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静  刘国光 《经济与管理》2011,25(10):76-80
信息壁垒的存在及高质量服务购买时的经验性特征,使跨国公司生产性服务业FDI在最初进入时往往会追随制造业。实证研究表明:除了制造业FDI,生产性服务业FDI往往和东道国制造业表现出很大的关联度;一国受教育程度、开放度等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东道国生产性服务业种类的上升会降低东道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将新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相结合,把服务业FDI、产业共同集聚与地区生产率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中进行系统研究。利用2003-2012年欧盟外商投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以吸引服务业FDI为主要手段的外向型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以产业共同集聚为主要方式的内源性产业结构调整对地区生产率以及细分行业和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服务业FDI对地区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产业共同集聚对于地区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细分行业来看,服务业FDI对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共同集聚对于服务业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制造业生产率具有抑制性;分地区来看,服务业FDI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生产率均具正向影响,产业共同集聚仅对东部地区生产率具有溢出效应,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5.
左连村  贾宁 《经济前沿》2012,3(6):12-27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行政单元为样本,借鉴产业集聚的度量指标和模型,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正逐渐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地区层面动态集聚与局部扩散并存,而行业层面的发展整体上呈现出由相对不均衡向相对均衡转变的态势。同时,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尚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地区专业化分工不足、行业发展层次较低、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及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主要从加快促进与制造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创新体系和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发达国家大都市产业构成中,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人数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东京、伦敦、香港、纽约等国际化大都市服务业就业人数都达到了70%以上,可以说国际化大都市均是国际服务中心。上海市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推动服务业有了质的飞跃,同时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无疑为上海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可以预见未来上海市的现代服务业将更迅猛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宇  蒋殿春 《财经研究》2008,34(1):72-82
文章首先对FDI、东道国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聚的关系;再利用DEA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相关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FDI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显示,FDI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并由此推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这一效应在高技术行业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简要概括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及测度方法,诸如产业集聚的概念、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划分和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等相关测度指标的计算等;从积聚的方式和特点上,讨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区别;从内生和外生两方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能的形成原因,以期能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采用变异系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等方法,以东北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了2007—201 2年间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差异程度和集聚程度。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分布,北部地区为哈尔滨-长春核心,以交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南部为沈阳-大连核心,以金融商务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内空间集聚程度差异较大,金融业集聚程度较小,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集聚程度较大,其他产业集聚程度适中;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中心城市服务型经济发展不成熟。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灵  方创琳 《经济地理》2012,32(11):76-80
二战以来国际产业分工演化重构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及其空间集聚体现了世界范围内以城市为依托的生产与控制的等级体系。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硬条件、制度环境作为城市发展软条件、人力资源作为城市智力支撑要素、市场腹地作为城市空间作用强度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产生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进而对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空间重塑和世界城市崛起产生积极作用。未来需要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并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型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FDI区位集聚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国内FD I的分布集中情况以及产业集群的现状做了比较分析,计算了1983年-2004年FD I的锡尔熵指数,计算了制造业的20个大类行业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并对FD I区位集聚与产业集群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从实证层面,对制造业的20个大类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N指数与分行业的FD I进行了Granger检验,找出了其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5个变量(制造业集聚水平、服务业集聚水平、地租、高素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分别对全国、除京沪外的全国进行生产性服务业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计量回归分析,进而得出在不同范围内影响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因素强弱,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大省(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从各产业人均增加值方面对模型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得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并不一定是互动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划分为集聚效应和与其他产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利用中国252个城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重点探索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利润率提高的作用。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明显,对于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在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作用未能显现。针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集聚也开始在服务业中出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生产性服务业相对其他服务业而言集聚效应更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明显。那么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是否充分发挥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呢?本文首先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接着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利用就业人员区位商对2003~2009年浙江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浙江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笔者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促进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FDI对中国服务业产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琪  田露月 《财经科学》2010,(11):101-107
本文将服务业下属的行业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使用划归为三种类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并对这三种类型服务业与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服务业的FDI存在不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有必要通过FDI的引入调整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提升整体服务业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5~2016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经济集聚,不同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梯度性,从而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随着中国经济从工业化阶段逐渐迈进城市化阶段,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效应的影响由集聚效应转变为扩散效应;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受到城市规模的约束,多样化对大城市作用显著,而专业化对中小城市作用显著。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对经济集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城市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浩然 《财经研究》2015,41(5):67-77
文章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视角入手,基于2003-2012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取决于城市规模;经济总量跨越了门槛的城市可以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城市的知识溢出效应及更好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匹配中提高效率,城市经济总量越大,集聚效益越显著;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在总体上并不显著,随经济体量的扩大呈现倒U形变化.此结果意味着不同等级的城市适合发展不同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需要鼓励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而经济规模较小的城市应避免盲目追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利用中国服务业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服务贸易与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服务进口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服务出口和服务业FDI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服务进出口和服务业FDI对我国男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大于女性;服务进口对中高技术行业就业结构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小,而服务出口对其的正向影响相对更大;服务业FDI有助于我国中低技术行业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对中高技术行业就业结构却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