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强化农发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这为农发行的职能定位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业务延伸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担负政策性金融的农业发展银行,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支持和服务“三家”为已任。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鉴此,对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业务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农发行应该按照中央文件精神,根据农业政策性金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尤其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方向,明确市场定位,不断加大农业信贷投放的力度,支农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货支农主渠道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十五”期间如何发挥支持“三农”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1、切实端正方向,改进支农服务。随着支农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前,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上,应重新审视在“三农”服务中的经验与问题,要按照自身的定位,切实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立足于农村、服务好农业和农民。同时,要恢复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期形成的“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使农村信用社真正了解农村、理解农民、服务农业,以推…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信用联社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 ,积极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作用 ,把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服务作为重点 ,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 0 0 2年入春以来 ,龙泉信用联社并未满足过去支农所取得的成绩 ,高度重视支农工作 ,始终把支持农业放在首位 ,从干部到员工及时深入农村第一线 ,了解农业 ,了解农户 ,了解生产状况 ,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针对本区各个乡镇的特点 ,寻找支农最佳结合点 ,有的放矢 ,以点带面 ,再一次掀起了支农热潮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认识 ,切实转变经营观念…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农村农业政策性金融更应有所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一、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调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以“生整业务范围,拓宽业务领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其支持重点应从流通领域向生产、加工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新领域转移,扩大农业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方农村,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必须举全面的贷款;并对新农村建设的一切领域提供国、全社会之力共同为之。作为担负国家政策全方位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从而促进农业的性支农资金分配、管理职责的农业政策性金产业化经营,改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促进农民走上富裕道路,是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也是它的历史使命。上海郊区农村信用社始终把支农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支持粮棉油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积极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然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农村金融在支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上做出了贡献,支农力度明显加大,金融支持、服务“三农”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仍然滞后,农村金融体系仍不完善,金融支持、服务“三农”的能力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9.
当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 ,财政部门必须“完善财政支农机制 ,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一、认清财政支农投资机制的变化。由于国家财政投资机制的改革 ,财政支农投入也在发生质的变化。财政支农 (农业综合开发 )资金由全部无偿变为部分有偿或全部有偿 ,预算内一般性财政支农资金将取消支农周转金 ,改过去支农项目较多和资金分散、重投轻管为“保重点 ,压一般” ,集中资金 ,大力扶持作用性强、影响面大、覆盖面广的项目 ,重点扶持节水农业、良种产业化、农业跨世纪科技培训等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天津市农村信用社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特点,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并主动引导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特别是2000年9月天津市联社成立后,党委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不动摇,引导基层联社、农村信用社确立“立足农村、面向农业”的市场定位,在支农服务工作上坚持“抓小放大”,即在发放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压缩乡镇企业贷款,重点支持高科技农业、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而且还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贯穿于系统信贷支农…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新要求。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支持“三农”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八五”时期财政支农资金投向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财政部门在支农意识、资金筹措、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有一个新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农村财政工作要发挥职能作用,研究财政支农政策和形势,调整资金投向和投量,主动支持并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本文拟就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谈几点建议。一、转变财政支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一是要树立战略观念,把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二是要把财政支农与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三是要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服务“三农”的农信社应当及时推陈出新,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完成自身发展壮大的蜕变。三种“新思路”支持新农村建设针对目前农信社支农在广度、深度、力度上的不足,农信社在未来工作中应在工作思路上谋求创新。首先是遵循“三个取向”。即坚持“三农”取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把农信社办成“农民的银行、农村社区的银行和零售银行”;坚持市场化取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双效”取向,实现社会效益、农信社自身效益双赢的结果。其次,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信贷支农的新转变。再次,转变支农新策略,突出支持“三化”。即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拓宽支农领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在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了县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不脱离农业抓工业化,不脱离“三农”抓城市化,出现了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农村经济崛起和农民的致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农信社服务的对象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不能拘泥于过去狭义支农的概念中,应当及时转变,拓宽支农领域。  相似文献   

15.
重庆合川市信用联社始终坚持以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开拓农贷市场,成为支持合川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与农业银行脱钩 4年来,农业贷款净增了 4.1亿元,占全市所有金融机构农业信贷投入的 96%以上,全市 65%的农户得到了信用社的信贷支持。有效的信贷投入,得到了社会的回报,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由 1996年的 10.2亿元增加到 2000年的 23.9亿元。   ──实施“六制”,提高支农服务水平。   1、牢固树立为农服务宗旨,确立经营发展思路,实行信贷支农优先制   由于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多伦县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唱响支农主旋律,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谱写了一曲曲服务“三农”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长葛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支农求发展、支农增效益、支农降风险、支农树形象的观念,重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基础牢固、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服务。近年来,该联社通过大力支持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逐步实现信贷支持由“小三农”向“大三农”转变。  相似文献   

18.
作为密切联系农民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农村信用社实践“三个代表”应具体体现在始终坚持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大支农力度,改进支农服务上。一、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坚定“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办社宗旨。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重庆市联社从2000年3月成立以来,联社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朱总理关于:“农村信用社是联系农民的最好金融纽带,是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的讲话精神,始终坚定支持“三农”的服务宗旨不动摇,加大了对信贷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有效改进信贷服务,增加农业贷款投入,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金融服务还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支农面临的矛盾相当突出。如何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切实做好信贷服务工作是每一位农村金融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为此,笔者就目前农村信用社支农面临的矛盾及其对策谈一些沮浅的看法。一、当前支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一)支农资金投入逐期增长与农村资金分流之间的矛盾。一是农业基础薄弱,资金需求量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支农周转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刘俊峰樊有林为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统领全省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示精神,尽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从1996年初以来,省财政支农周转金办公室(下称省办)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