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气是世界第二大能源,近年来在我国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未来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增加,我国天然气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因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天然气消费政策。文章剖析了我国天然气供给和消费现状,预测了未来我国天然气供给和消费的需求量以及供给缺口,分析了未来我国天然气的安全形势,提出了对天然气的消费应该有所鼓励、有所限制的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2.
安全压力大世界能源的供给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到目前为止,世界能源供给已经历了三个时代。即: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气,未来有可能向氢能源方向发展。现在世界  相似文献   

3.
1、背景技术能源农业就是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可供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利用的能源。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源。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  相似文献   

4.
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变革能源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浙江供电主要以大电厂、大电网为主,供热依靠热电厂或燃煤(油、气)锅炉,制冷以电制冷为主.受气候季节变化影响,浙江昼夜峰谷电负荷和季节性电负荷相差较大的矛盾十分突出,夏冬季节电力供给长期不足,特别是大量新增空调负荷导致迎峰度夏冬期间的电力缺口逐年拉大.分布式能源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在发电的同时利用烟气余热制冷供热,对电网削峰填谷作用十分明显,可有效缓解浙江夏冬季节电力供给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其中,生物质能源是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排行中,它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位居第四位,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的大背景下,增加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供热行业中的能源占比,既是能源结构合理化的要求,也是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05,(16):63-6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近日表示,今后我国将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以天然气、核能为重点发展方向,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周大地说,我国必须改变过度依靠煤炭的单一能源格局,实施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提高油、气、核能及新能源的利用比例。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将着重鼓励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核电,促进我国一次能源战略平衡。此外,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油气及矿产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深化天然气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系统深化认识中亚地区天然气供需特征,促进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分析了中亚地区产气国家近10年天然气储、产、消、贸特征,探讨了天然气供需特征和我国开展天然气合作的对策。结果表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很高,平均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大约30%,为我国天然气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政策非常默契,天然气能源互补性强,合作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和深化与中亚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差别十分显著,在我国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其合作战略方式应有区别。对于天然气储采比值高的产气国家,应加强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合作;对于天然气自给率高、出口潜力大的产气国家,要优先加强天然气进口谈判和磋商,进一步增加天然气进口合同份额和天然气进口量。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至2030年都具有长足增长趋势,使我国与中亚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具有长期性和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能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使用量也不断增加。当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天然气还存在一些杂质,降低了使用效率,影响居民和企业实际使用效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能源使用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保证天然气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是能源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当前主要采用的处理技术,以提高天然气质量,促进天然气加工与处理技术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永 《辽宁经济》2010,(5):92-93
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天然气)富煤的国家,煤炭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供给的基本资源不会改变,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依赖度依然很重。“集约、高效、绿色、安全”已成为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今后,新建矿井不论是井工矿,还是露天矿,不论是国有大煤矿的升级改造,还是地方小煤矿的资源整合,都对大型化、现代化、智能化、高效的成套综采设备提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具有幅员辽阔,矿产资源种类多、 储量大,尤其是煤炭、 风能、 天然气等能源储量可观的优势和能源产业过于依赖煤炭工业的劣势.面临风能、 核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机遇和环境保护的挑战.在"十三五"期间应积极贯彻节能优先和鼓励能源产业大力创新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钟霞  傅超 《北方经济》2015,(5):52-54
内蒙古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经过长期经济建设,使资源优势顺利转换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初步形成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代表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初步形成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产业结构,特别是实现了煤炭开发、电力生产、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体的能源经济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和战略接续基地。内蒙古经济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度依赖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上的,不仅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传统的产业面临着市场环境、资源环境、政策环境等多种约束。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面临一定的冲击,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科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对内蒙古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汪洋涛 《魅力中国》2010,(34):12-13
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在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中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重点投资哈萨克斯坦,大力建设中哈油气管道,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油气开发的合作格局。随着我国对进口能源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和能源输送的“安全性”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迫切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中亚在我国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针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需求、中亚能源供给的可能前景以及该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加强我国与中亚石油等能源合作的现实意义便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海湾地区经济交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20世纪末以来日益紧密的能源联系。目前,海湾国家(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加上伊朗和伊拉克)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石油供给来源,中国是海湾国家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市场。双方在能源安全方面的战略性互利,是能源联系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与海湾国家之间存在的经济互补性非常明显,具有通过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潜力。在这种经济互补性基础上,中国和海湾国家之间逐渐形成了海湾地区的石油与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和建筑工程服务相交换的基本贸易格局。双方目前正在进行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在天然气领域开展合作的潜力,将为双方战略性经贸互利关系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也为双方的全面关系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建成投产对推进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进口多地区、进口方式多元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经过3年的艰苦建设,全长2520公里的中缅天然气管线正式建成投产。这座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六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国际化项目,承载着四国人民互利共赢的良好愿望,标志着我国能源进口多地区、进口方式多元化战略的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15.
《民营视界》2009,(4):19-20
新奥集团创建于1989年,是一家致力于清洁能源生产与利用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以创新清洁能源为使命,依托燃气分销,立足煤基清洁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形成了涵盖服务和供给、供应链、开发和生产等环节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并协同发展科技产业和资本产业。  相似文献   

16.
夏秋之交,记者采访了位于广州闹市区的国土资源部广州改样地质调查局金庆焕院士。金院士今年70有一,一生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适逢珠三角最近发生所谓“油荒”,对国内能源问题极为关注。他打开笔记本,上面收集了一系列关于国家能源政策、中央领导的讲话以及各种数据。他说,最近的油荒并不是缺油造成的,但是,这确实说明着一定的问题。我这儿有这样一组数据,2004年,中国用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8%的石油、45%的水泥,生产出来的GDP只占全世界的4%。这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式经济,是一种恶性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实施低碳策略,对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概括了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碳排放现状,结合油气处理终端现状,初步探讨了燃气轮机尾气余热利用的思路和方案,阐述了根据油气生产流程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预热能量转化的路线,在减少高温排放和碳排放的同时,实现了减少天然气消耗、提高天然气利用率、增加燃气轮机发电功率等目的。结果表明,该研究为全面推动低碳策略在油气生产单位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 ,国家西部开发十大工程中 ,柴达木的天然气输送和钾肥扩产两项赫然在目。就此可以说 ,国家为柴达木开发 ,又增加了强劲的助推剂。开发柴达木天然气和钾肥 ,具有全国意义。天然气输送甘肃 ,将有助于兰州这一全国知名污染城市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 ;钾肥的大规模开发 ,将有助于中国这一农业大国农田作物的肥料结构得到改善。未来若干年内 ,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进程中 ,柴达木资源的供给支配作用会越来越突出。我们应当相信并预见这种趋势的存在与发展。较之天然气东送 ,钾肥开发更有评说的地方。因为 ,在地方主体民族的蒙古…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呈稳定增长趋势。加快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分析对比了各种不同液化工艺的特点,介绍了天然气液化技术的新型和改进型工艺及我国液化天然气(LNG)工业的发展现状,为天然气液化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资讯     
《北方经济》2014,(12):40-43
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天然气、电价或将加速市场化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了202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方针和重点任务,部署推动能源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行动纲领。《行动计划》强调将推进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天然气井口价格及销售价格、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由市场形成,输配电价和油气管输价格由政府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