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森春 《发展》2001,(7):50-52
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难点   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看,甘肃民族地区是我国最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1998年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人均 GDP仅为全省人均 GDP的二分之一强,尚不足全国人均 GDP的三分之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 70%、全国的 50%。在甘肃民族地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 89%,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占 77%, GDP构成中农牧业产值占 37%。因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甘肃平均水平。   1991年到 2000年的 10年间,是甘肃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横向分析,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全省…  相似文献   

2.
姬泽 《开发研究》1986,(1):48-50
<正>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一个人口多、耕地少、交通不便的民族杂居地区。境内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文化落后。1984年,全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5,其中人均工业总产值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全国平均355.3元的一半稍多。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临夏州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具体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发展地区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张永清 《发展》2002,(9):57-58
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看,甘肃民族地区是我国最典型的欠发达地区。2001年甘肃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人均GDP仅为全省人均GDP的二分之一强,尚不足全国人均GDP的三分之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70%、全国的50%。在全省21个民族县(市)中,列入国家扶贫县的就有12个,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分布的全国特困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农牧民迄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根据民族地区近10年的发展实际,甘肃省委、省政府适时调整和制定了今后五年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少数民族近80%的人口聚住在西部。在全国已建立的154个民族自治地方中,西部地区有115个,西部90%以上的面积是民族自治地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及民族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开发这些资源,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是行不通的,因此有效开发、利用西部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贾书媛 《魅力中国》2011,(2):140-140
湖北省民族工作是全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并针对我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性的建议,以期能对我省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认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所要求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法律体系及其监督机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极不充分,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管理的法律制度也不健全;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法律制度不健全;经济发展自治权缺乏相应的配套实施法规。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经济治理现状,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经济治理能力指明方向,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经济发展、经济效益、人民生活3大维度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经济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选取西藏、广西、内蒙古、宁夏和新疆五个自治区2008-2019年12组数据13个经济类指标,运用熵值法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经济治理能力整体水平不高,省际差异大;政府经济治理能力体系结构性问题突出,三大维度指标的治理能力不均衡。未来应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扩大经济对外开放,优化消费结构,增加经济发展强度,构建平衡的政府经济治理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思路.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占全国总人口9%的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占国土面积64%的民族自治地方,绝大多数处于西部和边疆地区;全国尚未脱贫的30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民族和西部地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教育的艰难性。但西部民族教育的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可以说,抓好西部民族教育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从新中国建立后,西部民族教育就开始蹒跚起步,在艰难中卓越前行。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更加明显。2001年,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83元,仅为城镇居民收入的27.42%,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3.6,比全国同期城乡收入比率1:3.1高出0.5。2001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92元,农民收入为城市居民收入的40%,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2.47;2001年,湖南城市居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是我国地方公共图书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因其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又有着其他公共图书馆不可具备的特殊作用。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存在,民族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民族地区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例呈逐步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据统计,1952年民族地区的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是102.84元,全国是140.91元,相差38.07元。1993年民族地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为1549.33元,是1952年的15倍,而全国人均值为5373.74元,相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内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事关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国家历来重视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良好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这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也有一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制约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图分析探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民族地区包括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和按民族地区对待的县(区),即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以及金口河、仁和、米易、盐边、石棉、北川等县(区),共56个县(区)。土地面积31.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5.03%。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2.14%,居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第五位;总人口659.6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08%。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573万人,占全省的7.02%,居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第六位。四川民族地区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揭晓,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2.3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4.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1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590元。  相似文献   

16.
李敏  叶盛楠 《北方经济》2006,(10):46-47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我国于1994年财政改革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税为特点的财政管理体制,也是我国现行的基本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十几年后,分税制日趋完善,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分税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有利有弊.本文拟从分析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财政环境入手,探讨分税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讨论有益的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加强少数工程人才培养,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加强民族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毕力格 《北方经济》2005,(11):10-11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8年来,在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建设的重点向西部倾斜,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内蒙古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跃居首位.平均增速达到14.41%,2004年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1305元,在全国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16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11位,居西部地区第1位,四年时间前移了5位.可以说,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己进入一个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西北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 源丰富,甘、青、宁、新四省 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总面积为26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8%,是我国藏、回、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1564万,占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56%。这里集“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西北边疆地区)、“穷”(欠发达地区)、“富”(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于一体。如何利用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选择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战略与开发模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西北…  相似文献   

20.
构建循环经济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循环经济体系的定义,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优势,并且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和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