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快意斋论画     
吴悦石 《东北之窗》2012,(17):94-95
“道法自然”是一句无上受用的真话。抱石先生以旷世之才,画成法立,后人以姓氏为皴法立名,唯先生一人而已。学子问学多问法,不问理,何耶?法易理难。法易懂,理不易真懂。作画时法易施之纸上,理则难于化诸笔端,故先贤告之后学,先明理,可不妄行。友人来访,问看画之法。余曰:简言之,看画有三要。  相似文献   

2.
蔡璐芸 《浙江经济》2022,(12):63-65
莲都山水迤逦、人文厚重、风物闲美,堪称“秀山丽水”之缩影、“山水浙江”之典范,是旅游观光胜地。走古堰画乡、乘竹筏漂流、看瓯江帆影、听渔歌唱晚……才明白何为诗画山水之绝秀、浙南秘境之绝幽、人文古迹之绝韵。通济藏古堰画乡逐星村“一棹古今通济路,江峰翠入小方舟。”古堰、古镇、古樟群,画乡、画家、画美景,身处在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沐浴着山的葱郁和水的灵秀,两村人民依山而耕,泛舟水上,一来一往间,摆渡着最纯净的江南风情。  相似文献   

3.
<正>浦炯先生的中国画是用书法线条写出来的,每一笔起、行、收,交待得明明白白。看他完成的作品,笔墨完全是中国画的笔墨,既传统又新颖,很有趣味,天朴而不雕琢,斯文雅洁,大气精纯。大幅巨幛真气弥满,随笔小品元气淋漓。浦先生的画就题材来说,常能见到的一是佛道高士造像,二是戏曲人物,三是山水,纯粹水墨或写意重彩。其他工笔花鸟也偶有涉猎,往往佳妙。浦先生敦厚真淳,其仙、佛、菩萨造像往往六尺、八尺、丈二巨制,纯用"十九描"雅线写出,其墨线运力劲挺健拔,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古今人物线描极少如此精纯之笔法。观其作画,真若壮士舞剑,呼吸吞吐之间,天人合一。其线质之高妙,固无辞形容,所写之  相似文献   

4.
好读书自有无尽的乐趣。不必说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豪迈;也不必说那究天人之机、通古今之变、揽万家之言的通达;单是那于宁静的夜,就着窗外满天的星斗,伴一盏明灯,备一壶香茗,置身于环壁皆书、气韵流动的书斋,信手闲读,就令人喜悦不已。好读书一日悦心。  相似文献   

5.
快意斋论画     
吴悦石 《东北之窗》2012,(13):90-91
之十四要有笔意、有笔趣、有笔性,方为可观,故石涛和尚有一说,盖不虚也。 作画以笔力胜,笔力由骨气胜,骨强则气势强,无骨则无势。一寸线一寸骨,骨法用笔也。故曰:"寸骨寸心。"亦曰:"强其骨。"尝说:"意到笔不到。"意者何?笔断迹连,迹断意连,意断势连。画贵有势,不尚雕琢,方为至美。  相似文献   

6.
"志於道"而"游於艺".凡集古今书画之大成者,必具有"雅最高致"的品质、"积健为雄"的功底、"逸志不群"的气质、"博学文雅"的学术品行,乃苦功、妙理、年寿、福泽、真淳、变通、道流之综合体. 浙中金华,自古物华天宝、地杰人灵.郑竹三先生苦功于书画笔墨,妙理于丹青美学,真淳于国画艺海,融其自创的"中西同构"、"科艺同构"、"古今同构"山水画美学理念,变通于中国书画传统而创真求变,出于爱山水有清音、原野有风光、江河有地文、灵景耀神州的灵感,以"道流"于时代艺流中,构建了"郑氏"风格,创建了"人与画合"的山水画风貌,绘就了一幅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会通的艺术佳品.  相似文献   

7.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画家立于天地之间,万象在旁,神思融趣,忽然划然,振笔直随,以追其所见所闻所感;绝叫一声,纵横万状,以成精品。吾国绘画渊源有自,自晋顾恺之,千数百年来,流派林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风格迥异,自成风范;浩浩长江,巍巍昆仑,不足以道其高远。后人欲知其详窥其妙,亦难矣。——王亚民"中国画博大精深,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承载着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趣味。我学画寥寥数年,可谓初问道而未入门,幸有恩师张兴君先生固本扶正,不吝教诲。起初未接触国画前,看到画家们在纸上从心所欲,刷刷点点便  相似文献   

8.
《走向世界》2014,(27):58-59
1960年生于山西右玉,满族198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研班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明人唐志契曰:"画中唯山水最高,虽人物、花鸟、草虫未始不可称绝,然不及山水之气味风流潇洒。"不说前人此证当与不当,我迷恋风景画确已多年,山水风景向来是我自觉能够准确表达情感的妥当形式。中国文人画传统里自来好山喜水,然而随着时代观念的变化,当今的山水风景已不仅为传导风流与潇洒的逸趣情致,更向好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砚者 《走向世界》2012,(19):80-81
为文写作,需要环境安静。绘画也一样,身边常有人影晃动,声音嘈杂,怕就不行。朝晖却不是这样。画友相聚,品茗说话之间可以挥毫洒墨,信手之间,旁逸横出,东涂西抹,似不经意,耐心收拾,云烟缭绕,水气氤氲,尺幅山水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朝晖自小随舅父——山水画家陈维信先生学画山水,临摹沈周、石涛、龚贤、董其昌等人的作品,后又钟情"元四家",深受王蒙、倪瓒的影响,集米芾、龚贤、董源、巨然以及近代黄宾虹等诸家之笔墨精神,创造了水墨与重彩有机结合的小青绿山水新样式,风格繁复细密、苍茫  相似文献   

10.
<正>"山石以水清而晶莹,林木以水纯而灵秀,湖水则以温蕴而纯美。"安县境内的白水湖好似仙子梳妆的明镜,湖面碧波荡漾。它并不像其他江河那样波涛汹涌,恬适与安详的感觉则给人一份宁静、一份自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湖光山色,一直是文人雅士向往与吟诗作画的最佳理想之境。山水相依,也会促使文人才子对一方山水的眷  相似文献   

11.
<正>中青年山水画家是中国山水画坛中充满活力的坚实力量。蔡宁就是这原创群体中的一员。纵观其创作历程,可以发现其创作思维的个性和持续性,以感悟关怀现状,用绘画之语、之意、之境、之情作为艺术人生的表达,从而体现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造的文化人精神。一"画山水者,需要遍历广观,然后方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齐白石把文人画民间化了,老圃就是又把民间的素材文人化了。老圃,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课程班。现为荣宝斋画院教务处处长、荣宝斋画院中国画研究创作中心主任。2012年任北禅写真院院长。中国画史是一个传承、通变的历史演变过程,蔬果题材亦然。宋代《宣和画谱》把画分为十门,山水、人物、花鸟之外,还有蔬果一门。这是中国历史上原本就很重视的一门画学。《宣和画谱》"蔬菜叙论"曰:"灌园学圃,昔人所请,而早韭晚菘,来禽青李,皆入  相似文献   

13.
裴祖军 《中国报道》2009,(6):107-107
大川隆法在日本出版界乃至整个商界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作为作家,在全球出版业不景气的当下,其著作《太阳之法》、《黄金之法》、《永远之法》等书连续八年荣登日本畅销书排行榜冠军,此纪录至今无人企及。《常胜策略》一书日文版,现已成为众多企业和青年读者推崇的成长教育读物,重印多达20次,销量超过200万册。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传统国画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艺术形式多样,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国画艺术家作画时,会将所要表达之物先储于心、再形于手,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立意高远、画尽意在,展现着国画大师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悟性。在我国浩如繁星的国画艺术家中,当代著名实力派写意画家程敬生先生,更是凭借着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用现代的审美情怀,赋予了传统国画别  相似文献   

15.
生命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本质性、根源性的审美因素,决定了艺术的基本审美价值。在中华民族艺术中,能否具有体现生命活力的"生气",能否显现出生动的气势、气韵,是艺术美的最基本的标准。生气与板、滞、陈、死对立,决定了作品的生机与活力。艺术家们正是以宇宙万物的生气之本作为艺术表现的审美尺度。中国绘画要求"气韵生动",以"生气"来衡量作品。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云:"天下之物本气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顾恺之批评"画列女,刻削为容仪,不画生气"(《画详》)。王世贞曰:"若形似无生气,神采至脱格,  相似文献   

16.
王鑫  王静 《中国西部》2014,(45):30-35
古哲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自古就对山水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与人的"品格紧密相连,好的山水能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性情,而位于成都西南部的蒲江,则将石象湖之秀、西来古镇之幽、成佳茶乡之灵囊括其中,实属罕见。行游蒲江,不妨在一盏香茗、一杆鱼竿中,静静感悟蒲江这座山水之城的闲情与雅趣。  相似文献   

17.
阎承峻 《东北之窗》2012,(21):112-113
古代有鸟书、虫书、鱼书、殳书之名,近世泛称“鸟虫篆”,意在取鸟虫书体之合并称谓。鸟虫篆是一种将篆书笔画缠绕盘曲使之如抽象的动物形象或在篆书中加入装饰性的鸟、鱼、虫形等动物纹饰而形成的一种篆书文字。古人认为鸟虫书大概起源于周。《古今篆隶文体》中说“周文王因雁衔书,武王因丹鸟入室,作鸟书。”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的鸟虫篆文字为春秋时期楚国器《王子午鼎》铭文,其兴起于春秋,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战国晚期又趋于式微。  相似文献   

18.
大凡书者,都习惯于给自己的书法风格定型,以彰个性。“书法的风格不是想定就能定的,也许一辈子也不能定型,但不定型又何尝不是一种风格。书法是要穷其一生之精力来修炼的。”出此言者即军旅书法家张济海。张济海自幼随父学书,十几岁就写得一笔好字,画得一笔好画。1970年底,他的工笔画《毛主席去安源》和小楷毛主席词《沁园春·长沙》引起带兵  相似文献   

19.
兴建龙园记     
冯诠 《发展》1999,(11)
天水古称成纪或曰秦州,乃羲皇故里,而羲皇者三皇之首伏羲也。元圣伏羲,象天法地,仰观俯察、画八卦、结网罟、造书契、兴嫁娶,奠定中华文明之根基,乃华夏人文始祖也。传说其为人首龙身,龙之图腾自此而兴,华夏子孙亦被誉为龙之传人,伏羲亦即华夏之龙宗。龙宗遗泽,沾溉后世,在天水这方山川秀美之土地上,文韬武略,硕学鸿才之士代有辈出,其安邦定国,阐教化人之业绩,已昭垂青史,炳耀千秋,堪为后世效法之楷模。余籍晋绛,然从政天水数十载,熟悉且眷恋天水之山水人文,受其历代伟人杰士激励,遂生造一处胜景,蔚百代人文之念,此…  相似文献   

20.
庆华圭 《发展》2010,(1):127-127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从古至今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其独有的魅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是其真实的写照;朱熹主张“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