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涌 《财政研究》2011,(10):51-53
近年来中央财政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转移支付体系,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破解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今后中央财政应在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继续与各部门和地方密切配合、综合施策、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落实和实施。其核心宗旨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在主体功能区战略下,作为促进地  相似文献   

3.
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明确界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其分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然后深刻剖析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满足主体功能区上的缺陷与不足,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调动县级政府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我省决定对生态建设较好、努力程度较高的县(市、区)给予奖励和扶持。  相似文献   

5.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黄石市为例,侧重分析了现行制度下财政转移支付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并遵循科学性、规范性、效益性、效率性和安全性的原则,提出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典型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试点地区面板数据,研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对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显著缩小了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可以同时提高农村和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2)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能够通过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未能促进受偿地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3)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关系,当农业劳动力转移率小于42.5%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能够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缩小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4)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当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大于0.81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研究结论对受偿地区地方政府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财政实行的是1996年出台的过渡性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此转移支付的分配不规范,资金安排随意性强,且规模较小。这些对建立规范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极为不利。因此,要立足于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建立新的适合现实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转移支付形式。  相似文献   

8.
9.
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同级的各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一般是财力富裕地区向财力不足地区转移,以达到地区间相互支援、缩小地区差距、均衡财力的目的。这种方式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要求,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制度统一、分配科学、管理规范、信息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把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作为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形式过多、缺乏相应的立法以及监督机制等问题。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当务之急。(一)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目前,我国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最能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尽管比例逐年升高,但仍未超过专项转移支  相似文献   

12.
13.
林诗贤  祁毓 《财政研究》2021,(6):85-103
区域生态环境政策制定需要协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制度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作为识别生态环境保护的外生冲击,基于2006-2016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PSM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区位导向型生态环境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并识别地方政府在面临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的实施提升了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质量,但同时导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相对下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抑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财政收支缺口越大的县,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激励越强,进而面临着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升,这与生态功能区的激励结构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约束性的生态环境政策需要做对激励,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稳定政策实施的预期.  相似文献   

14.
15.
一、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对称,导致政府职能交叉和滞后财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中枢神经。财权在各级政府间的划分,是分级财政的核心内容。财  相似文献   

16.
陶亚民 《金融纵横》2008,(12):69-70
一、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各级财力分配比例不够合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提高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但由于事权的下放,地方政府承担了较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责任,而财力与其不相适应,特别是基层政府缺乏主体税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从财政支付基础、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政策导向、支付形式等方面均暴露出一定的不足与缺陷,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初步对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生态补偿政策引入英国国际发展部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生态补偿对可持续生计能力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182;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间接影响效应分别为0.059、0.104、0.066、0.053,总的间接效应为0.282;生态补偿对可持续生计能力总的影响效应为0.464.因此,精准的生态补偿政策能够实现以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造血式"扶贫.  相似文献   

19.
20.
韩宗保 《财政监督》2011,(15):56-58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其调控效用日益显著。但是,由于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影响其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在目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