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得到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奢侈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但是,过度发展的奢侈品消费呈现出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不符合的畸形现象.本文试图用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来透析当前中国的这种畸形的奢侈品消费现状,希望能够帮助国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消费演化规律研究陈会英,周衍平建国40多年来,中国农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消费发生了质的飞跃。全面正确地剖析中国农民的消费行为,研究农民消费的演化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优化农民消费行为,促进农...  相似文献   

3.
夏艳  任俊霖 《时代经贸》2011,(12):46-47
当今,全球巳步入消费主义时代,炫耀武消费在消费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时下消费行为、消费文化等都具有重大影响。“90后。大学生是当今大学生的主体,其消费行为也日趋走向炫耀式消费,并伴随着一些新特征。本文旨在对大学生消费特点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引导对策,以促进大学生良好消费趋向形成。  相似文献   

4.
环保性消费行为是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界.环保消费已经成为人类消费行为的未来取向。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环保性消费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并对影响其环保性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环保消费意识.环保消费行为也比较普遍,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善的方面。文章最后对在大学生群体中如何有效普及和推广环保性消费行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户消费行为合理化的政策选择侯军歧一、农户消费行为合理化政策选择的目标农户消费政策选择的目标,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即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消费需求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压抑农户消费欲望的口标和谋求农户消费与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相互推进、协调发展的目标。我国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拉动城市居民的消费,不仅是在商品消费方面,体育消费存在较大市场潜力,同时体育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萍  张倩 《经济研究导刊》2011,(26):134-135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决定国家未来发展命运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合理与否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有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石河子大学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了解当前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提出引导其合理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宗宜 《经济研究导刊》2013,(36):103-104
任何消费行为的发生,都是一定消费心理驱动的结果。消费者消费心理包括消费心理过程与个性两个维度。心理学视角下,分析其消费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现象与规律是厘清消费心理的前提基础。企业的成功营销必须在厘清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基础上,制定迎合、引导其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冲动型购买行为信息接触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消费行为研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消费的个体消费行为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在该过程中,消费接收、编码、存储、提取和使用他所接触到的商品信息。这一加工过程经历了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形式,消费将以前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与新接受信息整合,进而形成对该商品的态度,并对消费购买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低碳消费是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它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人文环境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消费者,成为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人文环境对低碳消费的作用机理。分析认为,不论是价值观还是传统文化、科学素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为推动低碳消费,本文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低碳消费人文环境。要唤起消费者文明消费和科学消费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科学的低碳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1.
非理性消费是一种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当前部分农民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日渐凸显并严重干扰着农民自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因而透视农民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表象探究其本质,剖析非理性消费行为带来的后果,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现代财经》2017,(9):19-27
基于消费金融的本质功能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了2000年至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实证分析框架,进而构建了动态GMM回归模型研究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即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中部次之,西部则最小。  相似文献   

13.
低碳消费是低碳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能有效激励企业低碳生产经营,提升政府低碳调控效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低碳消费不仅要优化消费结构,控制过度消费、奢侈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主义行为,更要关注消费价值观的改变对增加低碳产品消费的影响。文章通过消费价值观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分析,认为消费价值观要从消费目标上改变以主权消费价值观为导向而形成高碳消费行为,推动以自我利益和生态利益相结合的社会责任消费价值观发展;要从行为导向上改变长期形成的被动依附型消费价值观,培育主动参与型消费价值观发展,从而促进低碳消费。为此,要建立低碳消费的价值认同激励机制、低碳消费的价值保障机制、低碳消费的价值创造机制和低碳消费的价值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4.
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进行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消费的总和。旅游消费行为就是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东北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北农村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传统农耕社会的消费模式依然居于主导地位,而人情消费则成为村民的负担;独生子女已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力量,而老年人消费则处于低水平;迷信、赌博等不良消费行为仍大量存在,富裕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具有消极后果。因此,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合理引导,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论“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作为传统文化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认同"作为一种中介联接了"面子"文化和旅游消费行为,二者共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消费文化系统。"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相互作用,其内容和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发挥"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是建设健康旅游消费文化,引导旅游者理性地旅游消费的必然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分化加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近年来,不同地区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取向、消费行为。在城市,五种不同消费取向的消费行为主导着消费市场;在农村,收入的高低差距决定着消费行为的差异。在目前消费日趋复杂多元的情况下,关注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与消费行为的变化,对于正确引导消费、指导生产、扩大内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民消费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大最终需求,开拓消费市场,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农民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及政府消费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影响。总的来产,山西农民消费水平偏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未实现的购买力较大,有较同的购买潜力;不同收入、不同地区农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不均衡性国了农村市场开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收入阶层异质性是居民禀赋差异的主要体现,本文旨在结合两者探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以探寻扩大居民消费的方法。基于阶层消费函数理论,运用收入阶层面板SUR的结果显示,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消费行为呈现异质性,表现为低收入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弱、消费倾向较高,中等收入居民的习惯较强、消费较谨慎,高收入居民的习惯较强、地位性消费较活跃。当前“金字塔”形的收入分布、不断扩大但谨慎的中等收入居民、地位性消费的外流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的扩大,居民消费的相对不足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应依据各阶层消费的特点,从供给侧出发构建长效机制,促进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平稳增长,多方面减弱中等收入居民的谨慎性,并提升国内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  相似文献   

20.
对通货紧缩条件下消费预期心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货紧缩条件下,非稳定型的经济环境使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心理成为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负面因素,它抵消政府政策的作用,扭曲做为经济主体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延长经济调整时间。由此,政策在制定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政策时,重视消费者消费预期心理。政府制定的政策符合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者消费行为才有可能按着政府政策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