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柴歌 《辽宁经济》2007,(5):73-73
4月10日,在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繁华主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信息产业厅及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辽宁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了解到,信息化已经成为辽宁振兴的助推器,特别是省信息产业厅和辽宁省通信管理局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相继启动实施的以“百万农民上网工程”、“百户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
在世纪之交,人们已经日益强烈地意识到信息产业将成为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基础上,对信息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谭浩 《辽宁经济》2000,(1):42-42
一、我国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本世纪末Internet逐渐发展成为近乎涉及世界各处、各个方面的重要产业。它的发展已使世界各国间信息交流更为频繁和迅速,同时也给世界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而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主要围绕着Internet而展开。因此相关的网络产品和网络技术的开发、生产,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也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热点和主导。世界未来信息产业的走向决定了中国未来信息产业的潮流,也将是以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生产。1…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06,(19):25-2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上表示,虽然我国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但也应该看到,我国信息产业存在众多核心专利较多受制于人的局面,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张晓强认为,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动力。(2)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要提高国家竞争力,确立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大力增强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3)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是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信息产业是否自主可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苗森  朱庆华 《珠江经济》2003,(10):92-93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一大产业,并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引擎。考察日本信息产业发展历程中的教训,对于处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来说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沙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依托,招商引资为龙头,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信息产业集群建设。2006年全区信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2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88.9%,已成为带动长沙乃至湖南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已开始实施,西部各省市区已积极行动起来了。面对汹涌澎湃的西部大开发浪潮,如何在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指导下,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柴达木资源大开发、经济大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任务。 首先,要加快发展信息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信息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西部大开发离不开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样,柴达木资源开发也离不开信息产业。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必须加快信息基础网络建设,构…  相似文献   

8.
一、宁波市信息产业的现状调查 (一)主要成效2007年,宁波市信息产业全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信息产业面临着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契机。2007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100.7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电子产品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软件业、网络传输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100.7亿元、974亿元、126.7亿元和90.6亿元,同比增长28.5%、12.1%、44.4%和3.0%。信息产业运行的总体情况良好,产业发展呈现较好势头。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辽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集聚了比较雄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十六大把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列入了重要议程,为辽宁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上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根据战略布局和辽宁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把辽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编读互动     
健康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
  健康产业是以“维持、修复与促进健康”为中心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被比尔·盖茨喻为“未来能超越信息产业的重点产业”。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实施“健康浙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信息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之一。由上海市委研究室、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计委等单位组织的《上海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对上海信息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研究,现发表曾君伟同志撰写的《上海信息产业融投资现状分析》一文,供有关方面参考。对策部分本刊将另行刊出。发展上海的信息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促使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而投入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投融资体制与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息产业初具规模我国信息产业现已初具规模。最近10年,全国信息产业以每年25%—30%的增长率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是现代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实践,既对信息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宣布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在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2.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邮电通信业.有重点、分层次地大力推进信息高速网络的建设.3.振兴电子工业,使之尽快成为国民...  相似文献   

14.
大东北2011     
辽宁:为“十二五”来个“开门红” “年均11%的增速虽然低于往年但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说明,辽宁从2011年起进入‘复杂’、‘困难’的年份。调低GDP增速,不是说辽宁的经济不行了,而是要注重GDP增长的质量,更加要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含量.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信息产业作为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领域之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推动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突破口。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创新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出,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研究探讨华为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对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星网锐捷科技园时提出:“信息产业要作为国家的第一产业来发展。国家要坚持走自主技术创新的路子,建设创新型国家”。同年7月,星网锐捷被评为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之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快讯》2010,(31):23-23
13省市 成首批低碳试点地区 国家发改委目前下发通知。陕西、广东、辽宁以及深圳、厦门、南昌等13省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要求,试点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着眼,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辽宁省传统产业、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周刊》2010,(31):23-23
13省市 成首批低碳试点地区 国家发改委目前下发通知。陕西、广东、辽宁以及深圳、厦门、南昌等13省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要求,试点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眸 《上海经济》2000,(4):43-44
1998年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以信息产业部的组建为标志,中国信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信息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相当高的产业,其中很多属于高科技产业。同时信息产业也是高渗透、高创新、高效益及省能源、省资源、低公害的产业。所以一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其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