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长期以来,GATT第20条的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经常被发达国家援引来设置环境贸易壁垒,阻止我国的贸易出口。2009年的美国、欧盟、墨西哥诉中国“九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经审理,2012年1月30日WTO上诉机构公布了该案的最终裁决报告,否定了中国援引GATT第20条的抗辩。2012年6月27日,欧美日就诉中国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正式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此案目前尚无最终结果。这类案件表明, GATT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已经成为我国手中的“矛”与“盾”,在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成为世界发展两大潮流的背景下,我国应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该条款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的新发展,提高运用该条款保护本国环境的能力,同时也要防止他国以保护环境的名义限制我国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2.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了协调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TO在其法律框架内设置了环保例外条款。中国限制某些原材料出口案的专家小组中期报告裁决中国败诉。这些措施是为了保护可用竭资源和保护环境,本应可以根据GATT1994第20条(g)项的环保例外获得合法性,但必须要注意所采取措施符合在WTO法律框架下所要求的各项实体和程序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涉及中国WTO争端解决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近案例。该案涉及《中国加入议定书》的法律适用、GATT第20条例外援引、司法经济原则、透明度等法律问题。本文在概述基本案情和主要裁定结论的基础上,就专家组对中国是否可就《中国加入议定书》条款援引GATT第20条例外,以及如何适用该例外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尽管总体上援引GATT第20条例外的成功率非常低,但中国应该在上诉中争取澄清《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1.3条援引GATT第20条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成员方援引GATT1994第21条安全例外条款采取的单边贸易制裁,DS512案专家组除了明确争端解决机构的管辖权外,还提出善意解释基本安全利益和最低限度合理性两项要求,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争端解决机构在该条款具体适用问题上的审查权。然而,从专家组对条款的解读来看,其审查明显具有弹性,基于安全例外问题的双重属性,基本安全利益和最低限度合理性的定性模糊以及制度供给的不足,实际意味着争端解决机构对援引安全例外条款的介入审查有限,即有限治理。在应对美国以安全例外之名施加钢铝关税制裁时,理性看待WTO规则治理的效果,并在规则治理之外,设置WTO改革议题,以宏观制度层面的对话磋商促进具体争议的解决,无疑是一条更为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WTO《反倾销协定》一方面对各成员方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从程序和实体上均设置了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又以第17.6(ii)条限制了争端解决机构(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DSB)审查反倾销贸易争端时法律解释的权限,这表明该协定对反倾销措施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6.
例外条款是WTO平衡贸易目标与非贸易目标的重要条款,它对设置义务的一般性规则或原则加以限定或限制。在WTO争端案中,被诉方可以援引例外条款来抗辩被诉措施的合法性。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为识别例外条款确立了一些标准,如对例外与排除适用规则进行区分、考虑规则本身的性质及重要性以及将当事人的态度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等,但实践中却并未完全遵行这些标准。肯定性抗辩是争端解决实践中与例外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例外与肯定性抗辩并不存在本质区别,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基本在大体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词语。中国应在未来的争端案中更多地提出例外条款抗辩,如获支持将极大地维护我国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在"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中,中国援用GATT1994第20条(g)款抗辩失败。原因有二:一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二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本文以该案为背景,通过对GATT时期和WTO时期涉及第20条(g)款案件的比较研究,系统梳理了第20条(g)款各项要件的发展脉络,并且透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查过程,对每一项要件的举证论证策略加以总结,最终构建出GATT1994第20条(g)款援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限制与突破--DSB对《反倾销协定》第17.6(ii)条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反倾销协定》一方面对各成员方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从程序和实体上均设置了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又以第17.6(ii)条限制了争端解决机构(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DSB)审查反倾销贸易争端时法律解释的权限,这表明该协定对反倾销措施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9.
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必要条件之一.WTO<反倾销守则>第3条第5款是有关因果关系确定的条款,但由于其规定不太明晰,而且目前尚无相应的立法解释,因此在WTO反倾销争端案件中经常引起各方的激烈争执.本文通过最近的两个典型案件--泰波钢铁案和美日热轧钢案,对第5款的具体含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经济贸易中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e款"有关监狱劳动产品的措施"在整个世界贸易法律体系中仅仅笼统的陈述了一条,实践中引起了各国的摩擦和争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美、欧、墨在WTO对我国提起了原材料出口措施案。由于我国入世时承担了广泛的义务,能否获得GATT第20条例外是成败的关键。在WTO法理上,我国完全有力争的依据。在当前WTO体系下,自然资源产品贸易自由化,既缺乏规则依据,也缺乏成员间的共识。我国必须坚持控制自然资源产品出口的主权权利。即便败诉,也只需修改法律或政策的具体设计,既不能也不必放开自然资源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产品生产和加工方法贸易措施的违法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ATT—WTO体系内部,针对产品生产和加工方法贸易措施的合法性,以及如何规范允许使用的针对产品生产和加工方法贸易措施的讨论甚为激烈,成为最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对WTO协议中的GATT第1条、第3条、第20条,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条文和案例的研究,分析了针对产品生产和加工方法贸易措施的违法性及其可能的负面效应,以供进一步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环境税收边境调整是征收环境税的国家针对进出口产品采取的一种单边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扭转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劣势。但是,这一措施可能会与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反补贴规则产生冲突。虽然WTO成员方可以援引GATT第20条例外条款,但是否能获得WTO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的认同还是个未知数。对此,各国应同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4.
TRIPS协定第15条第5款规定了成员的商标注册程序保障义务,公布与撤销程序是成员必须承担的义务,异议程序则是选择性义务。此外,成员应遵守纳入TRIPS协定的巴黎公约以及TRIPS协定第四部分中的相关规定。由于我国设置的异议程序超出了TRIPS协定义务最低要求,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可以对此做出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0月22日,WTO专家组公布了"美国对来自中国某些产品最终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措施"一案的裁定报告,专家组在该报告中裁定: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本身为《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第1.1(a)(1)条所指"公共机构"。该裁定对中国今后应对反补贴指控非常不利。本文认为,专家组此裁定存在缺陷,国有企业是否构成反补贴协定上的"公共机构",应根据个案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政府应该就此问题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16.
必要性检验是WTO相关协定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对于成员追求国内政策目标与多边贸易规则交错的情形日益增加的冲突,WTO以必要性检验作为平衡成员的管制权与自由贸易的重要工具。其基本价值在于平衡WTO成员方所面临的两种潜在冲突的价值:一方面承认成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以实现政策目标,另一方面防止成员采取过度限制贸易的措施。GATT第20条是WTO协定中保障贸易自由化与国内管制权的重要工具,分析第20条中必要性检验的内涵和具体运用,对于厘清WTO其他协定中必要性检验的含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诉美国“301条款”关税措施案源起于美国根据其国内法出具的301调查结果而对中国采取的单边征税措施。专家组在报告中鼓励平行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开展的双边谈判,认定美国违反了最惠国待遇义务且不能援引“公共道德”例外免责。作为中国诉美国关税系列案的第一案,本案对理解与适用GATT第20条的例外规定、DSU第12.7条和第23条的规定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在单边主义大行其道、WTO上诉机构瘫痪的背景下,面对美国滥用其301条款发起的种种挑战,中国如何运用国际法规则、尽善尽美地维护自身权益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essay I examine the impact of ‘fre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markets and ‘free’ national factor market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context of a ‘small’ country committed to Lindahl taxation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e ‘gains from trade’ proposition, as well as GATT Article XX, serve as the backdrop for m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音像制品分销服务案中,美国诉中国对录音制品分销服务加以限制,未履行中国GATS减让表中关于录音制品分销服务的国民待遇承诺,违反GATS第17条规定。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和第32条国际公法习惯性解释规则,从录音制品分销服务的通常含义、上下文及缔约目的与宗旨角度进行解释后,支持了美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