点的《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以及1994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公司法》以来,公司制企业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组织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后,更是体现出公司制度在我国企业组织形式中的统治地位,这也使公司治理在我国成为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吴少群 《港口经济》2011,(10):51-53
始于2010年的国美控制权之争事件,堪称管理实务中的典型案例,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思考。本文着重阐发了该事件对港口企业治理的启示,以期能为我国港口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一种新的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胡锁军  许敏 《特区经济》2006,(3):203-205
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控制权变动作为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言语从我国资本市场控制权变动角度出来,对我国酱市场控制权变动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动因关系进行较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对发送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哲 《特区经济》2012,(7):280-282
国美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成的上市公司,在其内部爆发的股权和控制权之争中,家族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对公司治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就公司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产权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经济学所说的企业治理结构就是将产权分配结构加以具体化,形成一套可以操作的制度安排,以便明确不同企业成员的权责利关系,对其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的组织形式。文章通过分析国美事件中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陷入的困境,提出了在以资本为主导的前提下,如何处理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状况下的企业治理结构,为改善家族企业的经营局面,实现两者共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实现公司制的核心。鉴于公司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性,结合中国治理结构中存在结构缺陷这一现实情况,选择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各项权能的配置,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职工绩效的评价和监督,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4.
蔡宇峰 《浙江经济》2007,(10):60-60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财务治理则是公司治理最为重要的内容。从实践看,企业经营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财务的成功,企业经营的失败则往往表现为财务失败。无论是单个企业的治理,还是集团公司的治理,财务治理均处于核心地位,公司治理离开了财务治理是很难奏效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伴随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会发生相应的资金运动,财务治理就是公司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徐志林 《浙江经济》2002,(13):58-59
据统计,截至今年四月底,全国上市公司1124家,其中国有股(含国有法人股)为第一大股东且持股超过50%的有800多家,其中持股超过75%的有63家,第一大股东持股显著高于第二、第三大股东。浙江改制工作处于全国前列,从已改制的企业来看,公司中国有股为第一大股东的占65%,国有法人股为第一大股东的占31%,两者之和比例高达96%。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造成了公司治理中比较多的问题。从美国、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国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的核心:激励与约束经理人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经理人的单方面被解雇并不能全部归因于资本意志的作用。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考虑,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处理好企业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对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达到有效激励与约束经理人的行为。对职业管理人的薪酬,应在公开与保护其正当收入的同时,杜绝其不正当收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市大中型工商企业普遍实行了股份制,但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并没有完全按照股份制要求建立起来,许多股份制企业的新三会、老三会等公司结构问题依然纠缠不清,导致股份制企业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股份制企业优势的灵魂。本文结合国外股份制理论的学习,从治理结构的定义、概念、作用、方法、薪酬、相关制度等方面,对股份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内部会计控制则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制度和程序。为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财政部于2001年6月22日陆续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一系列会计控制规范。这些规范的发布,足见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化、法制化的开始和公司治理措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杨莉 《特区经济》2011,(4):91-94
跨国公司因跨境经营活动会面临各国公司治理制度冲突问题。欧盟公司治理制度协调的相关争议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盎格鲁-美国式"治理模式和德国治理模式适用于欧盟跨国经营企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思考。本文通过对两种治理模式的制度假设及特点分析,简要结合跨国公司的治理环境特点,借探讨欧盟公司治理争议之机来探索和审视适用于跨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20.
集中的股权结构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股权集中的情形下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股东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侵占小股东利益,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源.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中,这种大股东侵害行为最为常见.控制权私有收益来源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它是通过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票权和经营权的控制来实现的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上市公司的投票权和经营权的合理分布 因此,公司治理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