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的“一号件”有一个新的特点。它突出了“人”,即“农民”,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农民增收,关键是动员农民。农民都动员起来了,增收就有希望,全面小康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关键是增收问题,这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提出来,更说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了实现农民增收,可谓是殚精竭虑,千方百计,制订了“增收工程”,确定了“增收途径”。这些措施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农民增收仍然迟缓,步伐不快。从这些措施中发现,大都忽视了增收主体———农民的作用。我们知道,农民是农业生产最直接的实践者,其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笔者对此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新世纪我国农民增收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近几年国家对农民增收问题高发重视,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还是连年下降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自然生态环境对生产的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始终坚持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始终把富民优先作为第一导向,特别是把农民增收作为重点来抓、难点来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实施“三有工程”(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精心构建“五道保障”,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005年达到8519元,率先实现了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并且呈现出全市重视农民收入的氛围基本形成、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增收幅度逐年提高、户均收入结构呈“橄榄型”等特点。昆山市富民工程和“三有工程”的实践表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全…  相似文献   

5.
秋后算账,9亿农民人均增收507己左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多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这缓解了近年来人们对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担忧。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2004年的农民增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的“三补一减免”政策效应十分明显。2005明年.政策还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有什么办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民实现增收的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农村稳定是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目标。其中,农民增收是关键。因此,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但是2 0 0 3年中国农民增收遭遇意外的障碍———非典型肺炎。“非典”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外出务工受直接影响 ;二是块状经济遭受切肤之痛 ;三是农业生产、销售受到干扰。如何在抗“非典”的同时确保农民所受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已经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 ,当前政府应尽快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 ,将农村“非典”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保护农民利益是“非常时期”的政策选择“非典”危及农民增收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3-05-09  相似文献   

8.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近年来,章丘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以“三化”(农业市场化、农民科技化、农村城镇化)促“三农”,以“三减”(减少农民、减轻农民负担、减除农民发展障碍)促“三增”(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文件”。这无疑是党中央、国务院送给9亿农民的一份温暖而厚重的猴年大礼,将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地应该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号文件”精神,创新思路,配套运作。一、用资金化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资金是目前农民增收的“第一推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了的今天,农民最需要和最缺乏的是“实打实”的现金流。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不仅对农民带来了直接的伤害,同时使农民因此而不能补偿种粮的资金投入和…  相似文献   

10.
农民持续增收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农民增收动力,包括农业内部增收动力和农业外部增收动力。发达国家农民增收普遍经历了一个由单纯依靠农业内部动力增收,向依靠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的转变过程。目前,我国农民增收对外部动力的需求明显增强,农民增收新因素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农业外部。内部增收动力与外部增收动力相结合,并逐步增强外部增收动力,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础。促进新阶段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必须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切实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既拓展农业内部增收门路,又开辟农业外部增收渠道,不断增强农民增收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班程农:为农民增收克服“三软三硬” 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班程农代表说,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为农民增收,要克服“三软三硬”,即抓工业项目硬、抓农业项目软,抓财政收入硬、抓农民增收软,抓城镇建设硬、抓农业发展软。 班程农代表建议,在农民增收问题上,不能由政府说了算,应该由农民说了算,农民增收要说出增收的渠道和来  相似文献   

12.
外面春寒料峭,这里却是春意盎然。 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邀请农林界委员专题讨论农民增收问题。一句句言语聚集农民的心声,拨动人们的心弦,构画增收的希望。 调整要从“外部”着手 委员们献计献策,形成一个“强音”:农民增收,助夫任“农外”。要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13.
写在前面:当前“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焦点,是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而“三农”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民增收困难。今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文件”,如今已经到了秋收季节,中央政策落实得怎么样?农民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日前我们选择位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吉林省榆树市,就当地农民的增收状况展开调查,力求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从个案中折射出全国农村、农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中国“三农”问题进行了战略性的思考,特别是他把农民致富增收作为其思考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他也把它作为制定农村政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在实践中邓小平形成了丰富的有预见性的农民致富增收思想,为当代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显明提出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继而对农民收入现状和影响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促进农民增收要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嘉定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抓手,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期间的前4年,农民年人均收入都以两位数增长,2010年全区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262元,又比上年增长12%。  相似文献   

17.
本选取我国粮食生产区之一的湖北省为案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从新的视角理性分析了“种粮热”给农民增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湖北省农民纯收入结构及来源贡献率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农民和社会团体应如何在这股“种粮热”的浪潮中保持冷静,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巧妙地回避重走“增产不增收”的老路,实现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8.
保增长,促增收,农民增收靠啥?甘肃泾川县在精心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民增收“蓝图”,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科技兴农、重点突破的原则,大力推广现代旱作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组织在帮助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应如何拓展新空间、夯实切入点?江苏省盐城市城区永丰镇的做法是:以项目推进“减少”农民,用集镇开发“转移”农民,凭高效农业“致富”农民。目前,在全镇出现了农民踏进企业务工有门路、定居集镇创业有保障、发展高效农业有办法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民增收新思路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条件下,促进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重在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是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更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