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劳动价值论到知识价值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传统经济,包括传统农业和工业,王要靠人的直接劳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其公式是:直接劳动十物质和能源→产品。知识经济,包括知识本身的生产和运用知识进行的物质产品的生产,主要靠知识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其公式是:知识十物质和能源→产品。在传统经济里,其生产资料包括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则土地及其包含的资源,机器设备等等。真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人们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在知识经济里,上述生产资料包括的内容对经济的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产品是否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届性,这是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大家知道,商品首先是一个物,物的有用性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也只有首先是一个物,才能物化或凝结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离开了商品物的实体,就根本不存在什么使用价值和价值。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科、教、文、卫事业属于劳务,只提供服务,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从而不增加物质财富。果真如  相似文献   

3.
如何规范旧货调剂行业旧货包括旧生产资料和旧生活资料,它是指已进入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领域,处于储备、使用或闲置状态,基本保持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旧货流通具有调剂居民生活用品余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充分挖掘社会闲置资源等多种功能,对于搞活流通、促进生产、...  相似文献   

4.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生产与销售内在相统一的范畴,它不是无条件地指产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增长速度。而是指已在市场中实现了的产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既取决于供给方面,同时也取决于需求方面。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今年实现8%的增长速度.我们必须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技术商品价格的数学模式潘宝昌,刘志毅,徐家芳一、技术商品价格的特点技术商品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无形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一项研究成果或技术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花费了大量的劳动,最终也不会形成们值。技术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  相似文献   

6.
田克明 《天津经济》2008,(12):65-66
一、构建会计信息市场的基础条件分析 会计信息产品凝聚了企业财务人员知识智慧和劳动的消耗,具有价值,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会计信息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会计信息产品能满足不同类型使用者在经济决策中对会计信息的使用需求。会计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一商品化特征为建立会计信息市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从劳动生产率的经典定义分析,首先,它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因而劳动生产率是指活劳动的生产效率而非全部劳动的效率(那是经济效果指标)。这个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具体指什么?是活劳动生产价值的效率,还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已经知道,劳动生产率公式中分子是指有用产品的数量或使用价值量。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知识产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知识拥有和创新的利益,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可称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专有性,地域性,唯一性,非自然拥有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李松龄 《南方经济》2001,(6):30-33,9
客观世界具有稀少性,因而需要建立排他性所有权制度安排,所有权具有排他性是交换的制度基础,交换的过程就是价值与使用价值,价格与价值动态对立统一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国有资产被作为商品流通,就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和价值决定价格的机制也由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和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机制所取代,价值和使用价值动态对立统一的关系是说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 要素分配相结合与价值决定价格的动态实现过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设定知识资源为居间变量和边界条件,设定前因变量为网络可达性,设定中介变量为数字化赋能、架构知识差异性和多途径知识集聚,设定调节变量为知识存量破缺性和知识导向亲社会化影响力,选取知识共创为结果变量,构建网络可达性对知识共创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以469份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纳Bootstrapping运算方法实证检验理论研究假设。实证结果表明:(1)网络可达性对知识共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数字化赋能、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多途径知识集聚在网络可达性对知识共创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知识存量破缺性分别显著负向调节数字化赋能、架构知识差异性、多途径知识集聚与知识共创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