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组成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向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上海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上海农业耕地很少,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也很低,但是国家提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最主要的目的不仅为上海而是为全国,是为整  相似文献   

2.
上海离“世界城市”有多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一轮上海中心城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上海建成为世界城市的需要 当前上海正向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迈进,到2010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全面参与国家经济循环,成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点,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融合点,从而成儿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中的重要的空间节点。即世界级城市。 按照世界城市的定义.标准和功能定位要求看,上海要发展成为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3.
上海郊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战略目标的推进和物流领域全面对外开放,为上海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上海郊区将成为上海物流业发展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十五期间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关键时期,在实现这一战略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上海国际商业中心地位的建设应该是基础。因为上海成为国际商业中心,在运输和仓储方面就会出现国际航运和物流运筹的大量需求;在资金流动方面才会出现交融支付和资本交易的大量需求;国际商业交易、货物运输仓储、金融交易的需求,形成国际信息服务的需求,这些对于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信息中心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解释国际商业中心的功能、分…  相似文献   

5.
第一、要充分认识当代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首先是当代竞争对手如林,势必增大竞争成本。世界任何一座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一旦诞生就很难衰弱下去。所以随着世界经济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越来越多。以亚洲而言,就有东京、汉城、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等,还有次重量级的大阪、曼谷、高雄、釜山、马德里等城市。事实上,国内也有一些大城市如广州、北京、深圳等也在争取成为国际性城市。所有这些,包括西方国家老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都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竞争对手,都要争夺市场份…  相似文献   

6.
上海郊县(区)工业已成为整个上海经济的增长点,连年增长速度在35%左右,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35%以上。现在上海正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郊区各县(区)将建成为上海辅城和二级市,市区工业要向郊区转移扩散,企业将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笔者认为,市郊工业在这大好机遇面前,能否抓住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乡镇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实现存量资产重组盘活,是郊县(区)经济走上新起点、新台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上海曾是太平洋西岸最发达的经济贸易中心。在我国经济全面腾飞的今天,中央决定在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和经济中心之上。上海将重振雄风,在强大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基础上,重新在亚洲的东方崛起。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央关于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成为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龙头的战略决策,跨入21世纪的上海加快了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步伐。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应该遵循服务城市、依托城市,利用上海的自身优势,逐步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初步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面对21世纪的上海郊区,从战略高度发展上海都市农业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上海都市农业是帮助上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农业  相似文献   

10.
上海跨世纪发展目标是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全方位发展服务贸易是建成“三个中心”的重要途径。因此,上海必须利用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功能性开发阶段这一大好机遇,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二位一体的外贸结构转化,使服务贸易成为上海发展的新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文摘     
上海市计委1993年科技进步奖经上海市计委学术委员会评审,获奖项目有: 一等奖: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综合研究》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二等奖: 《上海国土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上海新一轮发展中的主导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正在构建符合世界级城市的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从“国际制造业中心”向“国际服务业中心”的转型,是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增长,20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已超过石油和汽车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强调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正视旅游业在上海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具有上海特点的都市型农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具有上海特点的都市型农业顾吾浩建设都市型农业,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对农业发展的崇高追求。进入21世纪,上海将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作为上海大都市郊区的农业,伴随上海发展的轨迹,如何寻找自己发展的至高点?这就是,必须与世界大都市的农业接轨,建设具...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问题已提到了紧迫的发展日程之上。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开放浦东、使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对我国对外开放,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模式的研究不仅要考察其经济价值,还要评价它对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统一大业,抢占21世纪亚太发展主导权的政治影响;不仅要分析国际航运中心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还要探讨它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各类资源及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最优配置的运转机制创新。一、国际航运中心模式的…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上海加快浦东功能开发、加快推进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四个中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上海把浦东新区定位于都市发展新区,国家把浦东新区定位于国家改革示范区,要上海当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先行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浦东新区“二次创业”应该建成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浦东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浦东,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和全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浦东新区“二次创业”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7.
从总体上讲,根据中央关于上海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加快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今后5—10年,上海仍然是处在一个结构性的大变动、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正从地处上海虹桥的"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向西,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就显现在眼前。上海西郊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吴梦秋表示,西郊国际是上海市保障民生的重大工程,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要建设成为上海市"副食品主中心批发市场",多年来,我们始终在"确保农产品供应、确保食品安全,稳定农产品价格"上聚焦用力、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综合经济》2003,(11):10-11
一、南汇新一轮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上海洋山国际深水港的开发建设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战略地位的制定与实施,需要相应的国际深水港作为硬件支撑。经过国内外专家反复论证,上海国际洋山深水港的可行性报告与开工报告于2002年3月得到批准。洋山国际深水港的建成,必将使上海经济重心出现东移。根据国际上“港为城用、以港兴城”的惯例和上海“以港兴市”的历史,上海洋山国际深水港的建设必将给南汇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让黄浦经济更繁荣上海市黄浦区区长周太彤黄浦区是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商业区的核心区域,肩负着要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中心城区的重任,在上海的战略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九十年代的前五年,黄浦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