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鸟天堂 梁世雄作 《小鸟天堂》主要表现了南方水乡特有的榕树的特征。画面构图非常独特而富有创意:前景粗大苍朴的榕树根以大胆的纵横形象呈现于眼前,但不同的倾斜度却保持了画面的灵活生动;姿态各异、展翅飞翔的小鸟更是活跃了画面的气氛。画家笔力苍劲雄厚,用墨丰富,浓淡干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的综合效果,这种讲究不仅仅来自画面的形式需要,更来自所绘作品内涵表达的需要,所以有能耐的画家都会在题款的时候极尽能事,以促进画面与款题的和谐统一,即所谓题画艺术。然而,古人作画本来并无款题,甚至连作者的姓名都不题于画幅之内,那时的作法与后来的油画署款甚为相似。清代钱杜在他的《松壶画忆》中说: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记之,然犹是细楷一线,书无两行者。唯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  相似文献   

3.
作品《春雨宜人》拍摄于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作者选择初春时节,细雨蒙蒙的时刻,采用黑白胶片,运用高调摄影技法,使原本沉闷的天气变得清新、素雅。作者在构图中运用透视关系中近大远小的原理,用小光圈增大景深,让桥体形成三角形(金字塔形)构图,使画面均衡、稳定,更渲染了恬静的春天气氛。几位打伞的游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当中,形成跳跃的视觉中心,使静谧的春色凭添生机;手中的雨伞、前景的倒景与整个画面交相呼应,共同构  相似文献   

4.
<正>崔银科(1935~),生于河南内黄。1951年入伍,1952年在洛阳步校任摄影组长。1958年4月转业,1959年任《合江农垦报》记者,1960年后历任农场新闻干事、庭院经济办公室兼工会生产生活部长,兼摄影工作。1960年崔银科在《大众摄影》第6期发表《收获》,获评语:"这幅反映农业丰收的好作品,画面干净利索,构图比较大胆。"代表作《丰收圆舞曲》获1983年全国农垦摄影展三等奖,《大地的旋律》获1983年黑龙江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3日至5月8日,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主办,北京山水之间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和北京玛拉当代艺术中心承办的象之中国——曹吉冈阶段回顾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展出的是艺术家曹吉冈多年来精心创作的作品,从1990年前后的《长城组画》,到1996年的《冥谷》、《天渊》,再到2004年的《悬空寺》以及现在的《危岩丛树》等坦培拉近作,在曹吉冈各个时期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艺术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一个过程。画面上的一切都是艺术家心境极其自然的流露,一如其人,内心的宁静却不平静,反映在画面上,也自然而然将观众带入到了一个宁静却不平静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何春寰 《致富之友》2010,(12):68-71
这些年来,无疑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已经从纯粹是一群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快速发展到不但有评论人、策展人及收藏者,并且深化影响到群众已经把去画廊看艺术展览纳入日常休闲生活的选项之一。虽然如此,群众也养成了一种依靠作品的呈现(或反讽)来理解创作者所要传达大至民族社会现象、小至个别生命情怀的习惯。这使得一大部分观众将艺术创作的活动理解成为是由"创作者"和"作品"二个阶段组成的单向理解过程。其实,欣赏者的个人心理、知识结构,群体的文化水平、社会历史环境都影响着整个艺术创作历程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欣赏者的参与及诠释的主权。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连结,所带动的多元观点与诠释方式,才算是艺术创作历程的完整达成。李超此次个人首展所展出的作品,创作时间横跨了2007至2010年之间,大多是以三联作的形式呈现。其中,《卧轨》、《剪烟》、《一堵绿墙》、《葬鹤》、《阳光分解式》、《百年大计》等作品来源于他自己摄影作品的实验;《取云》、《庐舍那》、《悟空》、《梅医生的世界观》等画作则是完全舍弃照片的构图依据,改以心象自主发想而成。不过,所有作品的共通之处就在画面所呈现同一时空下的事件或活动,因视角变化所引起的讯息错置,或是不完全、不合逻辑的线索差异,企图引发观者产生困惑且进一步进行视觉与思考求证;也是对于「真相」存在所依赖的观点与辨识条件的一种怀疑主义式调侃或自省,进而导致观者产生截然不同解读的历程。所以,在李超作品的画面中往往重复出现的是一种宁静的氛围,却又在三联作的形式、绘画语汇以及定与静的画面中,暗示着前一秒与后一刻"动态"状态的可能性,并赋予观者"多重、多向"的观看抉择权。  相似文献   

7.
《礼记·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的就是人要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延伸到治理国家,进而直到平定天下。  相似文献   

8.
农发行吉林省白城市分行王保中拍摄的这幅意境优美的作品中,虽不见《敕勒歌》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色,然而作者却从另一个视角诠释了草原的美丽。画面中,太阳的余晖还未散尽,一轮明月已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3日至5月8日,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主办,北京山水之间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和北京玛拉当代艺术中心承办的‘象’之中国——曹吉冈阶段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展出的是艺术家曹吉冈多年来精心创作的作品,从1990年前后的《长城组画》,到1996年的《冥谷》、《天渊》,再到2004年的《悬空寺》以及现在的《危岩丛树》等坦培拉近作,在曹吉冈各个时期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艺术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一个过程。画面上的一切都是艺术家心境极其自然的流露,一如其人,内心的宁静却不平静,反映在画面上,也自然而然将观众带入到了一个宁静却不平静的世界。目前,‘象’之中国——曹吉冈阶段回顾展之外围展正在朝阳区雅宝路8号亚太大厦公寓一层的北京玛拉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0.
《致富之友》2009,(11):52-55
不是单纯依靠描绘技法,而是以警示的预言与哲理,陈源初通过油画提醒他的观众,人类一步步走向绝境的可能性,展示了自然环境恶化,濒危物种匿迹的景观。面对当下,陈源初将富有二十世纪意象特征的"荒原"做了图解,画面有着诗人艾略特在《荒原》中所描绘的绝望的诗意,通过物象与物象的交织,使得物象在画面中具有诗歌意象。实质上陈源初却是在绘画的过程中,探讨世界在自我寻找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潘法连先生《读(中国农学书录)札记》先后在《中国农史》发表了三组共23则,对于《中国农学书录》,略者详之,误者正之,分者合之,含混者明确之,用功颇巨,有裨学林。唯其中有以不误为误,以误证正的,有欲详而未详的,也有增加了新的混乱的,兹不忖谫陋,愿陈鄙见,就教于潘先生。一、沈立《海棠记》部分内容还见于宋人引述,沈立还撰有《牡丹记》十卷。《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读(中国农学书录)札记五则》(以下简称《札记》)中“《海棠记》的撰作时期及其内容”一节,据陈思《海棠谱》补沈立《海棠记·自序》,以明其大致内容及撰作时期,极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22引《复斋漫录》云:  相似文献   

12.
正穿越时序的纷繁与层叠,在2018年这火热的季节,《农村财务会计》杂志迎来了创刊60周年!《农村财务会计》60载流金岁月,如同一帧帧亮丽的画面,记载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各个时期发展的辉煌历程,印下了无数农村财会人员  相似文献   

13.
时代的痕迹     
山子 《致富之友》2011,(11):40-40
提到画家周向林。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1969年11月12日·开封》这幅作品记录了文革中刘少奇在开封逝世的场景,看到这幅作品,很容易与大卫的名作(马拉之死》联系到一起:同样简洁的画面构图带给人庄严、肃穗的悲痛之感。  相似文献   

14.
网湖观白鹭     
汪翔 《浙江林业》2023,(9):44-45
<正>“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嘴巴的鹭鸶,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犹如一群雪衣公子,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它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写的《鹭鸶》,全诗描绘了白鹭惊飞远去的美丽而生动的画面,清幽柔美,富有诗情画意。这首诗所绘的画面,与我小时候所见家乡白鹭的情景,毫无二致。  相似文献   

15.
一画象石刻盛行于汉代,它大都作为砌建墓葬的材料,装饰于墓室或祠堂(享堂),具有时代特色。它不仅把绘画与雕刻结合一起,集中反映了汉代艺术的成就,而且内容丰富,犹如一部画册,如实地记录着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情景,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徐州地区是全国出土汉画象石刻较多的地区之一。今鲁南的滕县、沂南等县,以及苏北的徐州和邻近的铜山、沛县、睢宁、新沂、东海等地,都曾出土过大量的汉代画象石刻。仅苏北地区,建国三十多年来,我们在这里发掘出土和蒐集到这种画象石刻,据不完全的统计,近四百块左右。内容大都反映当时剥削阶级的奢侈生活画面,亦有少数描绘当时被剥削阶级的生产画面,较突出的有《纺织图》、《冶铁图》、《狩猎图》、《农耕图》,等等。以农业生产为内容的《农耕图》石刻,在遗存的汉代画象石刻中较为罕见。迄今全国仅  相似文献   

16.
20ee21无篇名篇名为:《诗经·国风·幼·宇冬有中》据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诗经》.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322一23无篇名、文字、年代顺序有误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如祀梓皮革自落崔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得庆氏之木百车于连{。飞睿袄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于山.据前书《春秋左传》275页.287页.32。页.无篇名、有错字《战国策·燕策》:蓟丘之植,植于汉皇.无卷次、有错、漏字《尸子·卷下》:荆有长松文梓,掖朔.豫章,宋无长木.106无篇名,有错字 《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相似文献   

17.
再造乌托邦     
张静 《致富之友》2011,(7):112-114
我认为,这才是艺术的目的;通过精确并且有限的概括,去生产一种观察世界的新的光亮。——阿兰·巴丢,《关于当代艺术的十五个论题》毫无疑问,五段式影像作品《竹林七贤》是美的,虽然从服装、道具到演员的表演、画面构图、镜头衔接和配乐都带着一种到了极致的刻意,但所有这些刻意混在一起,最终整体凝聚为一种平静、素朴的美。理解这种美就像理解月光流照山川与平原,在看到这些影像的那一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在工作布局上,强调协同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一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各地高水平落实协同推进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画面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19.
丁澎原序今得是书,而神明其法,身其境者,林麓翛然,鱼、鸟亲人,会心政复不远。一时瘠者腴,病者安,实者早且多。[丁1] ①“倘然”,自得貌,以释姿容。此言林麓,当用“翳然”。《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梁间想也。’”疑丁序正暗用此典。②“鱼、鸟”,乃泛指观赏动物,不宜分读。③“瘠者膄,当作“瘠者腴”。“腴”即今“瘦”字,义同“瘠”。《集韵》:“腴,臞也。”《诗·桧风·素冠》:“棘人栾栾兮”。郑《笺》:“栾栾然腴瘠也。”“腴。”,音yù,义为腹下肥肉。引申为肥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笔者阅读王毓瑚先生《中国农学书录》所作的十则笔记,分别对其著录的《宰氏》、《尹都尉》、《蚕书》、《笋谱》、《广中荔枝谱》、《竹谱》、《洛阳牡丹记》、《吴中花品》、《洛阳花谱》、《诚斋牡丹谱並百咏》等10部农书的书名、内容,以及撰者和撰期等等复加考订,从而校补了《书录》中提要的一些阙疑和讹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