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新疆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在近年来对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分析新疆现阶段优势所在,思考当前区域环境下新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一五"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交通节能减排成效斐然,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交通运输能力紧张  相似文献   

3.
以交通运输现代化为导向,制定符合"五大理念"的发展目标,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及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近日,期盼已久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印发.《规划》中首次明确了现代化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导向,而且全方位强化了交通运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化网络布局和提质增效等背景下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汪鸣 《大陆桥视野》2012,(12):42-43
"十二五"国家运输发展思路"十二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面临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大任务,在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的背景下,运输服务的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一体化运输服务的发展,以及运输装备的提升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要求。为此,我们要大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使运输服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要采取各种措施降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推动的战略构想,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成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和新纽带. 由此,我国铁路建设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铁路不但是陆路丝绸之路的主通道,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和延伸提供了支持.铁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联接,共同构成亚欧大陆一体化经济带的整体物流网络.2016年7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新版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要求强化铁路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然而,在贸易实施过程中,国际铁路运输规则与国际贸易运输规则之间存在相悖之处,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尤其是建国以来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体系形成、稳定发展三个时期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在学科理论探索、交通设施规划与布局、交通网络与交通流分析、交通方式评价与规划、交通运输的特殊地理问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丰富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认知我国交通运输的地理概貌和发展机理、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文与环境效应,提供了应有的科学知识.我国交通地理学家总结的运输生成的"四个基本规律"、运输组织的"轴-辐"模式、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从属功能与引导功能"以及城市交通的"双交通模型"与"交通导向型(TOD)空间开发模式"、区域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港口空间发展模式等,已经在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圈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是提高现代化城市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效益和服务水平的最佳选择。对东京城市圈、纽约城市圈和长三角洲城市圈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布局、结构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化化通运输体系是城市圈交通运输发展的理想方式,其发展需要紧扣城市圈的结构、布局和功能,并通过系统的规划和一体化的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经济社会发展依赖于交通运输体系来保证各种发展要素的流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也衍生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如何加强完善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了重要问题,同时也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交通运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我国"十二五"期间港口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
重点突破进港最后一公里 加快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 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将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并明确了车购税资金支持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标准,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大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明确了车购税资金支持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标准,将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大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 1.港口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国有港口企业是我国港口行业的发展主体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河海兼顾、优势互补、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港口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复式预算"呼唤"复式财政"--"复式财政"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近年来财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出现了单一"公共财政"模式走向与"复式预算"体系改革趋势的明显背离.在复式预算的背后,不可能是单一的公共财政,而必然存在着复式财政."双元财政论"对"复式财政"的探索作出了历史贡献,但也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复式财政"模式的现实选择只能是"公共财政"、"国有资产财政"、"功能财政"三位一体并且分道运行的国家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陈艳 《时代经贸》2012,(24):22-22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分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是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本文主要从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以及运输弹性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得出湖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还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是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交通运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发挥不同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实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张颖  王波 《当代经济》2005,(13):32-33
一、何谓"路风问题" 铁路运输是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也是广大乘客出行的理想选择.逢年过节,无论票紧价高,乘火车仍是广大群众出行的首选.从需求市场角度来说,铁路客运的确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改革的持续进行,"营改增"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营改增"税制改革以来,大部分企业的税负都有所下降,但是交通运输业整个行业的税负呈现出上升趋势,文章就以交通运输业为例,分析了"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和利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交通运输业税负不减反增的原因,并对交通运输企业面对这些影响应采取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交通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复杂关系,是保证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交通管理体制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用方式和效果以及影响程度,受到不同的经济制度和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在实现"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异化"模式.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监管缺位,导致网络借贷市场伪劣产品充斥,给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当前,我国P2P网络借贷规模和速度全球领先,但制度建设尚不成熟,风险管理技术有待提高.我们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国内发展现状,一方面完善和提升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外部监管机制,以促进我国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实现真正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19.
作为性质特殊的行业,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外界环境,要继续加大对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为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交通运输企业要积极进行内部因素的改善,以人为本,真正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为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提供根本上的动力支持和活力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省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分析,对两者间的适应度进行测度。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两大多指标复合系统的评价问题,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