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社会需求的发展.电信运营商和企业正逐步从以网络建设、扩展市场覆盖面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经营为重点的经营理念的方向转变。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电信市场的转变是全方位的.电信  相似文献   

2.
张俊琦 《当代通信》2006,13(6):53-55
目前.电信行业的竞争已经全面展开,只有让客户满意才能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的经营部门是面向客户的窗口,是公司服务水平的直接体现,但网络运维更是保障公司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深化运维体制改革.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运维组织管理体系.保证网络的稳定可靠和快速反应,让客户真正满意、信任和依赖,从而实现公司的长期价值,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王毅 《中国电信业》2006,(11):66-69
固网运营商向现代化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转型对电信企业的运维工作提出了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给网络运维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运维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面向客户、面向市场、面向服务,通过建设完善的业务服务响应支撑体系,创新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范围,实现业务服务响应支撑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通过建立网络维护与市场经营紧密联系的全方位服务链条,前后联动,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对市场和客户的支撑能力。 根据市场环境的需要和民信企业运维体系目前的现状,笔认为电信企业运维体系应该坚持“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强化支撑,加强基础管理”的方针,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服务,继续深化运维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网络演进、管理转型、服务创新,逐步建立以可靠的网络保障、有效的市场支撑、科学的成本管控和高效的资源利用为特征的新型运维体系,为实现电信企业的各项目标提供有力的网络支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实行变革,以实现对企业网络转型的支撑。[编按]  相似文献   

4.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杭州电信114号码百事通业务日均接话量达到了7.5万次,其中,通过GIS系统为游客提供指路服务达到1000次/天左右。GIS系统与号码百事通平台的结合,为客户带来了更快捷,更全面的服务,成为杭州电信优化资源配置,以信息化手段推进转型业务的成功案例。[编按]  相似文献   

5.
家庭客户是电信企业主要客户群之一.为家庭客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是电信转型的重要方向。“信息家园”正是基于这种理念,针对家庭信息化需求设计的服务产品。它从构造社区服务产业链的角度,以家庭客户为中心搭建涉及物管公司、社区周边商家的服务平台,是一种全新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模式。作为电信转型业务之一,信息家园一经推出就引起多方关注.有可能成为电信转型业务中的杀手级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运营业的竞争将国际化。可以预见,将来竞 争不会是目前国内低层次的价格战,而是比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比谁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得有效和坚决。但目前的电信运营业不论是营销组织还是营销理念以及日常运作上都是“以市场为中心”,比如组织机构设置方面环节多、管理线径长;日常业务流程制订中,习惯以市场(产品)为中心,从方便自身操作的角度考虑;营销手段说白了只是一种很不完全的推销,注意力都着眼于如何把现成的电信产品推销出去,而没有从客户角度出发,去很好地细分市场,研究客户…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电信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建立,电信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方面,随着电信应用的不断普及,电信新增装机用户的逐步减少,规模效应的增长趋缓,ARPU 值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电信业务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种竞争,既有同质的,又有异质的。正是这种竞争,才使得原本拥有众多客户资源的电信运营商们不得不考虑该怎样留住客户,因为基本的通信需求通过其它方式也可以满足;正是这种竞争,才使得电信运营商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去开发新的业务,去迎合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正是这种竞争,才使得电信运营商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真正做到“以应用促发展,以合作促提升”在这种形势下,江苏电信提出要多推新业务,推出适销对路、受客户欢迎的新产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江苏电信因势因时而变,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及社会信息源,细分市场,贴近需求,在“用”字上做文章,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使江苏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发展景象。电话 QQ 就是其中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业》2006,(7):66-66
随着电信市场的逐渐成熟.行业整合时期已经来临。客户需要高水平的、有长久服务能力的企业作为战略伙伴以提供高质量的长久服务。日前.亚信公司正式宣布收购上海亿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呼叫中心、客户关系管理及其为上海移动提供的业务支持系统业务.收购北京国创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资产和业务,包括与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签订的电信软件业务。此举意味着亚信在专注核心业务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精耕细作强化电信核心业务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通过收购行动继续提升亚信在电信市场的软件方案开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9.
同质竞争也好,异质竞争也罢,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大话务量,高附加值的客户身上,“撇脂”效应明显,随着国内电信市场体制“5 1”格局的最终形成,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一些重要地区及关键业务领域更趋白热化,话音业务作为所有运营商最重要的业务与收入来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话务量经营工作正在为各个运营商发展工作的重心,在笔看来,电信话务量经营工作的关键还是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包括体制创新,观念创新,业务创新,渠道创新,支撑创新等,摆脱混战,按照收入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成本可控化的目标要求,紧紧把握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形势,话力量经营工作只有走“在创新中增值”的道路,方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实实在在地提升ARPU,增加现金流。  相似文献   

10.
在电信市场竞争中,运营商要能对瞬息多变的客户需求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并能及时提供相应的业务和服务,具有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营销策略与应对措施。按照美国市场研究学舒尔兹的观点.是具备一种市场反应速度的能力(即Reaction)。其优势主要在于第一,新业务可抢得先机,迅速占领市场i第二,可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稳定老客户群.减少客户转移,第三.最大限度地吸引新客户,增长企业市场份额。因此.电信运营企业亟待建立快速反应市场新机制.这标志着企业已从过去推测性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变成为高度回应需求的现代化商业模式.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前邮政企业资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邮政需要建立资金运营机构 ,健全资金运营责任 ;改革资金清算方式 ;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 ;拓宽融资渠道 ,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等一系列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业》2006,(10):70-71
BI系统(经营分析系统)是继BOSS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之后的电信运营商又一核心业务支撑系统.是为运营商打造的另一只金翅膀,助力企业展翅高飞;北京移动在BI系统上的成功经验.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章以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实物通信网为网络基础,阐述了信息化是现代化中国邮政的标志,信息流实现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实物通信网、条形码三结合,最后提出了信息化对传统邮政运作方式改造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公布了其2004年财报,诸多数据指标显示:2004年电信市场价格战如火如荼、移动通信的客户群不断扩张、IP 技术广泛应用、固话市场逐年萎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移动与固定通信运营商盈利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电信分营的市场格局,随着电信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分业经营已不能适应现代通信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固网运营商的代表之一,中国电信以“做大做强”为战略目标,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运营商,急切呼唤全业务经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新版《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发布后,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其中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中国移动提出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归根结底源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诉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传递了中国移动战略转型的明确信号.  相似文献   

16.
目前,信息化浪潮如日中天,描绘出现代化之旅的时代画卷。信息技术如同一台强劲的发动机.不管人们对它的应用持何种态度,我们都不得不跟上它的步伐。各行各业都认识到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都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对于电信行业来说,TOM、eTOM为0SS BSS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各运营商将OSS/BSS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作为实现企业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而从网络运营的角度来说,建立适应集中化维护体制要求的有效实施网络运营的综合信息平台(NSP)就成为电信行业发展中的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电信业发展趋势看,信息化、社会化、个人化、全球化趋势将移动、媒体、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等统筹起来,融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包括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通信网和互联网、广电网的融合,以及下一代网的产业融合。用户需求的变化及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和整合,更驱动了融合向前发展。融合代表了电信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带来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NGN(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 network”的缩写)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运营商希望在业界的携手推动下使旗下固网实现向 NGN 目标科学演进,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实现业务和运营的新繁荣。然而 NGN 所依赖的基于 IP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技术与传统 PSTN 技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其表现在网络结构、基本技术、业务承载、盈利模式等方面与传统网络相比具有根本的不同而又没有明确的说法,这预示着下一代网络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命,它将更深远地、更永恒地影响和改变电信运营的观念、市场和商业模式,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电信业的现状及趋势来看,全业务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998年开始,世界各大电信巨头为应对全球性竞争,迅速展开了跨国并购、重组的过程。其重点之一就是发展全业务经营。国外运营商认识到全业务是电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通过垂直重组的方式来促使企业朝这个方向发展。全业务经营是公平有效竞争机制的基础,可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与用户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全业务经营有利于规避资本市场风险、有利于遏制恶性竞争、有利于释放不确定风险、有利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打造世界级电信企业,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走全业务经营之路符合国家、企业与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电信企业在3G牌照发放后,要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经营策略、建立学习型企业、驰骋信息化大市场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业》2008,(10):73-73
8月底最新公布的运营商中报数据显示,目前移动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占据绝对优势,同时尽管其数据业务的占比不大,但其发展规模及增幅却显示出强劲势头。而固网运营商话音业务萎缩,非话音业务依赖于宽带收入,数据、增值及综合信息应用服务等转型业务规模尽管有所扩大,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几大运营商在收入上呈现出收入来源的差别,各有各的优势领域,如个人用户、家庭宽带用户、企业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