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手工记账方式下,各单位在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前,须对本单位的记账方法、凭证分类、记账程序、会计期间、核算外币及记账汇率等进行确定,并设置会计科目、录入上期余额,这些工作统称为建账。在实行电算化后,建账从总体上讲也包括上述过程,只不过设置是在机器上进行的。电算化建账的流程主要经过以下步骤,一是系统环境设定,二是建立会计科目,三是余额初始,四是凭证类型选定,五是出纳初始,主要指结算方式定义,六是外币管理,包括外币币种定义和外币汇率维护,七是辅助核算建账,包括个人往来建账、单位往来建账、专项核算建账、部门核算建账。在以…  相似文献   

2.
我国进入WTO,企业的外币业务必将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而增多。有关外币业务的核算,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等及有关涉外法规(下称“制度”)虽均有明确规定,但在实务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某些财会人员来说,外币业务仍然是一个生疏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对外币业务核算的要点及主要实务操作,谈点体会,供参考。一、外币业务核算的要点企业的外币业务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和债务(如短期借…  相似文献   

3.
汇率并轨后外币业务核算方法简介(之四)刘汝燮第四部分实收资本及对外投资的外币业务核算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两大主要任务。企业筹集资金从来源看,首先要有投资者投入一定的资本金,这是企业设立的前提;而现代企业对自己持有的资金,除了运用于...  相似文献   

4.
一、外币交易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主要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披露等方面来对外币事项进行规范。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外币折算准则》仅介绍了统账制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通常采用的是分账制。因此,《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两种记账方法的程序不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记账方法,外币交易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并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5.
汇率并轨后外币业务核算方法简介刘汝燮第三部分进出口贸易的外币核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国内不少企业都在进行不同规模的商品(产品)进口或出口业务,而这些业务又大多是以外币结算、收付的,因而这些企业就必须遵照现行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关于外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外币业务是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的经济业务。具体包括购买或销售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借入或贷出外币资金;取得或处理外币计价的资产,承担或清偿以外币记价的负债。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方法。外币统账制是指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外币分账制是指在日常核算时以外币原币记账,分别币种核算损益和编制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并与记账本位币会计报表进行汇总,编制企业整体业务的会计报表。我国绝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7.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帐务处理系统的帐薄系统与传统会计不同,它由普通帐类和辅助帐类组成。普通帐类包括一般的总帐和明细帐,辅助帐类一般包括日记辅助帐、银行辅助帐、数据辅助帐、外币辅助帐、部门辅助帐、个人往来辅助帐、单位往来辅助帐、核算项目辅助帐帐等八种。辅助帐的设置与会计科目的设置同时进行。在会计科目设置时,必须对需要进行辅助核算的帐为厍以描述,否则系统默认为普通帐类。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会计软件用户因为辅助帐的设置不恰当而严重影响了系统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本文从日记帐、银行帐、数量帐、外币帐、部门帐、个人往秋帐、单位往来帐、核算项目等方面谈谈辅助帐的设置。  相似文献   

8.
汇率并轨后外币业务核算方法简介(之五)刘汝燮第五部分长期负债及偿债基金的外币业务核算一、长期负债的外币业务核算我国企业当前长期负债涉及外币业务的主要有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两类。这两类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原来就各有其特点,因而影响其外币业务的会计核算方...  相似文献   

9.
外币折算是指把不同的外币金额换算成为本国货币的等值或者另外一种外币的等值的程序,外币折算业务包括外币交易折算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颁布实施,使相关出口企业对外币折算业务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外币业务,是相对于记账本位币而言,是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从事投融资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外币交易事项。从会计学角度来说,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两部分。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四条规定,  相似文献   

11.
文非 《四川会计》1998,(6):18-20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刍议○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文非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为了特定目的需要,将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折算成另一种货币(一般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财务报表。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国公司的陆续涌现,外币报...  相似文献   

12.
外币借款是指企业借入的以外币表现的各种款项,含外币长(短)期贷款、外币债券、长期应付票据以及补偿贸易引进设备应付款等。外币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外币借款而产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外币借款利息、折价(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汇兑差额。根据借款的用途和性质,  相似文献   

13.
进出口企业中很多经济业务的原始计价单位是外币,如从国外购进产品、支付海空运费以及产品出口等。但会计计量需要的是统一的本国货币,所以需要把这些经济业务中涉及的外币折算为本币,进行双重反映。这中间需要进行外币购销交易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在外贸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外币业务比较多,选择哪个时点为外币交易初始发生日,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遵循准则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具体业务进行职业判断。如果初始确认时间不合理,将导致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可比性,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制定进口采购、出口销售的定价策略,从而影响经营决策。  相似文献   

15.
一、相关规定及解读 (一)规定 1.账务处理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金额;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会计准则已明确货币性项目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这六类往来科目,但对预付账款科目是否属于货币性项目尚未做出全面、明确的相关规定,这就使得业内人士对这一问题各持己见,很难达到高度统一。基于此,试从货币性项目的定义出发,结合实例,探讨对外币预付账款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是否需要进行汇兑损益处理这一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曾玫 《广西审计》2001,(1):47-48
赁币计价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会计核算需要通过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度量尺度来实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全面、系统的反映。当发生本国货币交易时无疑以人民币作为计量尺度;但当涉及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货币时,即出现外币交易,显然就面临着两种或多种计量尺度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有关外币交易的会计核算也日显重要。   如果企业选定本国货币作为报告货币,作为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就必须将外币交易中原始的计量单位——外币折算为本国货币,在会计记录中作出双重反映。事实上,企业也只有将外币折算为报…  相似文献   

18.
在允许资本化的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主要涉及外币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和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两个方面. 一、外币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所借入的专门借款是外币借款时,在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期间内所发生的外币借款利息,只有与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挂钩的部分才允许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购建成本,对于没有用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专门借款部分所应负担的利息总额应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9.
各种外币业务“汇差”核算的比较○云南大学刘汝燮马伟林吴涌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由于币种之间的折合或由于汇率的变动,往往会使记帐本位币产生汇兑差额(以下简称“汇差”)。对于汇差的处理,由于外币业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与资本有关的汇差企业新投入资本时,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使用的名词定义如下:(1)记账本位币,简称本位币,是指企业根据其经营所处主要经济环境所选择的、用于通用计价或结算手段的货币种类;(2)外币,指本位币以外的货币;(3)外币交易,以外币进行计价、结算的交易事项;(4)货币性项目,指企业负债项目和现金、存款、应收账款、贷款等货币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项目;(5)非货币性项目,指各类会计要素中除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6)外币分账制,是指将不同币种分别记人仅以总账科目、各种货币名称和金额设置的账户、基本外币账户中始终不记录本位币的一种外币记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