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论是薯片还是芯片,能赚钱的都是好片”,科技创新要成为一种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企业的运作理念也要随着科技一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民营视界》2004,(7):47-49
“对企业而言,科学的管理和决策很重要,虽然不会让企业直接赚钱,但是可以保证企业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可以让企业避免衰败。”有学者曾如此评判企业的内部管理,这句话或许会让许多企业体味良多,对于在“如日中天”时突然陨落的“旭日升”又会另有一番感触。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个生长曲线——导入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后便寿终正寝,有的企业能避免企业周期成为百年老店,有的企业就没有那么幸运,“旭日升”正是这样一家很不幸的企业。也许“旭日升”昨天走过的路,许多企业今天仍在走着。看他人,警示自己。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道》2014,(6):40-40
在英国年代剧《唐顿庄园》里,当男主角问伯爵继承人、唐家大小姐“你们怎么赚钱”时,唐家大小姐回答他:“我们不赚钱,我们继承钱。”之所以这么强调“钱”字,是因为对“OldMoney”群体来说,谈钱是件庸俗而不体面的事。“OldMoney”指的是继承的钱。赚钱,对“老钱”群体,当然也非常重要。比如中国人熟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以金融发家,不经意问又在中国掀起“拉非热”。但你上来就跟“老钱”们提“拉菲”之类的项目或赢利模式,可能只会被鄙视。人家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要谈论和忙碌:家族的荣誉,国家的责任,灵魂的自由,等等。  相似文献   

4.
2010年陕西卷高考作文题,给教育者提出一种警示和引导:创造性人才成长需要“大水池”,创造性人才成长需要激发“自我成长”意识,创造性人才成长需要鼓励与期望。祖国呼唤创造性人才,愿我们共同为此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6,(14):65-65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经济学家郎咸平再合适不过。“我们常常会以为,人才、创新才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不少企业登报打广告寻找人才。但在我看来,企业只要开始寻找人才。这种企业的未来基本上是悲观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日前在“创业与风险投资专题论坛”上再次语出惊人,他认为人才当然重要,资金和技术也很重要,但要真正地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风险投资,靠的不是创新而是积累。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更多情况下是指“知识型员工”.企业大厦建构的支柱就是由知识员工所组成的.日本企业明确提出用人的基本原则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中国企业用人讲究“德才兼备”、西方企业用人注重“价值观认同”.其实质都是需要对组织、对企业的忠诚。应当说层面越高的成员就越需要其对组织的忠诚。  相似文献   

7.
五谷道场,中国方便面的一个另类品牌。它以惊人速度迅速成长,被誉为方便面领域的“蒙牛”;它以高调倡导“非油炸“概念掀起行业革命.成为颠覆行业格局的“黑马”。然而,短短两年之后,它却因为内外交困.在消费者的怀念和叹息中倒下。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方面,“老师”的称呼被社会全面滥用;另一方面,教育已经产业化。教育业者成了“儒商”。在商言商,是商人就要牟利,什么赚钱就卖什么。“灵魂的工程师”已经毫无神圣可言。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高新区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地,心谋划,深入基层、体察企情,将“下马”调研摸排上的重大课题梳理破解,既为企业成长打造“产业链”,又为企业家们愉快工作构建“生活链”,用优良的环境展示良好的形象,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企业的员工持股是以“福利型”为主,其直接目的是为企业员工谋取福利,吸引员工和保留人才,增加企业对职工的凝聚力。其实现形式多样,总体上可分为“杠杆型”和“非杠杆型”两种,占主流的是杠杆型员工持股,它是在公司之外成立员工持股信托基金,由公司担保,该基金出面向银行贷款购买公司股东手中的部分股票,购入的股  相似文献   

11.
蒙牛集团是中国乳业的佼佼者,也是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为什么蒙牛能够有如此的成就?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拥有一大批适合企业的“人才”。他们在用人上的“三合论”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二次创业”.进入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仅仅依靠原来的家庭成员已难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管理问题和人才问题应成为企业长期考虑的重要问题。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民企不仅需要培养、吸引和使用大量人才.而且需要加强管理、搞活营销、构筑品牌.这样才能做大做强做活民企。目前.人才问题已成为中国民企应对入世后的又一瓶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商家纷纷叹息:“经济低迷,生意难做!”。但也有不少老总们不以为然:“生意难做,在乎人做”,的确,加入WTO后,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我们的企业营销什么最重要?精明的企业家认为,贵在向消费者创新“营销理念”,营销企业家独特的经营思想,以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商机无限,看你怎么去寻找开启市场的这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4.
现在全世界的企业都会说、都喜欢说的是什么?一句是“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另外一句是“以人为本”。这两句话人人都会说,人人都能说得烂熟。但是,有些人真的也就是说说而已。表现优秀的企业不仅真说,还真干,所以企业优秀。表现不好的问题企业一定是光说不干,嘴上说“以人为本”,心里说“三条腿的蛤螟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这就是好企业与问题企业的差别。对人才的价值和作用究竟该怎样认识?企业是要赚钱的,赚钱就得靠人才,人才怎么就值钱呢?我们不妨从决定企业生产力水平(效益)的几个关键因素去分析。影响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作为现代企业.必须全方位、全过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各项工作.尤其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更是不可偏离。  相似文献   

16.
孙立锋 《宁波通讯》2014,(17):45-45
在新一轮的创新浪潮中,地处门户要地的潘火街道涌现出一批走在科技发展前沿、引领科技创新潮流的高科技企业,成为无数宁波创新型企业的典范与缩影。在所有这些高科技企业中,依靠人才推进自主创新成为贯穿企业成长始终的一条主线。这些范例不仅具有微观层面的企业示范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其对宁波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发展环境下,政府培育创新型企业理应更关注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乐于做一个功夫在诗外、顺应发展规律的“门外汉”,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而非热衷于介入企业内部直接帮助解决具体难题。  相似文献   

17.
李政  马肇奇 《首都经济》2005,(10):56-59
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其成长的过程就是财富创造的过程.都需要经历资金的融通,理念的锤炼,经营技巧的学习。财富的背后是资金、技术、管理的影子。本期财富板块《中原地产何以避开利达行覆辙》,向您讲述一个企业如何坚决避开一些“机遇”的诱惑.得以长久健康成长的秘诀;财富人物芯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傅登原,邀您一起攀登人生高峰.体验”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广西高层次人才聚集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引才力度小、领军人才短缺、产学研合作少、协同创新环境不完善、引才思想落后和创新意识不足等方面。为加快广西“双一流”建设进程,做好“筑巢引凤”工作,实现人才集聚,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协同共建创新环境,优化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创新人才聚集思路,科学规划人才聚集策略。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家说过:企业是一种人的组织,他由人而组合,也由人而破坏。中国字里的“企”字,就是由“人”和“止”构成,把“人”拿掉,企业就终止了;也就是说人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核心,企业不能缺少人才。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人们已经产生一种共识,那就是“人力资源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如何吸引、培养、激励、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使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已变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瞿红 《魅力中国》2014,(9):224-224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改革的首要步骤是营造一个良好的,适合学生成长的,价值含量高的环境,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正适应”.消除“负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