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农产品交易本质上属于长期合作关系,双方有效合作的基础是能够为合作双方提供长期有效的激励、降低违约风险的可自我实施契约。在界定农产品交易平稳关系契约的基础上,对在农户存在专用投资、龙头企业具有全部事后谈判力量的情形下,农产品交易最优平稳关系契约的可能形式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最优平稳关系契约形式与双方的贴现因子、双方持续合作的概率、农户的事前和事后保留收益有关;最优的激励计划严格依赖于龙头企业承诺向农户的支付与农户的事前保留效用及事后保留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使农产品交易关系契约的运行效率不再与剩余分配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2.
发展订单农业,对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中,履约率低成为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博弈论对订单农业中农户与龙头企业在订单履约时所发生的“履约困境”进行研究,立足“大金融”视角探讨建立订单农业双方契约风险管理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农户生产经营的契约风险与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契约是不完全的,公司有可能违背契约,给农户造成契约风险。引进期权定价机制,订立和健全长期契约,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加强法规法制建设,有利于规避农户契约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于农户和市场的对接,大多数人都是针对解决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所做的模式上的探讨。文章认为,要实现农户和市场持续有效的对接,龙头企业寻找并占领市场,与市场的成功博弈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认为超市+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能有效地实现农户和市场的对接,也是实现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的一种更成功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不仅有利于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同时也是控制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公司+农户”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的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合作理论模型,并应用SPSS17.0软件和结构方程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收益共享、加强沟通、增进信任可以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保障“公司+农户”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农民的合作意愿容易被忽视,甚至出现农民利益被侵害的现象。本文从微观农户视角出发,基于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Binary Logit Model和Multinomial Logit Model模型,对比分析农户对资本下乡的合作行为和合作意愿,深入分析农户选择不同契约模式的意愿,并识别影响农户行为和意愿的因素。研究表明:第一,资本下乡中农户的合作行为和合作意愿的差异显著,合作意愿高于合作行为。第二,农户的合作行为受自身生产特征、工商资本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第三,农户的合作意愿受人口特征、生产特征和工商资本特征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显著。第四,农户契约模式选择意愿与户主受教育年限、农业设施投资以及工商资本是否提供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中采用率较高的农产品生产组织模式,在实践中该模式违约率居高不下。基于违约机理,从违约动机、违约条件、违约成本等方面具体分析交换关系中获得效用的大小、替代关系的多少和替代成本的高低等,可知"公司+农户"模式中契约关系从签订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脆弱性。要扩大契约市场均衡区间,减少市场上的替代关系,提高替代成本,以提升公司与农户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契约设计与公司和农户契约自我实施范围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和农户间契约自我实施的关键是相互进行专用性投资,或类似于专用性投资的契约安排.有效的契约设计手段可以拓展契约自我实施的范围.在缔约实践中,公司与农户可以通过抵押(质押)条款、关系专用性投资等有效的契约设计安排,使得契约最大范围的自我实施、缔约效率得到提高和契约关系得到较为平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动力是技术创新,而技术核心的确立以及其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则是技术标准的确立。"企业+标准+农户"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创新举措。由于农业技术标准化具备"柔性契约"功能、信息揭示功能,因此技术标准化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针对该模式可能会出现龙头企业与农户在利益博弈中容易出现矛盾、龙头企业对签约农户的生产过程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可从多重角度入手,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以结成利益共同体。政府也要做好农业标准化宣传与监督工作,并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户集体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新古典契约受制于第三方规制,关系型契约的双方规制成为公司与农户交易关系的有效治理方式之一,而关系型契约的治理需要信任、互惠等治理手段。假设公司能够观测农户行为的结果,并通过农户行为结果来推测农户选择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意图;在构建选择集比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司与农户互惠信任契约基本模型,分析公司和农户的最优策略,结果表明:当农户努力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公司选择集中最优收益水平增加(或降低农户选择集中的最劣收益水平)时,公司的最优反应是提高总收益中农户分享的比例(比如通过提高农产品等级的方式);如果能够预期到这一点,农户的最优策略是尽可能提高努力水平。因此,通过农户和公司之间的互惠行为,能够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从而能够提高交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潜规则——知识团队中的心理契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知识员工的特点为视角,探讨了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着重研究心理契约对知识团队的影响,探讨知识团队心理契约的表现形式及形成机制,并着重探讨造成心理契约违背现象出现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国内外知识企业的管理实践提出知识团队心理契约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订单农业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违约率,龙头企业和农户都存在严重违约现象,违约风险成为订单农业的关键风险.本文认为违约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通过"公司+农户+期货"模式,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实现风险的再分配和转移,从而达到避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员工认为组织的责任,二是员工认为他们自己的责任。企业购并是“两组市场契约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导致一定契约的破坏、修改和重建,对于购并双方的员工都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消除员工的不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重建员工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公司+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组织生产模式进行比较并探讨二者共存的意义,同时对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使龙头企业的垄断租金幻灭进行解释,进而提出规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阐述心理契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个体的农户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心理契约特点,并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对目前存在的政府科技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理论性建议,以期推动政府科技兴农战略实施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农和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传统农业的个体小生产。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小农、小农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与客观依据,更是我国当代"三农"政策的客观依据。小农意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阻力,应从制定正确的政策入手,把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7.
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与员工的心理纽带,如果员工的心理契约被破坏,就可能产生负面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降低组织的工作绩效、凝聚力。文章梳理了认知在心理契约中的地位、作用,分析了认知对心理契约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员工认知调适的具体路径,以改善心理契约管理。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员工的心理契约。从心理契约的角度考虑,国有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针对性、公平性、及时性的原则,以改革国有企业产权为前提,在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注重满足员工心理期望,加强对员工的沟通了解。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单个农户缺乏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农民在粮食流通领域受到商业利益损失、政策利益损失、生资成本损失、产业化利益损失等。因此,政府应当从优化相关政策、改造国有粮食企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切实推进农民组织化参与粮食流通。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关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成果颇多。将心理契约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中,既要充分考虑到雇佣契约与心理契约的交互作用、对员工实行全面契约管理,更要关注激励理论与心理契约的融合问题、建立有效统一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