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上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和开放的关系作了概括说明。它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总体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改革、对全国人民实现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的宏伟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对《决议》的学习,谈谈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这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是"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6.
《理论建设》编辑部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0,(1):F0002-F0002
《理论建设》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学术刊物,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探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本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统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与政治导向,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理论建设》编辑部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0,(2):F0002-F0002
《理论建设》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学术刊物,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探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本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统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与政治导向,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党的十三大报告又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党制定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了。正确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特征、主要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对于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没有依据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在实践中表现为农村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因此,利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中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能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央最近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需要经过长期奋斗才能实现的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 相似文献
12.
刘国光、汝信主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下简称《特色》)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的不同角度全面系统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术专著。全书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将经验总结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全面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以及在当今国际共运的历史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一理论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合作思想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思想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提出了通过合作制把个体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原理.列宁根据苏联十月革命初期的实践,深刻地阐明了在农村建立合作经济制度的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制的理论。马列主义的合作制理论,是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了把个体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所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一、合作社是把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农经学会,四川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和《农村经济》编辑部于1987年10月14日联合召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基本特征问题”讨论会,邀请部分省级机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20多位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著名经济学家林凌同志送来了书面发言,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秦其明同志应邀到会并作了发言。讨论会由《农村经济》副总编吴嘉伟同志主持。下面是一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 吴嘉伟:(《农村经济》编辑部): 社会主义社会这一人类社会的崭新事物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弄清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对于促进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18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务管理》中的几处疏漏和学习疑点进行辨析,以期对广大中级会计师考生和会计实务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经过改革开放28年的建设实践,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一刀切公有制向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为补的体制转轨,农业产品通过价格剪刀差支援工业向工业利税通过转移支付、积极财政政策反哺农业的产业过渡,和摸着石头过河、粗放型资源消耗推进GDP累计、先富带后富向提倡科学发展观、体制创新及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升。而根据实践经验来看,和谐社会必然包括先进生产力(高科技产业、高发达地区、高收入群体)与相对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协调联动,因为拉近二者距离能形成先进者对落后者的竞争压力,和落后者对先进者的仿效可能。但如果二者差距过大甚至从阶层落差演变成阶级分化,则不仅是人类社会一般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不适应,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倒退,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更是政治体制存续的问题,关系到对一个国家民族生产关系性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1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极为丰富,思想极为深刻,其基本内容包括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部分。中心的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我国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创新方面,论述小平同志这个理论所作的重大贡献。 一、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口号是启动农村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的变迁给传统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的影响.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家庭和社会两个维度来分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历史性的改革,使一个崭新的农业经济体制代替了传统农业经济体制。虽然这个体制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它巳促成了我国农业的高速度增长。同时,改革的现实同时也向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大发展。一整套崭新的农业经济理论虽然还在不断成熟之中,但是它已在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它不但以其全新的观点和丰富的内容解释了改革的现实,而且正在引导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