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爆……这些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呢?  相似文献   

2.
读郎成平的文章如话家常。我一直认为,睿智的人是最好的老师,而郎教授绝对是大智慧。他跟你唠经济就像唠家常,把深奥的经济用大众的口味来解读,用最通俗的事例讲最难懂的原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没有距离感,没有生僻感,让人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他是现今中国最火的经济学家,风头不比明星差;有人说,他是民众代言人,是“中国最有良心的经济学家”;有人说,他是媒体学者,不了解国情的“外星人”。但无论如何,他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就是经济学家郎成平。  相似文献   

4.
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周日前表示,美国2008年开始对日本发动新汇率大战,导致日元从2008年初到现在累计升值46.6%,因此31年来日本首次沦为贸易赤字国。郎教授举例称,由于受到强势日元影响,日本三大汽车不得不全部撤离日本本土,就连现在丰田出口到韩国的汽车竟然也是美国工厂生产的。  相似文献   

5.
6.
2011年11月26日,郎咸平在成都1个酒店举行演讲。主办方称郎咸平近2小时的演讲收入为18万元和要求订酒店总统套房,并表示举办该场演讲共花费30余万元。(《华西都市报))2011年11月27日)看了一下新闻。郎咸平讲的依然是中国的制造业危机,至于内容。和他10月22日在沈阳的演讲并无多大区别。要学习、要了解,其实网上早就有了电子版。何必做这个“傻大帽”呢。于此。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银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毋须讳言,面对这种严峻局面,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尚未形成足以赢得未来竞争的明显优势,甚至某些相对的优势也正在现实竞争中黯然消褪。鉴于此,我国金融界的一些有识之士疾呼:国内各家...  相似文献   

9.
徐永健 《浙江金融》2003,(1):10-11,9
中国小银行的生存空间 深刻认识我国小银行的生存空间,是加快小银行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小银行的生存空间正处于持久、急速扩张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也日益加深。本文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例。就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竞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朱纯福 《上海金融》2002,(10):45-47
银行竞争者,竞争对手都是竞争主体,银行竞争主体形式区分为原子型和联盟型;单一结构,多对结构和多重结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银行竞争主体形式的变化趋势,要求在金融法律框架内放松管制,实现从银行垄断、银行保护到银行竞争、银行开放政策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2.
13.
14.
沈建 《金融纵横》2005,(9):18-21
中国入世以来,外资银行不断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去年末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达200多家。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对中资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辩证地看待中外资银行的优劣,从而在中外资银行竞争中实现双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德国全能银行模式给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利明 《新金融》2002,(5):39-40
  相似文献   

16.
赖斌 《国际融资》2007,78(4):58-60
记者:通过贵公司报告,我们发现,国有大银行在国民心目中的认知度仍然遥遥领先,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乃至民营银行,公众美誉度却占了上风,出现了认知和美誉的倒挂现象.按照营销理论,"强者恒强"的规律总是以其自有轨迹运行,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反应似乎总是和银行服务的购买者在角色认知上含混不清,国有大行的市盈率和市值节节攀升,而排于第二集团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却没能把公众美誉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作为深入研究银行服务产品的专家,您是怎么解释这一现象的?  相似文献   

17.
研发创新是中小企业提升自身价值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信贷支持是中小企业研发创新项目重要资金来源。本文通过对银行竞争和不同类型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县域内银行间竞争的增大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相比于中型企业,银行竞争的增大更有利于激发小型企业研发创新行为;按照从国有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至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顺序,不同类型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依次增强。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1995~2010年125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利用更具微观基础的Lerner指数衡量银行竞争度,研究了我国银行业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均与银行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集中度-脆弱性假说"和"竞争度-脆弱性假说"。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度并不是导致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正相关的原因。这些结论意味着,我国可以通过放松银行业进入管制来降低银行集中度,从而降低银行风险。同时,由于银行竞争度并不会影响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即使银行业竞争度上升,也不宜因此而出台加强银行业进入管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06-2019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年度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约束与银行竞争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竞争度的提升和融资约束的缓解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企业所受融资约束的程度越大,银行竞争度提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就会越强;提升企业内部现金流水平将有助于减轻银行竞争度下降所带来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企业规模越小、管理费用率越低、成长性越好的企业,银行竞争度的提升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就会越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建立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竞争一互补关系模型来分析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效率的影响,认为一个高效率的金融市场是提高银行效率的前提基础,在金融市场与银行的动态竞争过程中,二者效率得到了相互促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