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中国以来的农村信用社只有56年的历史,但经历的改革则有15次.从2003年开始的本轮改革,总体改革没有明确时间,但扶持政策则有相应的时间规定,这对实施改革与具体操作带来困难.特别是在实施改革中,关系到中央、省、市、县各级多个部门的职责分工与配合,涉及到从中央到乡村甚至农户等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调整,事关对"三农"金融服务的供求,也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明确改革总目标,弄清各阶段的任务,加强协调与配合,引导好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取向,在改革总目标统筹下,有计划、分步骤、明责任、讲协作、顾大局,共同推进改革总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徐超 《上海会计》2009,(2):62-63
自1994年中央提出实施燃油税方案至今已经有14个年头。而随着当今国际油价的起伏,外界对燃油税是否即将推行也存在众多议论。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燃油税开征的难点,并就实施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利益平衡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李波 《湖北财税》2003,(11):12-13,16
税种划分是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财政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分税制财政体制能否有效运行。鉴于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中税种划分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未来我国政府间收入划分应实现各层级政府都拥有和发展自己的主体税种。  相似文献   

4.
增资扩股是这次农村信用社整个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增资扩股工作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争取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扶持政策直接挂钩。增资扩股工作是否成功,不仅关系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挟持政策是否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抓好增资扩股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入股自愿、风险自担、服务优惠、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期完成增资扩股任务。  相似文献   

5.
陈宪 《新金融》1995,(3):21-22
改革国有企业的前提条件,是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并将其与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经营主体分开。动态地看,投资主体是就国有资产增量(流量)而言,经营主体则就存量而言。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这一“多元化”有两个具体的层面:(1)分层所有。即根据中央与地方政府所承担的事权,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分别拥有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6.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保险相对人①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直接影响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因此明确界定保险利益的范围,对于确定保险合同的效力至关重要。我国保险法在2009年的修订中虽然扩大了保险利益的主体范围、区分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主体享有保险利益的不同时间效力等,但是对于保险利益的规定仍有弊端。保险法应当在采取同意原则与利益原则兼顾的基础上,本着"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的理念,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保险利益,将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的范围予以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7.
姜姗 《财会学习》2016,(6):193-195
目前中国正处在坚持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刻。随着《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新一轮国企改革也将全面开始。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必然之势,此过程中需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将必触及国家利益、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等多方利益。文章从国企改革中各方利益协调为切入点研究当前国企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期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4,(34):7-7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这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触及利益的实质性推进阶段。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每年保持在8%—9%的增长速度。与之相应的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则呈现出过度繁荣的现象,房价的增速不仅仅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也大大的超过了我国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房价的过快增长不仅使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泡沫风险,而且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中央接连出台各种房价调控措施,但房价依然飙涨后,社会各界开始把注意力集中于被誉为房价调控的最后一根稻草房产税改革上。众所周之,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利益在相关局中人中重新分配,判断改革成功与否就看改革后社会整体利益是否有提高,即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本文将首先分析我国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再介绍房产税改革的内容。然后重点分析房产税改革对相关局中人以及整体社会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虽然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产权安排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 ,但企业与银行逐渐在脱离政府的指令 ,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有了各自的利益追求。然而由于转轨过程中市场规则的欠缺 ,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不能很好衔接的情况下 ,各利益主体在利益博弈中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时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这样的过程中积聚起来。经济转轨过程中利益集团的形成中国的经济改革促使原有的大统一格局下单一利益主体的分解。计划经济下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银行与中央政府具有一致的利益认知 ;随着改革的逐渐展开 ,各主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疗卫生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涉及到了很多利益主体,本文通过博弈分析,得出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雷中之雷是要发挥政府的积极能动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已经有16个省区市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其中有一半省份明确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时间表和目标,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成为很多地方推行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个新的“标配”。 国企改革的重点,还是应当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方向,从目前的管国企向管国资转变。对于国资管理部门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并不在于某个企业在谁的掌控之中,而是在于国家能够从这个企业得到多少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中央首次提出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至今,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总目标已日渐清晰,但公众对该税种始终存在一定质疑、误解与焦虑。基本原因在于,房地产税对居民而言属于直接负担的税种,避税空间有限,"税痛"感知也更为明显。对此,通过政策窗口期广纳社会才智,以及自主选择先行抵扣房产等低税负政策以平滑税痛,并明确税款使用方向,注重提升居民获得感与满足感等关键点设计,有助于从实质上减少改革阻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涪陵区按照“一年起步,二年推进,逐年过渡,不断完善”的总体设想,从试点到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预算法冶化程度以及利益分配格局等因素的影响,部门预算改革尚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立足于涪陵实际,通过对部门预算改革难点问题的逐一剖析,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麒  李辉富 《西南金融》2007,(12):47-48
1991年以来印度对其股票市场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印度股票市场改革对中国的启示主要在于,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国家在发展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过程中出现某些消极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的,关键在于改革者要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则,从而引导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以实现效率改进,同时在制度移植和模仿方面要注意有关的适用条件,不要盲目崇拜和吹捧,在改革方式上宜快则快。  相似文献   

16.
刘培林 《投资北京》2012,(11):26-27
可以想象,要在触动利益结构的前提下实施"卡尔多改进"式的改革,殊为不易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能够形成改革需要深化的基本共识,但在具体改哪些领域和怎么改的问题上形成共识却难得多。原因有二,一是利益结构的影响,另一个是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从利益结构角度而言,如果说30多年前的改革更多地呈现出"帕累托改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进行的经济改革既是制度调整,也是利益调整。靠什么把二者统一起来呢?靠价值定位。但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价值取向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单纯的制度调整失去了依托与方向。由此导致中国的经济改革倒向了利益调整。就经济改革本身而言,制度调整与利益调整都可以作为目标,但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进程来看,经济改革的制度调整、利益调整都只是手段而已,  相似文献   

18.
2001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出台后,全国各地试点工作如火如荼。从改革的主要形式看,中央、省、市(地)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县、乡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同时,集中代理部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为配合近年来各地实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针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业务也出台了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的政策进行解读.将第二阶段改革以来与第一阶段改革期间的初始抑价率及超额抑价率等指标进行比较,以期观察第二阶段改革有无成效.最后,从新股发行的利益相关者发行方、保荐机构、承销商和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分析高估值发行的背后成因.消除IPO参与者的利益绑定、明确责权利的统一,将有益于改善高估值发行现象...  相似文献   

20.
陈军 《西安金融》2005,(9):31-37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被视为中国证券市场最关键的基础制度改革.本文通过解读改革试点相关政策文件,分析试点上市公司股改方案和改革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以及流通股东主张各自权利的政策条件和可利用的途径与工具,认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具有极强的自身利益保护能力,而流通股股东自我保护能力最低.在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国有资产流失,短期看多和中长期看空的市场预期,同时形成新的股价操纵激励机制等.要使改革的代价最小化,必须从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资金供给、活跃市场交易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