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规划将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年均7%,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了0.5%,表明中国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借此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但是,实现这一目标是"知易行难",因为目前中国仍然面临"经济再平衡"的调整压力。只有化解"经济再平衡"的  相似文献   

2.
今后五年,要围绕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转变发展方式艰难的原因及需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核心的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温家宝总理在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从1996年"九五"时期开始,历经"十五"、"十一五"时期,每次五年规划,都把转变经济(发展)增长方式作为五年工作的主线或重中之重.15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任重道远.转变发展方式为何如此艰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雅冰 《价值工程》2008,27(5):18-23
改革开放后,广东以"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起步,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对外贸易与GDP总额飞速增长。2007年广东GDP超过台湾的3766亿美元,追赶"四小龙"15年后广东经济总量已超其三,紧追韩国。对外贸易是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准确衡量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改善广东外贸结构,加强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顺利实现广东"十一·五"规划目标,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据快递     
●北京经济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前不久,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03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结果。2003年北京经济的增长依然很强劲。根据初步测算,2003年北京市完成生产总值36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连续五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003年北京市经济增长主要是工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安徽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静峰  李柏年 《价值工程》2009,28(10):24-27
采用灰色预测理论,对安徽省1991~2007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关于两者的灰色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安徽省未来五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安徽省除了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外,其余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指标都有上升的趋势,这种"高增长、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发展实践而言,追求"有质量、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正在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从学术研究而言,"经济增长质量"是中国学术界在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经济增长"命题。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命题,是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是区域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实践热点论题。本期特组织刊发的五篇笔谈短文,分别涉及经济质量和区域经济质量研究的学术史总结、区域经济质量基平面的考察、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等主题。以期引起学者们对区域经济质量问题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发展实践而言,追求"有质量、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正在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从学术研究而言,"经济增长质量"是中国学术界在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经济增长"命题。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命题,是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是区域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实践热点论题。本期特组织刊发的五篇笔谈短文,分别涉及经济质量和区域经济质量研究的学术史总结、区域经济质量基平面的考察、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等主题。以期引起学者们对区域经济质量问题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发展实践而言,追求"有质量、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正在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从学术研究而言,"经济增长质量"是中国学术界在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经济增长"命题。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命题,是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是区域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实践热点论题。本期特组织刊发的五篇笔谈短文,分别涉及经济质量和区域经济质量研究的学术史总结、区域经济质量基平面的考察、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等主题。以期引起学者们对区域经济质量问题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发展实践而言,追求"有质量、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正在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从学术研究而言,"经济增长质量"是中国学术界在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经济增长"命题。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命题,是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是区域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实践热点论题。本期特组织刊发的五篇笔谈短文,分别涉及经济质量和区域经济质量研究的学术史总结、区域经济质量基平面的考察、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等主题。以期引起学者们对区域经济质量问题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发展实践而言,追求"有质量、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正在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从学术研究而言,"经济增长质量"是中国学术界在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经济增长"命题。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命题,是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是区域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实践热点论题。本期特组织刊发的五篇笔谈短文,分别涉及经济质量和区域经济质量研究的学术史总结、区域经济质量基平面的考察、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等主题。以期引起学者们对区域经济质量问题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焦点世界     
●如何保民生为下一个五年定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纲要(草案)》,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揭盅。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新任务。"十二五"规划中,体现了这一点:经济增长目标如期放缓,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能力度加大,约束性指标明显增加,其中包含多项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指标。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上一个黄金五年的动因来源于经济增长、宽松信贷、城市化"三重奏"的话,那么当前的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则是金融海啸带来的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结构性调整与地产行业周期性调整的"三重寒流".从2007年底拐点论抛出后群起而攻之,到自比"猪坚强"寻求出路,房地产企业的心态也面临了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前五年,中国经济年均高速增长超过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一是中国人口的滚滚红利,劳动力丰富且"价廉物美"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一路上冲,年青人买房置业消费狂潮支撑消费不断增长;二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泡沫导致的消费泡沫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三是中国房地产的疯狂对经济的强力拉动.然而,"三大动力"的衰减乃至丧失也正同时发生于中国,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三十年未见之大变局,搞得不好中国经济不仅可能出现二次触底,还可能陷于长期低速增长,从而辉煌不再.  相似文献   

15.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年远景目标"起步之年.在中国人均GDP水平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为美国的五分之一)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中国经济还有巨大的需求可以被释放.对于如何打造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新动力,我们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1 金融超前发展的概念 当金融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增长时,表现为金融发展受到约束,金融发展落后,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称之为金融发展"滞后型".当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同步时,表现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协调一致,同步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称之为金融发展"协调型".当金融发展超前实体经济增长时,表现为金融发展自我膨胀,金融自由化过度,使得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产生金融泡沫,乃至泡沫经济,严重时导致金融危机,破坏了实体经济增长,称之为金融发展"超前型".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世界宣告.这也是下一步中国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 与"十一五"的目标相比,"十二五"的增长目标调低了0.5个百分点.数字调低的背后,是发展理念的巨大提升.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加速.  相似文献   

18.
五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力保"坚挺",博得各国掌声;五年后,人民币汇率坚持"稳定",面对的却是多国"声讨".在国际通缩、经济不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走强,尤其是出口的迅猛增长,成为一些国家操纵"人民币升值论"的注脚."让人民币更值钱",听起来不错,但很多事情,是不能简单地去从字面上理解的.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今后五年经济仍须保持中高速增长。但要实现这一增长,消费必须担当起"驾辕"中国经济的重任。可见分析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在现代消费理论的基础上。首先,结合山西省城镇与农村最近几年的消费情况,建立消费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以及统计学的检验。找出影响山西省居民人均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邓永旭 《数据》2004,(3):48-49
2003年,中国经济步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京津沪渝穗五市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均快速增长或保持高位运行,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一、经济增长速度:五市地区生产总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3年,京津沪渝穗五市分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11.9亿元、2386.9亿元、6250.8亿元、2250.1亿元和346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10.5%、14.5%、11.8%、11.4%和15.0%,增速分别比2002年提高0.1个、2.0个、0.9个、1.1个和1.8个百分点.2003年,北京经济总量在五市中居第二位,增速居末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