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是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首要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建成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围绕金融改革创新20项重点工作,作为金融创新的突破口,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碳金融"是指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并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切活动,这是现代金融根据环境金融与绿色金融延伸出来的最新提法与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为了降低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国外经济学者试图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环境问题进行思考。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中心,如何利用  相似文献   

3.
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洪 《生产力研究》2004,(10):35-36,65
通过围绕“金融中介机构为何存在、发展”这一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问题 ,对该理论的渊源、传统金融中介理论到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脉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信息对调节宏观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信贷咨询、反馈经营动态、帮助领导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映金融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工作 ,必须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农业发展银行 ,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既是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直接实施、监督和管理者 ,又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参与和落实者。前不久 ,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粮食收购条例》、《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 ,一切信息活动都要围绕有关政策进行。首先要掌握“敞开收购”政策 ,即“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 ,还要融合“库贷挂钩”政…  相似文献   

5.
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内涵与要求葛兆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企业,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以确保金融业的良性运行和金融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从而带动金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发,金融先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浦东勾勒的前进方向.可以说,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体系之龙头,而围绕金融服务创新、加强核心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则是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论建立市场经济金融运行新机制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赵小钉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围绕这一目标,金融业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新机制,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一。以市场为导向是我国金融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经济决定金融。金融运行...  相似文献   

8.
刘笑霞 《经济师》2001,(10):230-230,251
如何面对入世后国际金融的挑战 ?文章指出中资银行应采取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经营机制 ,防范金融风险、组建现代金融集团、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等措施 ,以便拓展发展空间 ,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从体制改革轮训中得到的启示河北省经贸委培训处按照国家经贸委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经贸委集中抓了围绕财税、金融、外贸、投融资等重大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企业经济干部轮训工作。截止到7月上旬,共轮训经贸委机关干部940人,...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应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刻不容缓。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议题。第四届"比较研究工作坊"于2013年10月24日在浙江工商大学举办,会议主题为"金融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与会者各抒己见,围绕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以及温州金融改革实践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梁晓瑾 《时代经贸》2012,(24):223-223
高等教育金融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金融企业的基层从业者,是合乎市场要求的创新型现代金融业务人才。本文在分析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课程的实践教学、校内金融实验室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等,提出了相关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6)
文章通过分析现代海洋金融的三大基本特征以及工具选择,阐明当前我国发展海洋金融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包括全球海洋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国内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对海洋金融的迫切需求、"一带一路"实施推进拓展海洋金融发展空间等三方面。文章建议政府应围绕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极化效应,以"3+1模式"助推中国海洋金融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3.
<正> (一)80年代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成效 80年代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成就卓著的时期。按照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来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要求,金融改革以建立“四大体系”为基本指导思想,围绕着发展金融市场,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和建立、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三大中心任务,使我国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孙露露 《经济师》2000,(5):54-55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标志着银行改革转向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企业制度的创新 ,这对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具有直接的重大意义。一、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内容1、明确商业银行的法人产权。法人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明确银行法人产权主要是明确银行以国家授予的产权承担民事责任 ,以法人产权承担资产增值的经济责任。商业银行只有在拥有独立产权的基础上 ,才能承担资产经营风险 ,成为真正的货币商品经营者。2、按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改革了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引入了间接调控手段,培育了金融市场,初步形成了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并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八大主要矛盾,影响和制约了金融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今后应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金融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字金融对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建立在新理念、新趋势的基础上,数字金融需要围绕经济需求落实政策标准,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完善发展体系,促进地方经济形成良性发展趋势。本文对数字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了数字金融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出当前服务对象认知水平偏低,数字金融便利性增强,金融保障力度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明确方向。如果说,上一轮金融改革是服从于经济总量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侧重于建立金融体系框架,发展金融规模;那么,新一轮金融改革则是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来展开,重点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未来改革将从四个方面向纵深方向推进,即:放松金融管制,让市场在金融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型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构建开放型金融体制以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弥补市场失灵,在公共品融资与系统性风险防范上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贾伟 《经济师》2001,(9):6-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资金实现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国的金融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国有商业银行 ,还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 ,企业性质的商业银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也需要建立起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特别是面对我国即将成为WTO成员国这一现实 ,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尽快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才能够加快发展壮大的步伐 ,才能够凭其实力直面竞争 ,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当前 ,如何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是金融经济师所关注的课题。为此 ,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崔扬同志 ,现整理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略论专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造黄国标我国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而实行公司制,又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本文现就专业银行实行公司制改造问题作粗略研究。一、按“母子公司”模式重构组织营运体系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我国专业银行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金融数据分析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体介绍了金融数据分析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从方法上为现代金融理论建立了数据分析理论和模型系统。提供了数据分析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