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与银行唇齿相依,良好的银企关系既能确保银行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又能使中小企业增强融资能力,加速现金流转、降低财务风险,可谓是相得益彰的“双赢”举措。但事实测大相径庭,一方面是银行大量存款放不出去,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难以贷到资金,中小企业“渴贷”与银行的“畏贷”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钱龙 《金融研究》2015,424(10):115-132
本文基于中国某省2009~2014年43万笔中小企业信贷数据,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整体上呈显著的正向影响,银行竞争对信贷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不同类型企业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并且银企关系与信贷市场垄断程度的影响相互加强。从影响渠道看,银企关系利于缓解企业逆向选择,但没有缓解道德风险,还会引发银行“套牢”企业,并加剧了信贷风险;银行竞争利于缓解银行对企业的“套牢”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了信贷风险。本文研究表明,降低信贷市场准入门槛,完善银行业市场竞争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和监督,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问题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银企关系研究更多地关注于银企关系中的价值链而忽视了风险链,这一导向易将银企关系引入误区,银企关系中价值链的双方参与性与风险链一边倒的银行主导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开展基于对账视角的新型银企关系研究即是寻求银企关系中价值链与风险链之间的平衡、风险链中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共赢与制衡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十四年的改革开放,为把企业推向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束缚,目前银行与企业的关系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甚远。其一是银企各自生产经营缺乏自主权。银行仍然主要起着国家机关作用,经营不讲核算,资金不讲风险,逐利欲望极低,这就形成了银企双方、乃至全社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都较差,都在吃银行的大锅饭。企业亏了,银行垫;工资、奖金发不出去,银行贷;财政税收完不成任务也找银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形成了资金上的供给关系,根本无法以市场为导向,把资金资源优化配置到产业上来。其二,在银行与企业的选择上,双方不是“自由恋爱”自主  相似文献   

5.
由于种种原因,银企之间一度形成了"企业借钱求银行、银行收贷求企业"的扭曲关系.信用环境缺损,企业逃废债已成为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导致银行对企业逐渐失去信任,贷款条件越来越严,手续越来越繁琐,惜贷、恐贷行为出现,人为增大了交易成本,最终损害企业的发展.如何重塑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赢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银行与企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两个中心环节,如何在新旧体制转轨阶段,建立新型的信用关系,对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来看,银企关系被严重扭曲。其主要表现:一是企业过度依赖银行。银行贷款占企业负债比重高达*$+以上。这类企业全凭银行不停地“输血”“供氧”,银行一旦“怠慢”,企业便难以为继。二是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信贷资产质量有所下降。银企双方常常因债务问题而对簿公堂。这种对立情绪和做法对双方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三是在…  相似文献   

7.
构建一个包括银行和非银行企业之间多种关系构成的风险传染多层网络模型,该模型将银行面对的贷款资产组合违约传染问题直接投影在企业网络的违约传染中,利用KMV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分别量化来自银行部门的违约传染与实体经济间的违约传染.通过这个模型进行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企业间的违约传染会显著降低银企系统的稳定型,且发现银企系统在冲击下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二分效应,在一定的违约数量上银企系统能保持稳定,而一旦超过某个违约数量则会致使整个系统完全崩溃.企业负债比例的减少、银行对外资产比例的减小以及银行自有资产的增加都能提高银企系统对抗风险的稳定性,企业间的风险传染渠道在触发整个银企系统崩溃上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体制确立以前,我国银行对借款人具有强监督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结构、企业经营机制以及银行自身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主导的强监督方式的银企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监督作用大大弱化。监督弱化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构成威胁。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银行对借款人监督,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提高银行信贷风险掌控能力,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核心是硬化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真正建立起“平等自主、互惠互利、竞争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1.完善法制,硬化约束,建立契约式的银企合作关系。一是要继续完善规范银企关系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针对银行与企业已经制订了一套比较...  相似文献   

10.
屠苓  张利萍 《财政监督》2004,(10):57-58
一、新型银企关系的内涵及特征新型银企关系是指银行与企业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以信用为基础建立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其实质是互利互惠、诚实守信。从静态上看,银企关系是指银行与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资金联系;从动态上看,它指银行与企业以资金、产品信息、技术为纽带,在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前提下形成的"荣辱与共"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银企双方是资金买卖关系。银企双方均以经营者的身份出现,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双方共同的经营目标。在这种市场主体明确的前提下,银企之间的资金关系不再是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毫无疑问,银行改革必定会对银企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银行改革的背景、银行改革的内容、银行改革对银企关系的影响和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得出银行改革将促进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以资抵贷方式是指债务人因资不抵债面临关停歇业,且已丧失以货币资产形式归还贷款的能力,而以其他各种资产来抵偿银行贷款本息。这一方式,作为银行保存和盘活信贷资产存量的一种新手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好银企关系。实施以资抵贷方式,主要是由银企双方协商为主,没有依法收贷方式那种强制性和权威性,企业在感情上相对容易接受一些;二是减少了依法收贷中各种诉讼费、执行费等开支,对于资金已是十分困难的企业来说,以资抵贷比通过依法上诉受欢迎;三是以资抵贷后,银行拥有资产的自主权,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单文毫 《新金融》1991,(8):38-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各个方面电越来越重视银行,特别是企业界,更视银行为其生存、发展的依托。但是,与此同时,银企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银行贷款给企业就是支持生产,不贷就是不支持生产;企业借钱找银行,还钱躲银行;银行架子大,信贷员比厂长大,银行个别人员以贷谋私,企业敢怒不敢言等。上述银企关系的扭曲现象,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企业转制后对银行负债的影响曹庭珍李惠严江华求,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首先,银行作为企业主要债权人,在企业转制过程中,一是为企业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产权和资产的规范转化;二是积极参与企业产权和资产的转化工作,参与企业资产评估,参与企业清产核算,产权过户,财...  相似文献   

15.
银行是国企的主要债权人和合作伙伴。在国企改革中,银行处于十分尴尬的敏感的位置。银行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改革,在国企改革中构建新型银企关系,达到既能促进企业发展,又能保证银行自身的利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当前银企关系存在着几个突出矛盾:一是银行债权保全与企业逃废债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国企改革中最突出的一个矛盾。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银行自律性的提高,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原则绚束下,以往那种重贷轻管、管放不管收的现象己大为改观,而且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围绕保…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银行和企业在经济基础、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上是统一的,企业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它服务于企业,以利息的形式参与企业创造社会财富的分配,同时银行服务的好坏又影响到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自身效益,然而,我国目前银企关系中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对银企之间的规范运作、共同发展产生障碍,本文从我国目前银企关系的“两难”问题谈起,引发建立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如何实现信贷结构的优化、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内部效益的最大化,除了按照《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及《贷款通则》规范贷款程序,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减少信贷资产的风险外,笔者认为应该把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兴作为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拟就这一主题作一些探讨。一、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决定其效益基础在于企业,而企业发展的源泉又来于银行,二者由此结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警惕在不良资产的"沼泽地"越陷越深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经营行在清非工作中采取的一些作法,名义上称之为银企"双活",实质上是破坏了产权关系,加剧了资产风险。主要表现是:(1)依靠追加注入信贷资金启动企业。这类企业大都资不抵债,自有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无销路,企业包袱沉重,大部分企业启而不动或动而不久,很少正常运转下去,结果只会加大资产风险。(2)在没有摸清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情况下,盲目地与企业协商收回一部分资产,并从此割裂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方面,收回的这部分资产使用价值低,再生产能力弱,银行大多只能以低价转租和其他承包方式低效运用,另一方面,企业转移和隐匿自己的有效资产和债权而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银企间通过信贷和产权关系形成的金融网络,利用信贷资产的信用转移矩阵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建立了银企间信贷风险传染的动态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模拟,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风险传染规模的各种因素以及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不同风险传染渠道在信贷风险传染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初始经济冲击、资产的市场流动性和违约损失率与风险传染效应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网络规模与风险传染呈现非单调的关系;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风险传染效应先增加后减小;系统重要性银行受到冲击时引发的传染规模远大于一般银行;随着金融系统总损失的不断增加,银行间的风险传染渠道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防范信贷风险关键是深化银企改革□林晓防范信贷风险牵涉到方方面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但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深化银企的改革,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一、缓解国有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加速银行贷款的周转。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发展直接融资,这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对银行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