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坚实一步。当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在此基础上,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10,(7):8-8
央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新汇改将延续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即以开市场调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升值,至今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5%左右。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022.2亿美元。仅9月份中美贸易顺差就达141.3亿美元,比8月份增加了2.4亿美元。人民币升值海外呼声再起。然而,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一下,人民币究竟应不应该升值。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汇率风险管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断加大,在增强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我国外贸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汇率风险。如何选择有效的避险工具,全面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和防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识别、分析我国企业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不同汇率风险,对比国内外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外汇市场、增进企业和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晓炼 《中国报道》2010,(11):84-85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根据国情和发展战略自主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既定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上调为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名义汇率上升2%.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开始逐步升值,截至2007年底,人民币已累计升值11.7%,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振荡上行,到10月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不到0.3%。总体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为今明两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人民币汇率向合理、均衡水平过渡奠定了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改终于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重启。6月19日晚,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新闻稿,指出.将“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认为,“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博雅 《发展》2011,(6):69-70
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放弃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的外汇体制,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调整为8.11,  相似文献   

11.
梁艳芬 《中国经贸》2005,(12):31-32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小幅双向波动,总体升值的趋势。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显示,在近 4个月(83个交易日)的交易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49个交易日中上升,34 个交易日出现下跌。其中,人民币对美元最低收盘价为8.1128:1,最高价则报8.0831:1;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的汇价也是随着这两种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的走势总体呈现升势。截至11月18 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收盘价较上年末分别升值2.32%、12.3%和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07年2月,人民币币值已经突破1美元兑7.78元人民币。一般而言,汇率波动会阻碍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国内学者也曾经预期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恶化我国的出口环境,最终影响出口增速。但实际上,我国的出口贸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尽管出口价格在上涨,但出口量和出口额的增速并没有下降。出口实际数据显示,在半年到一年的时滞效应之后,人民币币值的上升并未使我国的出口遭受损失,反而因为出口平均单价的提高而受益。  相似文献   

13.
杨国英 《中国报道》2010,(11):76-79
今年以来,欧美等国因内需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纷纷调整汇率政策,期望通过本币贬值战略来提高本国竞争力,从而拉动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欧美在主导本币贬值的过程中不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施压,以促使其货币快速升值。目前非美货币的集体升值已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担忧,相关国家开始陆续出手干预汇市,一场全球汇率战争似乎已不可避免。短期内全球货币干预行动加强,将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剧烈冲击,世界各国也将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美国显然想通过认定中国操纵汇率或正式颁布有关法律来施压中国,因此,尽管贸易战将打击全球经济复苏,但陷入泥潭而无望的美国也有可能孤注一掷。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市场恶性竞争只是临时性的应急行为。利用多边国际框架来解决汇率争端,应该是个非常积极的思路,起码可以避免国家之间的直接冲突。G20作为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拥有着协调国际经济政策的重要功能。在韩国庆州召开的二十国集团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取得了显著成绩,与会各国在两个最棘手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重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先进国家与新兴国家的权力结构,二是就减轻作为引起货币混乱局势核心问题的贸易失衡状况达成协议。在货币问题上,中国的汇率政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界的主要议题,还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年会和各国央行当局的讨论焦点。目前,中国在不断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践的同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未来始终坚持的既定政策。世界各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汇改不应该只是人民币升值。如果人民币币值被人为估低,那么中国的比较优势就会被过度放大,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幅也会被过度放大。汇改的原则应当是帮助中国经济实现内外更加平衡的增长,单纯的人民币名义上的升值,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因为,决定国内外商品比价的主要因素不是名义汇率,而是更为复杂的实际有效汇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果然兑现了其人民币汇率调整“出其不意”的预言,2005年7月21日晚19点零1分,国内外市场上喧嚣近3年之久的“人民币升值论”突然成为现实,一纸《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6号)宣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均发生了变动,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施10年之久的非正式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寿终正寝,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仅对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必将对亚太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汇率是开放经济中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变动将对一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已经成为经济及金融领域不争的事实。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后将近7年的时间里,政府逐渐放松了对汇率的管制,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7月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从此改变紧跟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从银行披露的年报来看,自2007年新的汇率机制形成以来,几大银行都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升值幅度的确定——为什么是2%? 2%的升值幅度的确定,实际上主要考虑的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总体规模以及特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企业的适应能力。2004年我国商品贸易和服务项目顺差是32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不到2%,加上考虑到中国的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从总量上来看,2%的升值幅度基本上可以促成实现商品贸易和服务项目的大体平衡。  相似文献   

19.
声音     
《西部论丛》2010,(7):9-9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表示,将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开始升值。自此,人民币汇率告别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开始真正浮动。为了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对慈溪市的部分进出口企业进行了专门调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1.人民币升值挤压了企业赢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