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发展颇快,研究领域一步步拓宽,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最近我们整理了一份《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论著篇目辑览》,虽不完备,也可看出些眉目来。在收录的82本专著中,49年至77年(29年)出版的只有6种,占总数7.3%,78年至86年(9年)出版的21种,占25.6%,87年至95年(9年)出版的55种,占67%。在收录的一千多篇论文中,绝大多数也是最近十年发表的。1989年以后,《中国经济史研究》每年都组织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年度综述,深感民族史和地方史是很活跃的研究领域。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  相似文献   

2.
20 0 4年 5月 2 7日至 30日 ,在厦门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史》三家杂志联合发起召开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学术研讨会。与会的 30余位专家学者直陈胸臆 ,各抒己见 ,审视了当前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也提出了重振经济史研究的诸多良策 ,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的若干重要问题。一、振兴经济史研究2 0世纪 80年代 ,中国经济史研究曾进入一个辉煌期 ,但到 90年代以后 ,随着整体史的倡导 ,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经济史明显受到了冷落。与会者有感于此 ,检讨不…  相似文献   

3.
积极支持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至今已经20周年了。刊物涵盖了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和现代经济史,探索的领域日益广阔,内容日益丰富。作者有老中青各类学人,队伍日益壮大,尤其是青年作者不断茁长,更令人可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采用中国传统史学分析方法的文章,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方法的文章,采用外国新兴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方法的文章,都兼收并蓄,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气象。作为创办人之一,对刊物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健康成长,心中十分高兴,特向它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它继续开拓进取,越办越好,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道,双…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经济史要有历史学修养,又要有经济学的基础。我写过一篇《论历史主义》,是谈历史学理论的,可作为我以前所写《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文的续篇。本文拟谈经济学理论,可作为《方法论》一文的另一续篇。 经济学成为系统的科学,始于17世纪出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本文所称经济学理论亦自  相似文献   

5.
吴承明先生为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年轻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人员成长也如春风化雨,惠泽寰中。对我本人来讲,吴老是我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引路人。一1982年,我本来想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读了吴承明先生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述略》及其他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论著,才下决心改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吴承明老师门下的经济史专业研究生。我选  相似文献   

6.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被视为中国的一次新的革命,在改革开放的这次新革命中诞生于1986年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今年迎来了自己的20岁诞辰,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作为引领对人类社会唯一延续不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经济基础进行研究的杂志,在这20年中,《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通过不断刊发新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中外学术动态以及最新研究资料介绍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成绩卓著,影响深广。也因此,《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在学科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还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良好的声名和赞誉。如今,《中国…  相似文献   

7.
经济史学对时代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取得很大成绩,历史分期问题,土地所有制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另说为汉民族的形成问题),以及农民战争问题,在这“五朵金花”的热烈争辩中,经济史学科得到很大发展,并出现了一批大师。同时取得一批卓越研究成果,如费孝通著:《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李文治、江太新著:《清代漕运》,漆侠著:《宋代经济史》(上、下),陈诗启著:《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陈振中著:《青铜生产工具与中国奴隶制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纪念著名经济史学家汪敬虞先生。他的等身论著丰富了中国经济史研究宝库。他主编的“金字塔式著作”《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为中国经济史研究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的优良学风、奋斗不息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我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百年回眸:李根蟠先生访谈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10月 7日上午,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部分博士生和访问学者一行五人到了北京皂君庙社科院宿舍,拜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李根蟠先生,请李先生就本世纪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发展及其今后的走向发表看法。他的谈话实际上也涉及整个中国经济史学科以及史学的功能与方法问题。以下是这次访谈的主要内容; 问:最近看到您在《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发表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一文,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清晰的概括,读后颇受启发。请问,您写这篇文章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趋势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10周年写稿还好象是不久前发生的事,却又在庆贺它创刊20周年了。这10年,是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10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状况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现代     
中国现代经济史既是一门有丰富的内涵的基础科,又是随时代脉搏跳动的前沿学科。面对新世纪的开端,学科研究出现了跨阶段放宽,放长视野的趋势,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学者认真对待旧中国的经济遗产问题。而研究近代经济史的学者则将研究领域延伸到20世纪50年代。纵观20世纪中国经济的文章、专著不断问世。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术资料,著作与改革吹也大量问世。不资料包括:《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商业卷、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卷、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多卷本《中国工业5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苏星,杨秋宝编《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以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50年》(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等。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为纪念该刊创办10周年,出版了一本《增刊》,对中国经济史研究20年(1977—1996)的状况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1986-1995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论著索引。叶茂(李根蟠)先生在《综述》中统计指出:“1986年以来发表的中国经济史论著,其数量约略相当以至超过前此85年有关论著的总和。”(增刊第5页)1997年以来,成果也很多,有不少高水平论著问世。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中国经济史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新即将来临之际,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南开大学经济学系、中国史学会近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新世纪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14日至15日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中国经济史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围绕中国经济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引进与创新,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近代中国微观经济分析与制度变迁分析,经济史教学改革与创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诸多共讯。  相似文献   

14.
2019年8月13-15日,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发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史前沿:GIS与经济史研究”暑期班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暑期班邀请了10位授课专家,多为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经济史交叉研究领域有多年实操经验的年轻学者。暑期班经过选拔,招收了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日本、德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70余名学员,其学科背景覆盖经济学、历史学、会计学、管理学等。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方显廷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一系列专业著述,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如《中国之棉纺织业》、《天津地毯工业》等。他与何廉一起主持了南开经济研究所,并首创了南开物价指数的研究和编纂———这在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中是罕见的、或者说是唯一的完整的物价指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地位和作用是独特的和无可取代的。但除了上述专业著作之外,关于方显廷的生平及其他,就鲜为人知了。尤其是1949年以后,方显廷就逐渐从中国学人的视野中消失了。而对于上世纪末开放以后属于新生代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对麦迪森有关中国历史各时期GDP估算的引入,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也推动了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经济史中GDP的热潮。但对于GDP这一指标能否运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以及如何运用GDP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史,学界至今存在不同意见。为了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本刊编辑部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于5月7日召开了"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本期刊发研讨会上8位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由于篇幅所限,其他发言将在下期刊出。  相似文献   

17.
时间过得真快,《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已经20周年了。学术刊物不但是发表和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而且具有组织和引领学术研究的功能。人们常把一个学科的专业学术刊物是否出现作为衡量该学科是否形成的标志之一。在20年的行程中,《中国经济史研究》为推进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和传统,这是值得珍惜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在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的历史中,经济所是最早组织经济史研究的单位之一。经济所的前身中央研究院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北平社会调查所,早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对麦迪森有关中国历史各时期GDP估算的引入,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也推动了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经济史中GDP的热潮。但对于GDP这一指标能否运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以及如何运用GDP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史,学界至今存在不同意见。为了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本刊编辑部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于5月7日召开了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本期刊发研讨会上8位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由于篇幅所限,其他发言将在下期刊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史研究在文革结束后曾经经历过一个备受人们重视的黄金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以后经济史热降温,一些学者的兴趣转变到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去,但到了新旧世纪之交,经济史坛又呈现了 一些令人所喜的现象,一是人们探索经济史学理论方法和中国经济史重大理论问题的热情在增长,经济史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趋 的生长点,研究在深入:二是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以后,一批重要的成果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以《中国经济史研究》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杂志,发表了许多优秀论文,加上业内鸿篇巨制相继出版,经济史研究的成果可谓盛况空前,可喜可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20年,正是文革后毕业的一代人进入这个研究领域的20年,这本刊物对于我们的引领和启示是不言而喻的。我家在宣武门新华社的院子里。新华社有句行话叫“稿子落地”,即编写完毕的稿子传上卫星后,如果没有被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用,等于只上天没落地,仅能被同行编辑看到;稿子只有与广大受众见面,才算落了地,从而实现它的社会价值。由此想到经济史的研究工作,同样也有一个研究成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