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农业不断支持与推动,农业现代化也与时俱进的发展,在农业的支撑下社会经济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可是在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稀缺的耕地资源不断地被城镇化所蚕食着,各种抢占耕地现象层出不穷,加之我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性质,制度和法律方面在此处的模糊规定,使得农民在保护自身土地权益时处于严重的劣势,严重的威胁到农村地区的发展乃至整个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现状的调查研究。对新时期政府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政府管理中逐步改变现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主体缺位,土地性质模糊等问题。进而对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目标提出可行性保障措施,以期有效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实现公平与效率。这不仅关乎着农民的土地权益,更关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3.
在实行土地私有制的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曾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是否能完全避免西方国家那种尖锐的矛盾,取决于我们具体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能否妥善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浙江有3600万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妥善解决“失土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 相似文献
4.
建立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问题是“三农”政策的核心
土地问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回避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用不同方式侵犯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已成为新形势下侵犯农民利益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我们对2749个村庄的统计结果显示,有村民上访村庄的比例为28.9%。分地区看,东部发生上访的比例最高,为32.5%,西部次之,为27.6%,中部最低为24. 相似文献
5.
关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制度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难、利益牺牲大的问题在当今的中国尤为突出,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人治政府的影子以及不健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据此,文章提出建立健全规范政府行为的约束制度,法律确认集体土地“三权”关系,建立农民市民化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建立统一规范的全国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6.
征地拆迁往往会涉及到多方利益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必然会引发基层的矛盾和冲突,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没有很好解决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文章以句容市为例,认为解决好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有执政为民的立场,同时也需要科学的决策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落实机制,这些经验对于化解其他类似的社会基层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户根据承包合同依法取得了长期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享有的土地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但应当看到,目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出现的使用和收益以及体现资产性质方面的一些农民土地权益缺失问题成为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在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农村,承包经营权作为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主要形式,成为农民获得稳定收益,保障其生存权、发展权得以实现的最主要权利。本文通过对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现象分析,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现行土地征用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分析
据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召开的“新农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透鳝的消息显示,我国年均100多万农民失去耕地。据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通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目前,我国每年农村正常占用的土地达到了400多万亩,其中,农民耕地所占的比例约达200多万亩,这些被征用的土地大部分是依法使用的耕地,不包括违法占用的耕地。如果考虑到违规占用耕地,目前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会更多。 相似文献
11.
12.
土地征收中限制条件与公共利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判断应该遵从权利制衡原则、公开透明原则与扩大参与原则;其公共利益的具体判断标准有:受益对象的多少;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国家的经济、文化、国防等建设目标;土地征收的结果确实能使社会公众受益。由于土地征收行为对被征收人的重大影响,应对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生计源泉。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失地农民是由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征地制度、户籍制度的缺陷和农村社会保障率低下等因素使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极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增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重点是要把握好"公共利益"的维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统一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双置换"。 相似文献
14.
税费改革政策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之下,于2004初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之后,中国进入了所谓的"后税费改革时代"。文章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对后税费改革时代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进行制度性探讨。 相似文献
15.
New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Land Expropriatio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uqing Zou Arie J. Oskam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2007,15(5):107-120
This paper explores a new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use in agricultural land conver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land‐expropri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market value definition. Assuming identical bargaining power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efficient and equitable compensa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a market transaction and bargaining negoti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assumpation of a perfect market. From the state‐of‐the‐art viewpoint of land appraising, a practical approxim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optimal compensation will provide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China, under the current collective‐owned land property rights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某些地方政府不顾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农民的意愿,推动农民被动地城市化,引发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理性地反思农民被动城市化问题,科学地做出应对。这就要合理的选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合理推动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前提,这是当前各国在土地征收政策方面的共识。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并未做出明确界定,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公共利益的界定是土地征收制度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公共利益的界定,再结合司法实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厘出公共利益认定存在的缺陷及完善路径,最后又回归到立法层面,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的界定提出了个人的忠实意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规模不断扩大,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却存在诸多弊端。可借鉴国内外相关立法的经验,从保障实施、保障经费和再就业方面就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20.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尽管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政策措施,但是仍然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