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与自然断点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接力增长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经济接力增长呈现由沿海向内陆,自北方向南方渐次接力的态势.研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与发展水平分别形成的中高水平趋同俱乐部,均出现由中西部地区的南北两列纵向带状分布向中南部地区网格面状的分布趋势转变.2)当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的东...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的国内外货币需求实证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以货币需求函数研究为主线,可把已有文献分为总财富、国内利率和通货膨胀、股票市场、经济预期、制度和经济变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以及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研究。我国货币需求实证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木材进口迅猛增长.木材的大量进口一方面缓解了国内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我国木材进口迅猛增长的根源意义重大.在分析我国近年来原木进口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定量分析了导致我国木材进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8年间,国内木材产量、家具和木材...  相似文献   

4.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文章首先通过选取1990-2007年存款利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存款等指标,分析了陕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四个指标的相关关系,得出了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高度正相关的结论。然后用计量模型验证了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不是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不足,而主要是由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太低造成的。最后结合陕西农村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已逐渐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现象.通过剖析京津冀发展阶段的趋势特征,从整体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paneldata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均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但影响度不同,进而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强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青  田媛 《全国商情》2012,(18):22-23
汇率,作为衡量某一国家经济贸易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对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当前经济背景,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及各个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予以阐述,综合近期中国汇率制度,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产业增长波动的因素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汽车产业的增长波动趋势进行分析,并从宏观产业经济环境和产业内在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计量因素分析模型。实证分析认为,产业的宏观运行环境和产业的内在因素与我国汽车产业增长波动具有很高的内在关联性,同时就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产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实际数据,通过构造多元回归计量模型,对影响健康保险有效需求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正成为影响商业健康保险消费的重要因素,当前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保险公司自身业务水平,推动商业健康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混业经营趋势下个人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自由化导致混业经营趋势加剧,推动了兼具储蓄、投资、理财和保障等多种功能的寿险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引发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托市场和保险市场间的互动,影响寿险需求的各种因素及其机理将更复杂,需求更加多变,产品创新难度更大.本文通过个人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探讨,期望为寿险产品设计的自主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对1902年以来我国碳排放进行周期分解以及趋势分析。并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各指标因素,进行了EMD趋势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自1902年以来,我国碳排放总量不断攀升,总体呈现指数式增长态势。(2)我国碳排放存在70年和106年的准周期波动,未来一段时间内碳排放总量将继续以指数方式高速上升,并于2025年前后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碳排放趋势将有所放缓。(3)人均GDP、能源消费总量,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生产总值等7项指标与我国碳排放均显示出显著的关联度,关联系数均在0.8以上,按照指标关联系数大小排列为,能源消费量〉农业〉人均GDP〉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4)从各影响因素的EMD分解趋势来看,各影响因素均表现出增长态势,由此分析出我国碳排放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攀升的态势将继续维持。  相似文献   

11.
本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对上海1978~1999年的消费需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验证。章指出:制度的市场化进程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人们收入与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的消费行为有渐趋谨慎的走向。因此,扩张经济固然重要,但是完善制度改革的配套体系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采用 Logistic 模型对居民个人理财需求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居民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可能性高于男性居民,收入、年龄、学历、获取理财知识的难易程度及银行的信誉和实力与居民个人理财需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根据不同影响因素的显著程度提出我国城镇居民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出发,将城市住房价格的研究视角深入到区域城市房价的互动关系层面,采用我国1999~2010年35个大中城市数据,探讨城市间住房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及其空间传递效应。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空间计量结果显示我国住房价格表现出不断加强的空间相关性;房价在全国范围内表现出弱的正扩散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住用地价格和销售面积三个因素是导致区域房价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不同时期各变量的显著程度和扩散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西部地区农户的借贷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有关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的信贷需求情况,并用Probit模型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西部地区农户具有广泛的金融需求但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较低,其对利息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借贷以短期、小额为主,用途兼有生活与生产性、但以生活性为主,借款未归还的比重较低。人口、劳动力、学生人数、劳动力平均年龄、劳动力最高受教育程度、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家庭收入、家庭储蓄水平、家庭收入来源、家庭距正规金融机构的距离、信用社是否对农户的评级、农户所在地是否存在有息借贷等指标,是影响西部地区样本农户是否具有金融需求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建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回归模型,分析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和储蓄存款正相关,名义利率对储蓄存款有显著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负影响,不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股市上涨对储蓄存款有负影响;随着社保体系的完善.居民储蓄存款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各经济体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存在,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各国建立并发展密切的地缘经济关系,势必使东北亚各经济体进行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区域经济合作,但影响因素也是存在的。重点分析了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运用Panel Data model对广西2000—2009年服务行业工资增长影响因素的六个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证实,产值增长份额、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外贸易水平是影响工资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与工资增长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消费水平与工资增长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其中制度因素的差异是导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资本投入剖解为政府部门投入、私人部门投入、外资投入,从而可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经济体制、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三个制度变量,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省市1978-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1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在中国,性别因素和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参与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正相关,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失业率的上升却是引起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定量分析了自1996年以来新疆五大区域间外贸差异情况:新疆外贸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区和北疆西北部区,其中北疆西北部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将是未来新疆外贸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他三个区域外贸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南疆东北部区和南疆西南部区外贸发展均具有较大潜力。而通过五大区域间外贸差异程度分析得出,五大区域间外贸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外贸水平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均呈扩大趋势。这种差异的存在与各区域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