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土地供需矛盾尖锐,土地违法违规现象仍相当严重。因此,在严峻的土地资源压力下,应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同时要切实提高执法监察效能,统筹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以来,立足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城市建设、各类产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用地保障;通过规划预审、计划调控、建设用地管理等手段,不断完善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但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土地利用规划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仍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原规划已不适应发展需要;二是规划的理念比较落后,各级规划的职能分工不明确,内容较雷同,重点不突出;三是频繁的规划调整和违反规划用地的现象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效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部分城市建设"新城区"过程中出现土地资源浪费、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历来全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小、耕地后备资源少、建设用地资源稀缺。近年来,全县上下不断转变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理念,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根本上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推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重抓观念提升,切实增强节约集约利用的紧迫感。为切实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由县长为组长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把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工作纳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厦门式跨越式发展与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加上人多地少等自然条件约束,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呈现出土地供需矛盾较为尖锐、耕地占补平衡难、土地复垦后备资源紧缺、违法用地建设呈高发态势等问题,构建土地管理新格局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正土地,是自然之源,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础。作为我们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落到实处。一、严格土地管理,做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执法,做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尤其在村民建房、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用地上实施强力引导,尽量少占或不占用耕地搞建设。农村村民建住宅审批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遂宁市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人口384万,人均耕地面积仅1.02亩,远低干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拓宽途径、增加耕地的同时,为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更多的建设项目提供土地资源保障,遂宁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全市实际,坚持走“争取增量、盘活存量、集约用地”之路,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破解“两难”局面,有效促进了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最近,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要求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总体上看,国家对土地管理政策的执行力度将得到空前加强。从上海房地资源系统的工作情况看,2007年,全市房地资源系统广大干部和职工把加强土地管理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上海郊区滩涂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既沿江又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使得上海市江、海岸线长达到449.66Km。上海又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量大。但上海的土地资源总量小,后备资源有限,供需矛盾突出。海岸滩涂是上海土地资源的潜力所在,长江每年携带4.86亿吨泥沙在河口与滨海地区沉积,不仅为上海塑造了潮滩等湿地生态环境区域,  相似文献   

10.
田健蓉 《国土经济》2008,(10):20-21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各类建设用地量大,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目益尖锐,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任务极其艰巨。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11.
正一、加强规划计划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1.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方面都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统筹协调各类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浪费土地资源。2.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编制公共设施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将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北京的土地问题是影响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但是土地面积只占全国面积的0.17%,土地资源和后备资源十分紧缺。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直接制约着北京市经济发展。为此,北京市政府于2001年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全面、完整、彻底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简称更新调查)。一、更新调查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做好各项土地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查  相似文献   

13.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区域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云南省昆明市幅员面积21012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在土地总面积中的占比较大,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因此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紧迫任务。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区域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  相似文献   

14.
何敏 《上海土地》2006,(5):20-24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土地管理部门针对我国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土地利用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日趋突出的问题。先后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和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南汇区(当时为南汇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就是在第一轮(1987~2000)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第二轮(1997~200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制订的。  相似文献   

15.
正只有坚持走节约资源、集约发展之路,才能确保经济发展土地是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都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广元市充分意识到:靠过度消耗、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走节约资源、集约发展之路,才能确保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规划引领控地,盘活存量增地,鼓励"立体用地",多级联审管地,综合开发造地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全县人均耕地面积小、耕地后备资源少、建设用地资源稀缺的现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加快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进入"十二五"时期,土地供需矛盾与资源保障压力达到了空前阶段。全面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双保"两难局面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非农业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是缓解我市土地供需矛盾、调整我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需要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出发,坚持走内涵发展新模式,创新内涵发展的用地标准、途径和方式。现阶段拟从存量土地盘活人手,向低效利用、闲置未用、空闲土地的有效激活、二次开发的相关政策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土地》2008,(1):10-10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这两个文件的基本精神,就是必须长期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严格土地管理,这对于我国加强土地调控,有效解决当前十分突出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切实保护耕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闲置土地、低效用地问题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作为稀缺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部分土地闲置不用、低效利用现象大量存在,造成资源和资产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市场供需关系的不平衡。近年来,湖北省仙桃市通过对土地市场清理,加大了对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的管控力度。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发展的基础、是民生之本。而土地是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必须切实保护和持续利用。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建乡建设用地。要管好城市土地开发和工业、房地产用地,形成土地资源利用和发展产业、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