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通知,明确劳务报酬纳税计算公式。 “通知”指出,按照有关规定,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2.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该缴纳多少?下面分两种情况介绍。一、工资、薪金所得,其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个人所得税额一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超额累进税率一(每月收入额一800)×(5%~...  相似文献   

3.
涉农税制改革系列问答(十二)徐增宏37、如何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答: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是由纳税人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而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对纳税人年终一次性取得的奖金,可这样计算.首先确定适当税率.即将所属月份奖金加当月的工资、薪金减当月费用的扣除标准后的余额,确定所适用的税率;其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即将全部的奖金加当月的工资、薪金减去当月费用的扣除标准;最后,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即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对按上述方法计算后无应纳税所得额的,免予征收.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1月1日起,按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改通过决定并重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和“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行税收政策,企业为税务部门代扣代缴职工的个人所得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职工自己承担的个人所得税,企业只负有扣缴义务;另一种是企业既承担职工的个人所得税,又负有扣缴义务,这种情况又分为定额负担税款、全额负担税款和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下面介绍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一、企业职工自己承担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例1]某职工月工资收入2400元,按规定该职工自己承担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收入-费用扣除标准=2400-800=16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  相似文献   

7.
谈谈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曹文成,吉士祥,季小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分别简称《条例》和《细则》)的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制进入了规范、统一的阶段。应纳税所得额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其数额的确定是正确计算应纳税额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企业所得税纳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主要是根据纳税检查查出的问题性质来进行的,可概括为如下两类: (一)对于查出的纳税调整误差额的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也就是说,目前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的利润总额与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两者有一定差异,因此必须进行纳税调整,即纳税人填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  相似文献   

9.
要闻专递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 日前,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正内容分析,提出了"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作为一个全新的提法对纳税筹划工作实质性挑战,并进一步论述了修正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11.
财金大势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仍优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月27日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2.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总说明规定:“企业应当在社会性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其初始人账价值一次性确认为当期社会性支出,并增加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最短年限为:(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确认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所依据不同的理论及不同的法规,由此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不等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一定时期应交的所得税通常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结果,而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则根据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所区别。农业企业按照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将社会性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一次性确认为当期社会性支出,即一次性提足折旧与税法分年限计提折旧所产生的差异,是由于对累计折旧确认的时间不同所形成的差异,它应属于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在农业企业一次性计提折旧的当期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但不得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下面举例说明农业企业执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由于采用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对农业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企业所得税会计是基于财务会计与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本文对所得税会计理论及核算方法作些浅析。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依据是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在每一纳税年度取得的收入总额减去税法准予扣除的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其中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  相似文献   

14.
企业所得税会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它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再加之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之变得较为复杂。对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审计,应着重检查其帐务处理的正确性与合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纳税所得额核实确认审计,二是会计核算审计。 一、应纳税所得额核实确认的审计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期间收入总额减除因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其他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审计,应着重从以下四方面进行:1收入总额真实性的审计。企业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在每一纳税年度的…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做如下修改: 第十条修改为:"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16.
目前,很多财会人员对“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上有些模糊,尤其对公式中为什么要扣除“速算扣除数”更不理解。根据本人教学中一些摸索,谈一点肤浅看法。首先应明确的是,个人所得税是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按最近规定:凡是工资、薪金每月不满910元的免征个人所得税,如超过910元,按超过的所得额多少,分不同级段予以计算,然后将各级段计算出来的应征税额给以相加,即等于某职工该月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从以上图示中列示:第一个级段应征所得额是500元以下,应按5%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第Th级段应征所得额是1500元…  相似文献   

17.
广义的所得税会计是指以税法为准绳,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准则和方法,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确定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并全面履行缴纳所得税义务工作的一种专门会计。其内容包括:会计期间、递延所得税项目、经营业务收入的确认,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变更,货币计量和外币折算,收集、记载企业各类所得的会计信息,整理分析及核算和确定应纳所得额定期编制和提供所得税报表并及时反映所得税的上缴情况。狭义的所得税会计是分析、研究、处理会计所得和应税所得分离状态(情况)下的差异额及其纳税影响额,确定税款支出(或减免)金额的一…  相似文献   

18.
《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指出: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补缴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33%的比例税率。但为了照顾一些利润较低或规模较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鼓励这类企业克服困难,积累资金,加快发展,按照我国现行税法规定设置了两个过渡性照顾税率。即纳税人的年应纳税所得额在 3万元以下 (含 3万元 )的,可减按 18%税率征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 3万元至 10万元 (含 10万元 )之间的,可减按 27%税率征税;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10万元的,一律按 33%的比例税率计算征收。上述的 18%税率和 27%税率称为过渡性照顾税率。 何谓过渡性照顾税率@杨丽生  相似文献   

20.
会计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状。产生这两者差异主要原因是各自所依据的法规制度不同:会计所得是根据会计法规,反映在会计帐面的会计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规定而确定的企业应纳税所得。会计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相应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